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上海研招网 > 复旦大学 > 考研经验

2013年复旦大学金融学硕考研复习经验分享

 
  本人2013年考复旦金融学硕,初试总分401(英语76,政治74,数学149,专业课102)。比不上之前发经验帖的爽哥,但也希望分享自己的心得。
  文笔不好,喜欢简洁,若有地方没说清楚,望各位见谅。
  
  考前需要了解的

  一、为什么考复旦金融学硕?
  在奋斗之前,各位必须知道是为了什么在奋斗。有人为了梦想,有人为了喜好,有人为了挣钱,有人为了装。我可以向大家说说我的想法。
  我比较上进,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过上好生活。阴差阳错来了上海读金融,了解到金融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润滑剂+发动机般的作用,尤其是感到信用这么个虚无缥缈的东西竟能作为现代金融的基础,觉得很神奇。我喜欢金融学,也喜欢复旦(虽然说不上为什么,从小就对这学校有好感),但这不全是我考复旦的原因,具体来说,原因如下:
  1.感觉本科学的金融知识太皮毛了,不足一斑,希望通过读研了解更多金融知识。
  2.复旦金融有实力,名声响,让我觉得自己在其中能学到东西。
  原因不复杂,但也没字面那么简单。
  接下来谈谈为何学硕而非专硕:
  希望毕业后从高处开始职业生涯,因此基础很重要,选学硕可以让我在金融方面的研究能力相对更强。

  二、自身情况
  要先分析出自己有几分水平。
  四川人,本科上海211,金融专业,GPA 3.58/4。
  英语基础较好,四六级6+。数学底子不差,但很不稳定,主要是粗心。本科高数上92,高数下71,线代94,概率76还是75忘了。专业课,本科专业必修课绩点3.85。政治木基础。
  考前我就觉得自己是有实力的,尽管数学成绩波动很大。

  三、动力来源
  不少学弟学妹问我学习动力来自哪里,我觉得这个问题很重要。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也要弄清楚自己能使多大力。
  之前谈过选复旦金融的原因,最重要的动力来源就来自内心,兴趣加上进。
  最重要的是内因,但外因也很有用,尤其是在有时内因不起作用的时候,要主动用外因刺激自己。

  四、小结
  思考了许多,了解了自己的水平以及想法,分析出自身缺陷与优势。尽管知道对手很强大,但我从大三下学期一开学就迅速进入状态了。我给自己订了个目标,说出来不怕贻笑大方:英语和政治75,数学150,专业课120,总分420。

  五、复习心得

  (一)英语

  1.推荐资料
  新东方单词书,新东方完型(作用不大,没怎么用过),新东方王江涛的作文(我买的时候已经脱销了,后来买了作文书,不记得叫什么了),新东方模拟题,张剑150篇,张剑新题型,张剑真题解析

  2.备考过程
  之前提到我英语比较好,所以在英语上相对数学和专业课所花的时间并不多。整个备考阶段,每天花在英语上的时间也就两个小时多一点吧,一般不超过3小时。

  (1)单词
  前期背单词,五六遍吧,大概花了两个月。我是这样的,迅速背完一遍,然后不断重复。每次都把不会的单词再抄一遍,越抄越少。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方法。背单词是个枯燥的过程,但一定要背扎实,尽量记住每个单词所有的意思。在那之后就再也没碰过单词了。

  (2)阅读
  在背单词的过程中,我也在做阅读。英语得阅读者得天下。基本上从一开始到考试我每天至少都做了两篇阅读,主要是张剑150篇,上下都做了两遍。另外还借了些同学的资料来做,用处不大,感觉还是150篇比较好。
  每天两篇阅读持续到了八月左右,实在忍不住想做真题了,于是尝试了一下,杯具了,后来老实继续做150上。到了大四上开学,貌似这时候150篇的下出来了,我又买了新题型和完型,开始在英语上加码了。每天两三四篇阅读(看心情)+一篇新题型+一篇完型真题的样子。这阶段倍受打击,感觉英语一点都不稳,但也没想出什么好方法提高做题精度。然后就去论坛英语版块搜了好多经验帖来看,发现不少人都说做阅读时,正确的选项都是对原文的改写,只要能识别这句改写的话就能十拿九稳了。我按照这个思路来做题,似乎是悟出了点东西,正确率有所提高。然而新题型一直是个老大难,选句子的题目还算温柔,排序题就太不慈祥了,动辄就是三四个的错,有时会全错。对于这个问题,知道临考前我都没找到好方法可以解决,当时就只求不出排序题。
  这样持续到10月中旬,把150篇下做完一遍后,我就开始做真题了,但是效果仍然不好,每套真题阅读都要错5道左右,心里很忐忑。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按照张剑的真题解析来反复研究题目的规律,比如会在哪些方面出题,应该如何分析题目,如何根据原文的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些东西看多了以后自然就会有所领悟。真题做了一半以后我又把150篇下给做了一遍,这次感觉顺手了许多。再后来又把剩下的真题做了,虽然正确率上仍没明显的进步,但感觉已经比做之前那一半时好了很多。

