研招网 > 浙江研招网 > 杭州师范大学 > 导师介绍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

张兴武教授

一、个人基本情况

张兴武,男, 1962 年 6 月生,甘肃会宁人。杭州师范学院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古典文献学硕士点负责人,古代文学硕士点唐宋文学方向带头人。

二、学术背景与经历

1980 年考入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 1984 年毕业后分配至兰州师专中文系任教。 1989 年考取兰州大学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先秦两汉文学方向研究生, 1992 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1993 考入杭州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师从著名词学家吴熊和教授,攻读唐宋文学方向博士研究生, 1996 年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 1997 年调入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先后任副教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9 年起,担任西北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 2002 年 10 月起正式受聘于杭州师范学院。

三、代表论著

1 、《五代作家的人格与诗格》 21.5 万字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年 3 月版, ISBN 7

— 02 — 003099 — 8/B · 175 ; 2 、《五代十国文学编年》 20.7 万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1 年 10 月版, ISBN 7 — 02 — 003454 — 3/B · 214 ; 3 、《五代艺文考》 34 万字 , 繁体横排,成都·巴蜀书社 2003 年 9 月版 ,ISBN7-80659-504-X/I.179 ; 4 、《续通鉴纪事本末》点校本, 190 万字,繁体竖排,一套十册,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8 月版, ISBN 7 — 226 — 03142 — 6 。

四、所在硕士学位点

1. 中国古典文献学 2. 中国古代文学。

五、主要研究方向

1 、五代十国文学 2 、宋代文学 3 、古典文献学

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

1 、中国古代文化史 2 、唐宋文学专题 3 、宋代学术与文学研究 4 、《文选》研读

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

1 、《续通鉴纪事本末》校点,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 2005 年结项。

2 、《五代艺文考》(附《新编五代艺文志》),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 2002 年立项。

3 、《吴越艺文志》,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 2004 年立项。

4 、《正史及全国地理总志中的西湖》,杭州市社科研究重大项目, 2004 年立项。

5 、《宋初百年文学复兴的历程》,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 2005 年立项。

6 、《两宋望族与文学》,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 2006 年立项。

八、主要科研获奖

1、 2001 年 1 月, 《五代作家的人格与诗格》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 2002 年 10 月, 《五代十国文学编年》获甘肃省高等学校社科成果二等奖。

3、 2002 年 12 月, 《五代十国文学编年》获浙江省社成果著作类优秀奖。

4、 2006 年 10 月, 《宋初文坛的冲突与对话—南文北进与北道南移》一文,获 《文学遗产》( 2004-2005 )优秀论文奖。

九、最近五年来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1 、《乱世江南著雅音——南唐词乐与南唐词》,《西北师大学报》 2001 年 1 期。

2 、《马楚政权下的文人群体》,《首都师范大学学报》, 2001 年 4 期。

3 、《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误收唐、宋艺文考略》, 《文献》 2003 年 4 期。

4 、《宋初文坛的冲突与对话—南文北进与北道南移》, 《文学遗产》 2004 年 3 期。

5 、《 五代政治文化的蜕变与转型》,《甘肃社会科学》, 2004 年 2 期。

6 、、《宋初百年文道传统的缺失与修复》, 《文学遗产》 2006 年 5 期。

7 、《“崑体”文学生态及其创作主体的文化特征》, 《文学评论》 2006 年 6 期。

8 、《〈庆历圣德诗〉与北宋中期政治文化之转型》, 《中华文史论丛》 2007 年 2 期。

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

马雪芹教授

一、个人基本情况:

马雪芹,女, 1950 年 10 月 11 日生,陕西省西安市人,杭州师范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心教师。历史学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二、学术背景与经历:

