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浙江研招网 > 浙江工商大学 > 导师介绍

浙工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介绍:方治国


  姓名:方治国
  性别:男
  职称:副教授
  所在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方向:能源微藻培养技术与环境微生物研究

  任教课程:《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技术》,《环境与健康》

  个人简介:
  方治国,男,博士(博士后),2005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在美国University of Oklahoma做博士后合作研究,2008年9月加入浙江工商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主要从事能源微藻与环境微生物方面的研究工作,作为主要的研究骨干,先后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方向性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
  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村镇生活废弃物处理技术创新团队”研究项目、保洁公司科研资助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等。

  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
  1.Fully coupled activated sludge model (FCASM): Model development.Bioresource Technology, 2009, 100: 4632-4641.
  2.Culturable airborne fungi in outdoor environments in Beijing, China,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05 (350): 47-58.
  3.Culturable airborne bacteria in outdoor environments in Beijing, China, Microbial Ecology, 2007, 54 (3): 487-496.
  4.Concentration and size distribution of culturable airborne microorganisms in outdoor environments in Beijing, China, Aeroso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8, 42:325-334.
  5.Effects of weed communities with various species numbers on soil features in a subtropical orchard ecosystem.Agriculture, Ecosystem and Environment, 2004, 102: 377-388.
  6.Phosphate-solubilizing microbes in rhizosphere soils of 19 weeds in southeastern China.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2002, 3 (3): 355-361.
  7.Effects of regenerating forest cover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 A case study in hilly red soil region, Southern China,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2005, 255 (217): 244-254.
  8.强化生物除磷系统微生物群落结构对水温变化响应的试验研究,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5):941-947.
  9.嗜热厌氧乙醇菌在纤维素酒精生产中的作用.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3): 752-758.
  10.高温厌氧细菌混合培养对纤维素酒精生产的提高作用.环境科学, 2010, 31 (4): 233-239.
  11.热纤维梭菌不同菌株的纤维素降解和酒精生产能力.环境科学, 2010, 31 (8): 228-233
  12.城市室内外空气真菌群落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1): 386-393.
  13.城市生态系统空气微生物研究进展.生态学报, 2004, 24 (2): 315-322.
  14.北京市夏季空气微生物粒度分布特征.环境科学, 2004, 25(6):1-5.
  15.室外空气细菌群落特征研究进展.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11(1): 123-128.
  16.北京市夏季空气真菌生态分布特征.环境科学学报, 2005.25(2):160-165.
  17.北京市夏季空气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生态分布.生态学报, 2005.25(1):83-88.
  18.空气微生物研究方法进展与展望.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5.6, 15 (11): 2019-2024.
  19.北京市三个功能区空气微生物中值直径及粒径分布特征, 生态学报, 2006, 25 (12): 3220-3224.
  20.北京城市空气细菌群落结构与动态变化特征, 微生物学报, 2006, 46 (4): 618-623.
  21.北京城市空气微生物污染现状及管理对策.北京绿色奥运环境保护技术与发展.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北京,2006年7月.
  22.强化生物除磷系统除磷特性对水温变化响应的试验研究.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 (11): 2197-2204
  23.北京市室外空气真菌分布特征研究,环境科学, 2005, 26 (5): 22-27.
  24.BIOLOG在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土壤学报, 2004, 41 (3): 456-461.
  25.不同森林恢复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5 (11): 2019-2024.
  26.不同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对Biolog-GN板碳源的利用.环境科学, 2007, 28 (5): 1126-1130.
  27.丛枝菌根真菌在退化土壤恢复中的生态学作用.生态学杂志,2002, 21 (2): 61-63.
  28.红壤坡地杂草群落VA菌根真菌的宿主物种调查.生物多样性, 2001, 9 (2): 122-128.
  29.高温干旱季节红壤丘陵果园杂草保持的生态作用.生态学杂志, 2003, 22 (6): 38-42.
  30.南方丘陵区小流域生态系统杂草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生态学报, 2002, 22 (3): 440-443.
  31.红壤坡耕地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植物篱笆水土保持效应及机理研究.水土保持学报, 2002, 16 (2): 36-40。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