  (3)作文和翻译
  到12月我开始看作文和翻译了。由于自信写作能力不差,因此没有背过模板,只是在考前有了个大致的谋篇布局的思路,到考场上再自由发挥。翻译我也没单独买书来练过,只做了几套真题的翻译,感觉翻译很难,不过张剑那本真题解析讲得很详细,做了几套就感觉有明显的进步,因此也没多操心。但从结果来看,貌似我的写作和翻译栽了大跟头,或许就是轻视它们的下场吧。
  12月末我买了套新东方的模拟题,感觉和真题风格挺接近的,而且比真题稍微简单点,可以增强信心。

  3.小结
  英语一虽然很难,但只要用心体会历年真题及解析,会发现一些规律。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的薄弱环节在哪里,对症下药。阅读是重中之重,在考前做阅读正确率波动大不要紧,因为模拟题始终不如真题那么明确。最后,真题解析是最重要的,个人认为千万别在复习前期就做它,不然会浪费珍贵的资源。

  (二)数学

  1.推荐资料
  高数同济六版,线代同济版,概率浙大版,李永乐线代辅导讲义(不难),李永乐复习全书(略难),660题(较难),400题(非常难,但可以开拓思路),冲刺135(也挺难的),历年真题(太简单了),模拟6+2,合工大最后五套题(很难)。

