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湖北研招网 >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 导师介绍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陈文科

 

陈文科,男,汉族,19452月出生,湖北鄂州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经济学院(现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系。现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顾问、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并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还兼任武汉城市圈研究会会长、湖北省政策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农经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县域经济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主要研究方向是大国改革与发展,转轨经济学。

近五年来,出版经济学著作3部,主编著作2部,发表论文、研究报告80余篇。其中,主要著作有:《世纪之交中国转轨与发展(陈文科选集下)》(山西经济出版社,2007年),《纵论湖北30年—陈文科省情调研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从大武汉到武汉城市圈》(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中部工农业大省人与自然和谐研究》(山西经济出版社,2007),《中部崛起与武汉城市圈》(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湖北社科院蓝皮书》)。主要学术论文有:《论全面转轨期的中国城乡协调发展》(广东社会科学,2005.5),《产权改革变形:对国企改制典型案例的剖析》(江汉论坛,2005.5),《中部传统农区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问题》(中国农村经济,2006.7),《中部崛起的战略定位与宏观政策选择》(《中部崛起高层论坛论文集》,大象出版社,2005.6),《县域经济与城市圈崛起》(江汉论坛,2007.4),《论农业大省》(江汉论坛,2008.3)。主要咨询对策建议有:《目前武汉总部经济发展的形势分析与对策建议》(要文摘报,2006.9),《对湖北过去五年和未来五年发展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省委政研室《专送参阅件》,2007.1),《从观念更新入手,构建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田的三点建议》(要文摘报,2007.32),《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的总体思路》(省委政研室《内部参阅》,2008.13),《关于完善准确“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提法的建议》(2008.11.24,专报省委书记)。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秦尊文

 

  秦尊文,男,汉族,19617月生,湖北荆门人,中共党员,经济学博士。现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省社科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带头人。

 秦尊文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区域经济、产业经济、中观经济尤其是城市化问题的研究。在全国权威报刊、核心期刊以及其他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共计200多篇;在人民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等出版著作10余部;主持和参与《城郊型农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研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湖北)管理体制研究》、《FDI的技术扩散效应与湖北的科技引进战略》、《中国竞猜型赛马彩票研究》等6项部省级重要课题研究。其作品《中国城市化道路问题研究》荣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近几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化方面,对城市的规模效益有一定见解,对我国目前所谓走小城镇道路的城市化观点和政策持反对意见。他认为,“小城镇,大战略”作为发展我国农村经济的一大战略无疑是正确的,但将此作为我国城市化战略重点和战略方向则是完全错误的;至于现行的《城市规划法》中“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的提法已经过时,应予废除。因为“抑大崇小”的城市规模政策,不符合新世纪城市发展的要求,不利于城市形成合理的规模,从而不利于取得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规模效益。

在湖北省的城市化发展和城市布局方面,他建议将省委省政府90年代初定的“一特五大” (即建设一个特大城市、五个大城市)战略改为“一主两副”三个城市圈布局,已被湖北省政府采纳。20039月他撰写的研究报告《长江中游经济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孙同志重视。119,丁副委员长亲临武汉,出席了“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研讨会,并在讲话中再次对长江中游经济区发展问题的研究表示肯定和关注。

2004-2007年,他作为专家组主要成员,参加了《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的编制(中国科学院专家牵头)。另外,参加了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课题《“十一五”时期湖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的研究,还主持和参加了省内外一系列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国土规划及产业规划的制订、修编和评审。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彭智敏

 

彭智敏,男,汉族,19609月生,湖南省湘潭市人,1982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曾先后在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企业导报》杂志社等单位和部门工作,分别担任教师、研究人员以及杂志社社长和主编。现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组长;湖北省武汉城市圈研究会副秘书长。

199310~199410月,在德国拜罗伊特大学作访问学者,并学习其博士课程,2006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美国进行为期半年的访问、学习。

长期从事区域经济、流域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院级课题20余项,撰写论文、研究报告百余篇,荣获国家图书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委宣传部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武汉市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先后给研究生讲授《大学英语》、《长江流域经济开发》等课程,给外国农业官员作《中国城市化道路》讲座。

5年主持、参与的主要课题和撰写的论文:

论中部崛起的路径依赖,江汉论坛,2005年第8

我国省域副中心城市研究,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4

中部崛起中的品牌作用和促进对策,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第7

武汉城市竞争力分析,2006~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3

湖北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湖北省水利厅2005年度课题,“我省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问题”

湖北省南水北调办公室2005~2006年度课题,“湖北省南水北调重要政策问题研究”

湖北省2004年度科技攻关项目,“振兴东北战略背景下的湖北老工业基地改革与新型工业化研究”

湖北省2004年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新型工业化研究”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环境影响复核报告书:专题研究报告附件22》,2004

武汉城市圈功能提升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7~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3

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课题“丹江口库黄姜产业发展研究”,2008

湖北省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研究,《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8年第1

《湖北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12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郭庆汉

 