1968 年 8 月以前为中学学习阶段, 1968 年 8 月以后至 1969 年 2 月回乡参加劳动。 1969 年 3 月开始担任教师, 1976 年到工厂工作, 1982 年考入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 1985 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献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古籍研究所任教。 1991 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专业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留历史地理所任教。 1996 年调入徐州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担任历史文献学教研室主任暨中国古代史专业明清史方向硕士生导师。 2003 年调入杭州师范学院,现为中国古代文学与文献研究中心教师。

三、代表论著:

1. 《吴伟业诗选译》(合著,巴蜀书社 1991 年 10 月版)

2. 《徐霞客游记选译》(合著,巴蜀书社 1991 年 10 月版)

3. 《中国家训经典》(合著,海南出版社 1993 年 10 月版)。

4. 《两唐书全译》(参著,中国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6 年 6 月版)

5. 《明清河南农业地理》(台湾洪叶出版公司 1997 年 11 月版)

6. 《重评张鷟》(《陕西师大学报》 1992 年 2 期,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7. 《吴梅村诗》史料价值初探(《徐州师大学报》 1999 年第 1 期)

8. 《张士贵墓志铭考释》(《中国历史文物》 2003 年第 3 期)

四、所在硕士点学位点:

中国古典文献学

五、主要研究方向:

中国历史文献学 中国历史地理学 中国古代史

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

1. 《明史》导读

2. 《清史稿》导读

3. 明清经济史

4. 历史地理学

5. 古典文献学基础

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

1. 2001 年主持江苏省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徐州二遗民集〉整理研究》。

2. 2003 年主持江苏省教育厅项目《明清时期黄淮地区的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

3. 2004 年参加高校古委会项目《唐大诏令集校注》

4. 2004 年主持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中国历史政区地理》

5. 2004 年主持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项目《大河安澜 —— 潘季驯传》

6. 2005 年主持浙江省教育厅项目:《游城南记》注译

7. 2005 年主持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项目《一代医宗 —— 朱震亨传》

8. 2006 年主持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项目 “ 古越国之兴衰变迁 ” 的研究任务。

八、主要科研获奖:

1. 译著《徐霞客游记选译》和《吴伟业诗选译》 1994 年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 合作项目《西安历史地图集》 1997 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颁发的 “ 第三届国家图书提名奖 ” , 1998 年获教育部颁发的 “ 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历史类一等奖 ” 。

3. 个人学术专著《明清河南农业地理》, 1999 年获 “ 江苏省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 , 2001 年获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荣誉奖。

九、出版著作

1. 《吴伟业诗选译》 (合著,巴蜀书社 1991 年 10 月版)

2. 《徐霞客游记选译》(合著,巴蜀书社 1991 年 10 月版)

3. 《中国家训经典》(合著,海南出版社 1993 年 10 月版)

4. 《中国古代廉政故事选》(合著,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2 年版)

5. 《陕西百科全书》(合著,陕西教育出版社 1992 年版)

6. 《西安历史地图集》(合著,西安地图出版社 1996 年 8 月版)

7. 《明清河南农业地理》(独立,台湾洪叶出版公司 1997 年 11 月版)

8. 《汉武帝全传》(合著,陕西旅游出版社 1997 年 11 月版)

9. 《天启六君子》(独立,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0 年 1 月版)

10. 《四大美人》(独立,西安三秦出版社 2000 年 1 月版)

11. 《中国史学史》(合著,山西教育出版社 2001 年 2 月版)

12. 《大河安澜 —— 潘季驯传》(独立,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5 年 7 月版)

13. 《一代医宗 —— 朱震亨传》(独立,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12 月版)

十、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

1. 《隋唐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宁夏社会科学》 2001 年第 5 期)

2. 《明清时期黄河下游地区的自然灾害与环境变迁》(《江海学刊》 2001 年第 5 期)

3. 《明代西北地区农业开发的历史思考》(《中国经济史研究》 2001 年第 4 期)

4. 《历代徐州的兴衰变迁》(《中国古都研究》第 17 辑,三秦出版社 2001 年 8 月版)

5.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融合与隋唐盛世的形成》(《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2002 年 3 期)

