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福建研招网 > 福建师范大学 > 考研经验

我的考研之路——福师大2012历史考研经验


  今天是7月1日,两个学位证和毕业证上午到手,意味着我的大学生活从此画上了休止符。那么,按我的个性自然需要写点总结之类的对大学四年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和评估。那么,首先按照时间倒序,从最近的考研说起吧。

  根据我的回忆,考研复习是从2011年3月正式启动的。但是至于考研这个念头,则可以追溯到我只有4,5岁还是个小屁孩的时候,并且当时仅仅来源于妈妈的闲聊的内容随着年龄的增大则逐步强化了。从初二开始我就已经知道我这辈子如果无法加入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那么一辈子的时间将用于追求真理上,且不论真理究竟存在与否。那么,根据现行体制,想进科研单位或者高校一般都需要博士,另外对于未来的道路就我的选择而言研究生似乎也是必经之路,于是很明显的,我选择了考研。

  大一的时候,看过一个材料说考研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是情报的通畅与否。不过可惜的是,我那时对网络神马的并不精通,因此搜集的情报直到大四也比较草草。主要限于哪些学校历史学比较出色,出色在哪个方向,有些什么威名赫赫的老师,以及哪些省份往年批卷的尺度比较松和比较紧等。综合各项情况,我第一志愿是南开大学历史文献学,也曾预先用E—mail和南开大学古籍所所长赵伯雄老师联系过,得到了他的一些建议,在此也表示感激。

  考研复习正式开始是在11年3月中下旬,不过实际上在10年暑假我就曾经翻看过一遍考研政治红宝书了。我的大致复习计划是英语每天背十个单词,不断循环往复,争取在考前单词书上所有单词都可以有不错的印象。因为根据别的一些人的经验,貌似单词背快了也没用,照样忘记,因此我不求速度,算好日程每天十个词背两遍并且滚动复习前面的东西。
  另外,英语考试方面以做真题为主,预备把真题阅读理解做满5遍。并且争取弄懂每一个字眼。作文则以看真题和一些辅导题为主,争取考前都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模板。关于政治,我准备像高中一样,把各种理论都背出来并且理解,然后在选择题一块进行题海战术。当年我们高三一年每天100个选择题偶尔150个选择题那是例行任务。但是效果非常好,进入高考考场几乎每个选择题都似曾相识。
  历史学基础我跟论坛上许多人采取的方法不一样,我是典型的教材派,特别是我在翻阅大本的时候发现里面印刷质量和错误以及全面性都不如教材的时候我就坚定不移地完全不看参考书。根据后来的情况,我参考书选择了高教的大纲解析,并且买了一本3000题作为一个做题的工具。另外,长孙博的名词解释也弄了一套。我历史学基础复习大致是这样的,中国史就是从古代到现代不停地看,但是世界史我采取了6卷本和四卷本交替看的方式,也就是说6卷本上某部分看完立刻看四卷本相关部分。其中在第一轮复习时还参考了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这么算来实际上由于我一开始近现代史也采取了高教和中华书局两种,因此总书目到了16,7本的样子,跟论坛的各位恐怕是不一样的。
  另外,在第二次复习时开始相关性的做3000题上的选择题。原定计划还有一项,由于长孙博的名词解释不全,所以我准备补充进去3000题上的名词解释。有一点值得一提,我历史学复习的时候没有做任何笔记,哪怕一个字也没有。由于我报考的是以重视学术底蕴著称的南开大学,虽然我在自己母校经常被老师夸奖这方面做得不错,甚至超过了一些研究生,不过我依然在额外读了不少有助于提高自己的著作。

  不过最后完全任务是:英语单词总体达到了目标计划的8成左右,阅读真题完成了3遍,少数卷子是四遍。作文小作文复习OK,大作文几乎没复习。政治没有来得及题海战,实际上除了10年暑假看了一遍红宝书,最后复习的时候甚至没来得及看完红宝书。大致政治只复习了半个月不到,甚至连高教的配套习题的选择题都没全做完。历史学基础复习情况如下:中国史教材看了两遍,世界史教材看了两遍,不过由于是结合两种看的,实际上世界史看了四遍。不过长孙博的名词解释只背了三分之一,另外计划中补充的名词解释也没有做。额外的著作读得比较多,但是也没有完成设想中的量,实际上后来是在考试结束后寒假继续补充的。

  原因主要两个,一个是因为我们大四上学期,直到12月前都是被强迫实习,每天光路上就要3,4小时,实在没有太多的时间复习,相对而言,英语复习得比较多也是因为无论如何我都基本保障英语每天两小时。至于其他科目,就未必了。平均在12月4号前,每天学习时间大致是4小时左右。另外一个原因,由于我本是血粘度过高,比一般人容易困,所以即使在有充分时间复习的情况下,也不能做到复习时间特别长,差不多也就每天8小时。另外,自控能力还有待提高,偶尔上上网看看新闻打打实况也用了一些时间。综上所述,即导致了我实际上在进入考场的时候并没有复习完。最后我的分数是英语46,政治61,历史学基础249(考虑到天津今年专业课放了水,实际上我的分数在我看来按最严格地尺度批应该是215左右。由于,最后一道关于古代经济史的题目国家给的所谓的标准比我想象中的要松不少,就个人而言我认为这道题的评分标准应该不仅要论述从汉到唐的赋税制度沿革等还需要以经济学原理对其发展规律进行概括总结,虽然题目主干也确实提到了需要总结发展规律,但是实际上最后公布的评分标准这个不是神马主要的。因此,我的分数如果按照最严格地批法应该在215到220左右。)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