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湖北研招网 >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 院校资讯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介绍


  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的前身是院内设机构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综合研究部,成立于1989年。1997年4月纳入正式编制,定名为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2007年7月改为现名。

  马研所现有专职科研人员10人,其中研究员4人,助理研究员4人,实习研究员2人。设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党史两个研究方向。其中,党的建设和中共党史方向招收硕士研究生,拥有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马研所按照“小实体、大网络”的模式,通过联合办所、聘请院内外特约研究员、课题协作等方式,联合院内外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开展理论研究和宣传普及工作,承担湖北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会、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的日常工作,是湖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

  一、承担的主要课题

  近20年来,马研所承担了大量的课题研究任务。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有:《百县市调查——洪湖卷》、《邓小平理论与世纪之交的中国》、《当代中国民主论争》、《当代中国农民问题》、《当前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知进程及其基本经验》等。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有:《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和出路》、《湖北在中部崛起战略研究》、《邓小平理论在湖北的实践》、《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先进性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治国方略》、《科学发展观在湖北的实践》等。湖北省软科学重点课题有:《WTO框架下的国内支持体系建设研究》、《湖北工业经济效益研究》、《湖北省国有经济战略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湖北省贸易救济体系研究》等。此外,还完成了《建设创新型湖北》、《“十一五”时期湖北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与对策》、《以党内和谐促进和谐湖北建设》等多项省领导交办的重大研究项目。

  二、主要科研成果

  近20年来,马研所组织编写了《邓小平理论研究丛书》、《中共三代领导人治国方略丛书》,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的科研成果。累计公开出版著作28部,发表论文400余篇,共计920多万字。代表性著作:《改革: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邓小平社会主义观》、《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邓小平治国思想》、《邓小平民富论》、《邓小平理论与跨世纪中国》、《邓小平理论与湖北二十年实践》、《改革开放新实践与邓小平理论新发展》、《通向现代企业制度之路》、《WTO与国际贸易》、《党建工程研究》、《三代领导人与中国社会主义五十年》、《邓小平理论研究文集》、《永恒的主题——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治国方略》、《邓小平治国方略》、《江泽民治国方略》、《加快湖北发展促进中部崛起》等。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湖北日报》等报刊发表了一批重要理论文章,主要有:《论思想大解放》、《立足以人为本促进科学发展》、《招商农业与农业变革》、《一代伟人的荆楚情怀》等。有10多项研究成果分别获得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奖、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三、研究生培养

  自2006年以来正式招收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专业硕士研究生,设有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建设两个研究方向。现有导师3人,在读学生12人。

  四、专家介绍

  邓剑秋研究员,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院长、马列部顾问,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党建理论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探论》、《邓小平治国方略》等。

  朱建中研究员,马研所所长,国家公派瑞士访问学者、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现实经济问题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通向现代企业制度之路》、《立足以人为本推动科学发展》、《当代中国农民问题研究》、《中共三代领导人现代化建设思想》等。

  黄家顺研究员,马研所副所长,主要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代表性著作有《和谐社会指标体系》、《以党内和谐促进和谐湖北建设》等。

  寇从俊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和党建理论研究,代表性著作有《毛泽东与八七会议》、《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科学指南》、《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等。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