6. 《人为因素与黄淮地区的自然环境变迁》(《光明日报》 2002 年 12 月 10 日理论版)

7. 《关于〈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教学的几点思考》(《高师教育研究》 2002 年第 2 期)

8. 《张士贵墓志铭考释》(《中国历史文物》 2003 年第 3 期)

9. 《明清时期河南省部分经济作物的种植与分布》(《史学月刊》 2003 年第 7 期)

10. 《地理环境的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内蒙古社会科学 2004 年第 3 期)

11. 《简评汉武帝的历史功过》(《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 年第 6 期)

12. 《明代诏狱研究》(第十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5.6. )

13. 《简论潘季驯的为政思想》(《江南大学学报》 2005 年第 5 期)

14. 《水之情缘 —— 记明代著名治水专家潘季驯》(《江南水乡文化》台湾艺术家庭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社 2006 年 3 月版)

15. 《唐宋时期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环境变迁》( “ 唐宋之际社会变迁国际学术研讨会 ” 论文集《唐宋变革论》,黄山书社 2006 年 5 月版)

16. 《岁月有时怀念无尽》

——深切缅怀我的导师史念海先生(史念海教授纪念文集,三秦出版社 2006 年 6 月版)

17. 《汉武帝更换继嗣的心路历程》(《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6 年第 3 期)

硕导信息

汪少华教授

一、个人基本情况

汪少华,男, 1961 年 1 月出生于江西省德兴市,杭州师范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硕士点负责人,杭州市重点学科(汉语言文字学)负责人,中国语言学会理事,中国训诂学研究会 副秘书长 ,浙江省语言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浙江省高校 汉语言文学 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浙江 省 “ 新 世纪 151 人才工 程 ” 第 二层次培养人 选 , 杭州市新世纪“ 131 ”优秀中青年培养计划第一层次培养人选 。

二、学术背景与经历

1982 年江西大学中文系 77 级本科毕业留校, 1988 年江西大学汉语史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 1993 年晋升副教授, 1994 年增列为硕士生导师, 1996 年破格晋升教授;曾任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兼中文系主任、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1999 年应聘调入杭州师范学院, 2001 年 2 月— 2004 年 6 月任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 2000 年 9 月— 2004 年 6 月 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在职博士生 , 2004 年 12 月— 2006 年 12 月定向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三、代表论著

《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 商务印书馆 2005

四、所在硕士学位点

1. 汉语言文字学 2. 中国古典文献学

五、主要研究方向

训诂学、古代典籍与文化

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

训诂方法与实践 文献学

七、最近五年来主持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

1 .《周礼正义》对大型语文辞书释义的考订价值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000 — 2002

2 .《考工记》名物考证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002 — 200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 2002 — 2004

教育部 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 2003 — 2004

3 .孙诒让名物训诂研究

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资助项目 2001 — 2005

4 .《考工记》孙疏补证

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 2005 — 2006

5 . 训诂与考古双重视野中的名物考证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005 — 2007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05 — 2006

6 . 翟灏全集

浙江文献集成首批招标 立项课题 2007 — 2008

八、主要科研获奖

1 .《 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 》, 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05

2 .《 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 》,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2006

3 .《从〈考工记〉看〈汉语大字典〉的释义》,浙江省第二届青年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1

4 .《从秦始皇陵出土铜车看“绥”的部位与形制》,杭州市政府第十三届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6

5 .《从来源与演变看“裹足”的释义》,杭州市政府第十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3

九、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

1 .“ 輗”考 《语言研究》 2002 年第 4 期

2 .论“胁驱”及其 革带的定名 《语言研究》 2004 年第 3 期

3 . 与介马考辨 《语言研究》 2005 年第 1 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学》 2005 年第 7 期