  2.备考过程
  对于数学我想自己应该比较有发言权,但各人情况不同,我的经验也仅供参考。
  从2月下旬开始看教材,按照高数、线代、概率的顺序,然后随便挑一些课后习题来做。本来打算一个月看一本,四个月看完,没想到一个礼拜不到就能看一本,第二遍更快。结果两个月就看了四遍。我认为数学这门课基础很重要,当时我对四本教材的掌握达到了能证明书上几乎所有给出了证明的定理的程度,在我印象中当时也就泰勒级数那儿有点不会证的。课后习题也做了两遍,自己动脑筋解决,有个别题实在不会只好看答案。这段时间大概每天5~6个小时的数学。教材上各种定义定理都非常重要,各种概念一定要记清楚,像无穷大与无界这种概念的区别也要分清。有人认为前面极限的部分不重要,我却觉得非常关键,因为极限是整个微积分的基础,后面的微分和积分其实都是求极限。
  大概4月下旬我就开始做全书了。传说中全书比较简单,但是第一遍做全书的时候被打击的不行,不过我没灰心,仍然将一天中大部分时间花在数学上,大概6~7个小时,例题也当习题做,而不是看答案。第一遍做完全书已经在一个半月以后了,正确率惨不忍睹。我这个人比较懒,但有件事做的很对,那就是做完一遍后将所有的错题以及一些自认为比较好的题全抄到了一个本子上(要知道,搞这么个错题本我可是经过了极其激烈的思想斗争啊,还好最终证明这个对了)。在整理完这些题后,感觉又学到了不少。
  我认为全书的范围已经覆盖了数学三的全部考点,因此全书是数学最重要的一本。做完全书我又将教材迅速又巩固了一遍。
  接下来就开始做660了。比全书还难。之前有经验帖说只要做透了660,考研时选择填空想做错都难。我看不假,660对思路、方法、计算都要求很高。在这阶段我花在数学上的时间几乎和之前持平,做完之后已经七月,期末考试了,有几天没复习考研,但期末一考完,我马上就将660的错题又给整理了一遍。
  暑假到来之前有个小插曲。我们学校暑期留校可以选择在新老两个校区,新校区住宿条件好,但远离市区,而且教室晚上8点半关门。我觉得即使教室关了门我也可以在寝室学习,所以留在新校区了,与我一起留下来的,只有两个同学。后来我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一是教室关门我回到寝室就不想学了,每晚都是实况走起或者看电影;二是我们三个根本形成不了很好的学习氛围,因此白天的学习效率也不高。但我也不知为什么,在暑假中明明可以搬到老校区,却始终没搬。这就使得我整个暑假每天学习时间仅有10小时左右。
  对于数学,我在暑假中主要干了两件事,就是把全书和660又做了一遍,由于之前整理过错题,这次感觉轻松很多了,大部分题目已经可以迎刃而解,只有极少部分仍不会做。我又把这些不会做的整理了一遍。
  9月份开学,我们从新校区搬到了老校区,我去考研教室找了个座位,坐在讲台上(没办法,没别的空位了)。在这之后,我基本上每天只花三个小时左右在数学上了。一开学我就开始尝试真题了,做了一套,70多分钟做完,130+。虽然答题步骤没写详细,但小试牛刀也给我带来极大的自信啊,我认为自己已经有90分钟完整搞定一套试卷的能力了。不过后来又做了两套,一套做了120分钟只有120+,另一套情况好一点。
  但是我感觉这些题自己都会做,只是不够仔细。我之前提到过本科期间数学成绩波动很大,是同样的道理。我有些心虚了,仔细这东西从小学开始就困扰着我了,一直没找到良方解决。那时我认为自己的知识点已经掌握的很牢固了,于是将重心放在了提高做题精度上。我停止了做真题,转而做很难的400题。400题的难度超大,但每道题走综合了很多知识点,可以很好的评估对知识点的掌控能力,而且对计算的要求也非常高,正好可以锻炼仔细程度。我每天计时三小时做一套,400题上共有5套题,我没有一套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而且得分平均下来只有120不到吧。但我没因此沮丧,因为毕竟比真题难太多。
  在这之后我开始做135。为了提高做题精度我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每做对一道题就记一笔,看看能连续做对多少道,这样做可以让我在看到题时醒自己要仔细,并且使我养成了做完一道题就立即检查的习惯。一开始顶多只能连对7、8道,后来能连对23道时我就很有信心了,因为考研试卷也只有23道题。再后来我就能连对30+了,最多的一次是50+。练到这里,我感觉火候差不多了。大家也可以参考这个方法,虽然不一定科学,但对我很有效。
  接下来就是400题下,感觉比上册更简单一些,基本上都能在3小时内做完,并且分数不低,主要是因为这是我做题的精度以及上了一个台阶了。然后我又把6+2模拟题和真题都做了,这时候得分都能在140以上了,真题还有两套90分钟拿到满分。至此我觉得数学没问题了。临考前又把错题本上的题目又全做了两遍,然后合工大最后五套题感觉很轻松了(虽然客观讲它还是挺难的)。当时就觉得所有科目中就数学最有把握了。

  3.考场上
  在考前我养成了做完一道题就立即检查的习惯,但到了考场上又是另一番景象。记得当时我拿到卷子感觉做题颇顺,于是稀里哗啦向前冲,放弃了平时做完就检查的做题策略。倒是在90分钟便准时完成了。我坐在教室最后一排,抬头一看大家都在埋头苦干,心里乐了一下,在监考老师的注视下淡定地吃了个士力架,然后开始检查。看着看着发现一道选择题貌似做错了,经过仔细检查后改了答案,这时小庆幸了一下,还好查出来了。过了一会儿发现一道填空题貌似又错了,我又把答案改了。但此时心里有些慌了,寻思着是否还有其他错误。到了大题,又发现一处算错,更慌了。我把这道题又做了五遍才确定之前确实错了。不过改答案之后我一定非常忐忑,怪自己不该改变做题策略,更不该浪费将近十分钟的时间吃士力架。那时心里很乱,一直担心还有没检查出的错误。我又把整张试卷迅速检查了两遍,没有再找出问题,但一直到交卷之后我都很担心。
  考试结果表明,我这次侥幸人品大爆发了,但我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在此我提醒各位一定不要在考场上改变做题策略,在检查出错误的时候也要保持冷静。

  4.小结
  我认为真题中没有难题,最终大家的分数差别在于仔细程度,所以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练习自己做题的精度。另外,速度也很关键,像我这样能用一半时间做完整套卷子的话就能有很多时间检查,我认为我能检查出并改正错误也是与做题的速度有关的。

