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介绍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6月,原称楚国历史文化研究所,1997年3月更名。 现任所长为夏日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楚文化研究所成立于1984年6月,原称楚国历史文化研究所,1997年3月更名。 现任所长为夏日新研究员,副所长邵学海研究员。所内现有成员8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4人、中级职称3人。本所还邀请省内外知名学者3人为特邀研究员。此外,学术团体湖北省楚国历史文化学会挂靠在楚文化研究所。
(一)研究方向与任务
楚文化研究所主要以楚文化为龙头的荆楚文化、三国文化及长江流域历史文化为研究方向。
(二)承担课题
楚文化研究所成立以来,共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的重点课题和国际性招标课题3项、省社科基金资助的重点课题12项、其他大型课题4项。此外,还承担了本院多项科研项目。如《楚文化研究》、《楚国历史研究》、《曾侯乙墓研究》、《荆楚•巴蜀•吴越文化比较研究》、《长江文化研究》、《长江流域古代美术》、《楚文化系列研究》、《荆楚文化与湖北城市群文化生态圈建设研究》、《楚国青铜文化要素的分析及其与中原青铜文化的比较》等。同时,还承担了一些为地方政府、地方经济服务的应用课题,如《开发江夏地方旅游资源,发展湖北武汉旅游经济》、《发展文化产业,促进湖北经济腾飞》、《巴东文物考古与保护调查研究》、《秭归县招商引资工作调研报告》等。
(三)主要科研成果
发表论文、研究报告1000余篇,出版专著36部,共计约1200万字。其中不少文章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刊转载和摘录。其代表著作有《楚文化史》、《楚文化志》、《曾侯乙墓》、《楚学文库》、《绘画中华文明史》、《湖北通史•先秦卷》、《荆楚文化志》、《楚文化知识丛书》、《长江流域古代美术》(6卷本)、《长江流域的岁时节令》、《长江流域美术史》、《打开曾侯乙墓》、《长江流域的服饰文化>等。
(四)社会影响
建所以来获重要奖项有:中宣部和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3部(篇)、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17部(篇);此外撰有的电视片脚本7部,分别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央电视台优秀节目一等奖、中央电视台十年改革题材专题片2等奖、湖北省对外宣传优秀作品二等奖。邵学海撰写的论文《武昌惟楚有材碑楼及“惟楚有材”考略》获湖北省建设厅建筑文化论坛三等奖。我所参与主编的《巴土文化丛书》还获得了第二届湖北省政府图书奖。刘玉堂主编、张硕参与编写的《感动中国》一书入选“2004年度湖北省最有影响的10本书”,并被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由张正明先生主编的《楚学文库》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第三届国家图书奖。由季羡林先生任主编、刘玉堂副院长任执行主编的大型学术丛书《长江文化研究文库》系国家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项目。
(五)国内外学术交流
楚文化研究所科研人员积极参加和开展国内外各种学术活动,并成功地举办了许多重要的学术活动和会议,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1995年8月成功主办了“首届长江暨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刘玉堂、张正明、郭德维、邵学海、王胜利等出席了会议。此外,楚文化研究所还接待了世界各地的同行学者来访。如法国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杜德兰研究员、美国里海大学副教授柯鹤立、德国的罗梅戈博士、英国伦敦大学教授卢森夫人等曾先后到我所交流学术动态或参加学术研讨会。
(六)研究生的培养
国家教委在楚文化所设有专门史硕士点,有楚文化研究史和汉唐文化史两个研究方向,现有导师6人。自1981年招生以来,已培养12届计22人,其中已毕业的15人,在读7人。
(七)专家介绍
刘玉堂研究员,原楚文化研究所所长、现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1997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2年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人选”。多年来致力于楚文化、长江文化及中国古代城市史的研究,有数部学术著作出版。参与撰写的大型学术丛书《楚学文库》(独著《楚国经济史》、合著《楚国的城市与建筑》)获第三届国家图书奖和第十届中国图书奖,与张正明先生合著的《荆楚文化志》获第4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参与撰写的《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随州》和独著《楚国经济史》均获省级奖励,与张正明先生合著的《湖北通史•先秦卷》获“湖北省政府首届图书奖”和湖北省政府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参与策划的《千年吉祥钟》文化项目获武汉市人民政府二等奖。主编的《公民道德建设读本》被评为“2002年湖北省最有影响的十本书”之一,并列为该年度全国优秀畅销书社科类榜首。
张正明研究员,原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曾任楚国历史文化所所长,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曾任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9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专著有《契丹史略》、《楚文化史》、《楚史》(系《楚学文库》之一)、《荆楚文化志》等。主编《楚文化志》、《楚学文库》、《楚美术图集》等。曾获湖北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2项、全国首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光明杯”二等奖1项、第十届中国图书奖、第三届国家图书奖和第四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等3项。
郭德维研究员,原楚文化所所长。1992年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同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编《曾侯乙墓》,并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及郭沫若首届历史学著作二等奖。著《楚系墓葬研究》(“楚学文库”之一),并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第三届国家图书奖和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礼乐地宫》(系《华夏文明探秘》丛书之一)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和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夏日新研究员,楚文化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日本东北大学文学博士。2002年7月至2003年1月,为日本东洋文库外国人研究员,现任历史研究所所长,湖北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先后撰写或参与撰写的各类著作11部,发表各种论文数十篇,合计百余万字,主要从事湖北地方史、中国社会史、文化史研究和国外中国史研究成果的翻译介绍,出版了学术专著《长江流域的岁时节令》,译著《日本学者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二卷.第四卷.先后负责或协助编辑了四本论文集:《长江中游社会经济史研究》、《古代长江中游的经济开发》、《湖北历史文化论集》、《湖北历史文化论集(2)》,参与撰写了《湖北简史》、整理了地方史料古籍《诸宫旧事》,参加了中日共同研究《地域社会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撰写了各种论文,发表的腊日研究系列论文获第二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邵学海研究员,楚文化所副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屈原学会会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少儿艺委会委员、湖北文艺理论家协会会员。多年致力于先秦艺术研究,发表艺术史、美学等方面的论文约100篇,出版著作9部(其中个人专著2部、参与主编并撰写部分内容的6部、合作1部);发表美术作品(含版画、连环画、卡通、历史画册)50多篇(部);参与策划、拍摄并撰写解说词的电视文化评论片1部。《绘画中华文明史》(与冯天瑜先生合作)曾获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漫游中华文明》(合作)获2001年首届湖北图书提名奖、第五届全国优秀少儿图书奖;参与主编并撰写的《长江流域古代美术》(六卷本),填补了中国美术研究的空白;所拍电视片《横断的启示》获(1989年)十年全国改革题材专题片。
- 2021-10-01.........
- 2021-03-01南京财经大学812
- 2020-10-21求国际商务资料
- 2020-07-21美学
- 2022-01-16安师大
- 2020-04-03浙大材料科学基础第1前辈的经验分享十初试复试
- 2020-04-03浙大教育学综合高分学长的经验分享
- 2020-04-03浙大832机械设计基础最新复试初试资料
- 2020-04-03浙大药学基础综合第1学姐的经验分享
- 2020-04-0321浙大法学专业硕士高分学长分享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