郭庆汉,男,汉族,1955年出生,湖北武汉人,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现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长江流域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郭庆汉主要从事流域经济、区域经济方面的研究。流域经济方面,以水资源开发为重点,其关于长江防洪问题的研究、长江航运问题的研究、南水北调问题的研究等具有一定的反响,《关于长江防洪格局的思考与建议》、《长江航运落后的症结与对策》等分别在《经济日报内参》、《中国河运》等报刊和《98’湖北长江抗洪史》中出版和发表。区域经济方面,以长江经济、湖北经济为重点,《构筑长江产业带,促进中部崛起》、《西部开发与长江经济开发》、《湖北走在中西部前列的战略突破口》等分别在《光明日报》、《新华社内参》、《江汉论坛》等报刊和《长江经济开发战略》中出版和发表。

参与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长江经济开发》、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长江水运开发》、国家重点勘察项目《长江中下游航空遥感综合调查》以及《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格局和基本构想》、《南水北调水源区利益及其实现途径》、《南水北调对湖北经济的影响与对策》等十几项国家和省一级重点课题的研究;参与《长江经济开发战略》、《98’湖北长江抗洪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部股份经济的专著《股票基础知识》等十余部专著的撰写;在《经济日报》、《科技日报》、《江汉论坛》、《长江论坛》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荣获国家图书二等奖一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陈孝兵

 

陈孝兵,男,196410月生,汉族,湖北天门人,中共党员。1987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系,现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2002年被选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社团兼职有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会员、中华全国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会员等。

陈孝兵研究员长期以来,致力于市场经济理论与政府行为、制度变迁与体制创新以及经济学的方法论研究。在全国权威报刊、核心期刊以及其他报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共计150多篇,其中,有30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或摘要。主要代表作:夯实企业信用的道德基础(《求是》2002年第20期);蒂博•西托夫斯基经济理论述评(《经济学动态》1998年第10期);当代发展理论的多维嬗变(《经济学家》2002年第5期);中国资本市场深化的宏观效应(《学术研究》1997年第7期);《货币主义的发展与变迁》(《国外社会科学》1993年第12期)。主编、参与撰写学术著作8部。主持或参与完成《劳动价值论研究》、《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调查与分析》等10多项省部级重要研究课题。获奖情况:《股份合作制的制度绩效及其局限性》,20027月被中国管理科学学会评为“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与实践”专题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资本市场的形成及其特点》,199910月被省委宣传部评为“高举伟大旗帜,推进伟大事业”专题优秀论文二等奖。《夯实企业信用的道德基础》,获《求是》杂志社经济部2002年专题优秀论文一等奖。

5年主要学术成果:

1.《政府经济学》,第一副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10月出版。

2.《现代“经济人”批判》,独著,山西经济出版社20051月出版。

3.《劳动价值论研究》,2002年度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基金项目,课题主持人。

4.《宏观调控与湖北省经济稳定协调快速发展研究》,2005年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课题主持人。

5.论市场有限理性确立的制度基础,《学术研究》2003年第11期。

6.公平与效率关系的伦理意蕴,《经济学家》2003年第5期。

7.信用、权威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经济评论》2005年第4期。

8.小生产的政治经济学分析,《经济学家》2005年第1期。

9.论企业的经济自由及其限度,《新华文摘》2006年第2期。

10.经济学的工具理性及其方法论,经济评论,2007年第2

11.劳动还原和价值创造的特殊性,福建论坛2007年第4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黄家顺

 

黄家顺,男,汉族,19652月生于湖北省鄂洲市。大学本科,中共党员。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现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社会主义理论和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先后发表论文60余篇,合著、参著20多部。代表性著作有:《江泽民治国方略》、《邓小平实事求是思想》(合著),《永恒的主题》(参著)、《邓小平理论与湖北20年实践》(参著),《政府经济学》(参著)《体制转变时期农村道德建设》,等。代表性论文有:“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纪念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论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解放思想机制活”,“为什么要尊重人民当家作主”,“论坚持党的先进性”,“论新时期道德建设的新视角”,“邓小平发展观的时代价值”,“一代伟人的荆楚情怀”,“论区域市场的发育等”,“论WTO框架下我国农业保护政策的选择”,“论政府投资的方向性调整”,“论湖北科技进步的战略走向”,“论湖北中部崛起的科技走向”,“在工业龙头的牵引下腾飞”,“论和谐湖北的路径选择”、“和谐湖北指标体系研究”等。

 

 

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李委莎

 

李委莎,女,1955年生,研究员,现任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教授“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课程;历任政协湖北省第八届、第九届常委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

自新世纪以来,完成了《稳定湖北低生育水平的对策研究》一书(36万字),任执行主编。参与了省政协及人口学会等组织的关于人口战略、稳定低生育率、人口政策走向、出生人口性别比差异、人口老龄化对策、长江及汉江水污染情况、矿产资源开采备用金以及经济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等调研,撰写了《做足资源环境文章,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尽快建立健全自然资源开采环保备用金制度》、《关于湖北经济开发区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等提案和常委会发言稿,其中《关于加强城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财政拨付专项管理经费》和《科学制定“十一五”规划最大限度收获“人口红利”》,获省政协优秀提案奖。

   发表了《稳定低生育水平:来自基层实践的认识和探讨》、《优化人口质量政策的探讨》、《在人与自然和谐中实现湖北崛起》、《另一种视角:湖北与沿海二省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的比较研究》、《工业化初期:人与自然主要矛盾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历史意义》、《工业化初期:人与自然主要矛盾分析》和《现实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变革路径探讨》等论文。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