4 .从《周秦汉晋方言研究史》看汉语史研究方法 《语言研究》 2003 年第 4 期

5 .“被发文身”正义 《古汉语研究》 2002 年第 2 期

6 .从古代习俗看词义训释 《古汉语研究》 2003 年第 2 期

7 .《古“登”字有凭义——兼谈“登轼而望之”》商榷 《古汉语研究》 2006 年第 3 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学》 2007 年第 1 期

8 .与余英时先生论鸿门宴坐次尊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1 年第 1 期

9 .从来源与演变看“裹足”的释义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2 年第 2 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学》 2002 年第 7 期

10 .从秦始皇陵出土铜车看“绥”的部位与形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4 年第 1 期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语言学》 2004 年第 8 期

11 .古车舆“ 輢 ”“较”考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2005 年第 3 期

12 . “ 羊狠狼贪 ” 与 “ 好勇斗狠 ” 的 “ 狠 ” 《中国语言学报》第 10 期, 2001 年

13 . 白居易《琵琶行》“水下滩”训释平议 《中国语言学报》第 11 期, 2003 年

14 .“登轼而望之”的训诂与考古考察 《中国语言学报》第 12 期, 2006 年

15 .“靽”“纷”考辨 《 汉语史学报 》第 5 辑, 2005 年

16 .论“万人空巷”的古今义及其规范 《汉语学报》第 4 期, 2003 年

17 .从《周礼正义》看大型辞书的车制条目 《中国文字研究》第 3 辑, 2002 年

18 .“交绥”“死绥”考辨 《中国文字研究》第 4 辑, 2003 年

19 .从出土车舆论“辅车相依” 《中国文字研究》第 5 辑, 2004 年

20 .与名家论古文注释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03 年第 2 期

21 .“县古槐根出,官清马骨高”出处之谜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03 年第 6 期

22 .“东向”“东面”辨正 《文史知识》 2001 年第 6 期

23 .“郢书燕说”的“说” 《辞书研究》 2001 年第 6 期

24 .《国语》《左传》“其与几何”歧说梳理 《南昌大学学报》 2002 年第 2 期

25 .释“大儿、小儿” 《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3 年第 4 期

26 .试论秦始皇陵铜车内铜方壶的定名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 年第 3 期

附件二: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

饶龙隼教授

一、个人基本情况

饶龙隼,男, 1965 年 9 月生,江西省南丰县人,现任杭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杭州师范学院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负责人,杭州师范学院中国古典文学研究所所长,南开大学文学博士,杭州市新世纪 "131" 人才第二层次,浙江省新世纪“ 151” 人才第二层次,浙江省文学研究会理事、全国明代文学研究会理事。

二、学术背景与经历

1985 年 9 月考入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1989 年 7 月毕业免试入学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 1991 年 6 月提前毕业考取南开大学博士研究生并攻读文学博士学位, 1994 年 6 月毕业并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 7 月应聘西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1999 年 10 月应聘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2002 年 1 月应聘杭州师范学院人文学院教授,负责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建设和硕士点申报工作 。 1994 年以来,应邀参加在国内或境外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 20 多次。

三、代表论著

( 1 )《明代隆庆万历间文学思想的转变》 (25.5 万字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年出版

( 2 )《中国文学源流述考》 (22.7 万字 ) 江西高校出版社 1999 年出版

( 3 )《先秦诸子与中国文学》 (40 万字 ) 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2 年出版

( 4 )《南唐故家与西昌文学》( 1.8 万字)《文学评论》 2005 年 4 期

( 5 )《两汉气感取象论》( 2.5 万字)《文学评论》 2006 年 4 期

四、所在硕士学位点

( 1 ) 中国古代文学

( 2 )中国古典文献学

五、主要研究方向

( 1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

( 2 )唐前文学文献学

六、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

( 1 )中国古代学术史 ( 2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七、最近五年来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

( 1 )《六经考原》江西省教委重点基金资助项目 0.2 万( 2000 年 1 月至 2002 年 12 月)