  (三)政治
  1.推荐资料
  大纲解析(红宝书,两遍),肖1000(只做了选择题),肖八(仅选择),肖四(做选择背大题),20天20题(赤裸裸的背)

  2.备考过程
  我是在红宝书出来之后才开始复习的,大概是九月中下旬吧。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时把红宝书看了一遍,发现什么都没记住。因为红宝书内容太多。看完之后就对整个政治的框架了解了个大概。之后就是无聊的反复翻看这两本书的过程,并且坚持做肖1000,后来肖八。其实政治还是很花时间的,我一直保持每天三小时左右。最后就20天就开始被20天20题和肖四了,甚无聊,但非常必要。最后肖四压中了一道原题,据说12年压中了三道。

  3.小结
  政治没什么技巧,无非是熟读和背诵,但也有关键之处。政治的分数高低差距主要靠多项选择来拉开,而多选只能靠对知识点的记忆来应对。仅此还不够,对于红宝书上有的东西也要眼熟才行。我虽然只看了两遍红宝书,但看得非常仔细,尤其是第二遍的时候,所以最后分数才会不低。

  (四)专业课

  1.推荐资料
  指定教材,翔高复习指南(个人感觉挺有用的),金圣才宏微政经(我没用过,但我考119分的同学觉得很好),其他没有了呵呵。

  2.我的经历只能做反面教材
  科班出身,专业课102,在复试的28人中仅并列第21,想起来都不好意思。
  懒,不做笔记,几乎不做题,光看书,觉得自己专业课基础好(之前提到专业必修GPA3.85),所以认为把书看个两三遍就够了。图样图森破了。
  就像复试那天我给很多学弟学妹讲的那样,复旦801考试时间非常紧,基本上是没有时间思考的,这就要求我们看到题就要上手。如何才能做到?要想这样就必须非常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并且还要能迅速地将答题要点清晰地表达出来。写字速度快最好,但更关键的是要在脑海中将知识形成体系,这样才能尽快的将课本上的理论一条一条地答出来,而不是像我那样杂乱无章地往上扯,交卷后都不知道自己写了什么。后来我认为,要想将知识形成体系,做笔记是非常必要的。大家不要认为能看懂教材就行,真正要你复述出知识点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我就栽在这上边。记笔记可以帮助大家理清知识脉络,也有助于将相关内容联系在一起。平时对一个知识点多发散,想想相关内容也很关键,因为到了考场上若思路受限,也可以将相关内容往上扯。
  另外专业课一定要尽量把试卷写满,据说有人只写了7页,得了50多分。

  六、建议
  1.个人认为最好别独来独往,备考期间多与朋友交流,一是可以获得信息,二可以缓解压力。
  2.我建议大家找个考研教室固定座位自习,考研教室的气氛对学习很有帮助。我当时所在的教室一共有20个左右的考研人,我认识的9个人都进复试了,现在8个都基本上可以说是进了,另外一个还没复试。这9个人1清华1交大4复旦2财大1同济,我很感谢这些人给我的帮助。
  3.合理运用考研论坛。我备考期间天天逛,几乎所有的信息都来自论坛,各种经验帖异常重要,我看了好几遍。
  4.去年这时候我和大家一样,都在膜拜考上的大神,但现在我自己考上了,却从未觉得自己是大神。所以大家只要掌握方法,努力学习,也许再加上一点点运气就行了,我认为考上的人并不该被神化。
  5.考复旦金融要有超人的毅力。我在备考的300多天里一整天的日子也许只有个位数,并且从未连续两天不学习。
  6.个人建议若没有谈恋爱,在备考期间就别打算谈了,不过如果本来就有恋人的,我希望别仅仅因为要考研就分手。我个人在整个备考过程中就一直兼顾着感情,感情意味着责任,不是儿戏,不能过于自私。
  7.要将自己的薄弱环节分析透彻,并且不能在自己自认为的优势上过度自信,希望大家别重蹈我专业课的覆辙。
  8.关于报班。我只是在最后报了个政治冲刺班,结果完全没用。个人建议基础还行的,公共课没必要报班。当然,专业课方面我没有发言权。
  感谢所有帮助和支持过我的人,我会更加努力!

  帖子地址:http://bbs.kaoyan.com/t4917340p1 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 来源:考研论坛 bbs.kaoyan.com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