( 2 )《先秦诸子与中国文学》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横向资助项目( 1999 年 10 月至 2001 年 6 月)

( 3 )《言意之辩》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横向资助项目( 2001 年 7 月至 2002 年 12 月)

( 4 )《元末明初浙东文人与江右文人比较研究》 1 万元 浙江省 2002 年度社科学科共建规划课题( 2002 年 1 月至 2004 年 12 月)

( 5 )《古代中国语言哲学引论》 3 万元 杭州师范学院人才基金课题( 2002 年 12 月至 2005 年 12 月)

( 6 )《先秦诸子的进阶》 2 万元 杭州市 131 人才工程资助项目( 2002 年 7 月至 2004 年 12 月)

八、主要科研获奖

( 1 )《明代隆庆万历间文学思想的转变》获 1996 年重庆市第五届优秀成果专著类三等奖( 1996 年 12 月)

( 2 )《中国文学源流述考》获第二届 “ 胡绳青年学术奖 ” 参评成果( 2000 年 10 月)

( 3 )《先秦诸子与中国文学》获杭州市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3 年 12 月),获浙江省教育厅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 2004 年 8 月),获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优秀成果奖二等( 2006 年 7 月)

九、出版著作

( 1 )《明代隆庆万历间文学思想的转变》 (25.5 万字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年出版

( 2 )《中国文学源流述考》 (22.7 万字 ) 江西高校出版社 1999 年出版

( 3 )《先秦诸子与中国文学》 (40 万字 ) 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02 年出版

十、最近五年来发表论文

( 1 )《先秦诸子的神怪思想述略》( 1.8 万字)《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2 年 1 期

( 2 )《先秦诸子讴歌考》( 1.2 万字)《古籍研究》 2002 年 1 期

( 3 )《 “ 普天之下 ” 章句〈诗〉说遗义》( 1.2 万字)《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2 年 2 期

( 4 )《先秦诸子寓言正义》( 3.5 万字)《中国学术》第九辑( 2002 年)

( 5 )《孔子变形侧记》( 3 万字)《经学研究论丛》第十辑(台湾中央研究院 2002 年)

( 6 )《先秦诸子的进阶》( 2.5 万字)《鹅湖学志》第二十八期(台湾 2002 年 6 月)

( 7 )《〈诗〉兴象考原》( 3 万字)《中国诗歌研究》创刊号(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2002 年 6 月)

( 8 )《〈庄子 · 外物〉称谓 “ 小说 ” 正义》( 1.5 万字)《郑州大学学报》 2002 年 5 期

( 9 )《明初北方儒学之复兴》( 1.4 万字) 2002 年 11 月 “ 明代文学国际研讨会 ” (南京)

( 10 )《〈唐诗品汇〉编纂思想述略》( 2 万字) 2002 年 12 月 “ 东方诗话国际研讨会 ” (上海)

( 11 )《〈诗〉篇创制时代的言用制度》( 1.8 万字)《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3 年 1 期

( 12 )《晚周言用制度变迁》( 1.5 万字)《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03 年 4 期

( 13 )《前诸子用象制度变迁》( 5 万字)《中国诗学》 2003 年第八辑

( 14 )《先秦诸子小说正义》( 3 万字)《新国学》 2003 年第三辑

( 15 )《古代中国言 · 象 · 意结构之初形》( 1.5 万字)《文史哲》 2004 年 5 期

( 16 )《论〈唐诗品汇〉一书编纂的思想资源与创新点》( 1 万字)《南开学报》 2004 年 4 期

( 17 )《南唐故家与西昌文学》( 1.8 万字)《文学评论》 2005 年 4 期

( 18 )《南唐故家与西昌文学》( 1.8 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版 2005 年第 11 期全文转载

( 19 )《两汉气感取象论》( 2.5 万字)《文学评论》 2006 年 4 期

( 20 )《两汉气感取象论》( 2.5 万字)《新华文摘》 2006 年 18 期论点摘编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