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湖北研招网 >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院校资讯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领导介绍

姚运生研究员,男, 1962 年 10 月出生, 1983 年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地质学专业, 1990 年获中国地质大学构造地质专业硕士学位, 2003 年获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专业工学博士学位, 1998 年- 1999 年在日本研修。 2001 年被评为研究员, 2003 年获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现任湖北省地震局局长、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所长、中国地震局武汉科技创新基地主任、 硕士、 博士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地质构造、水库诱发地震、地震工程、岩土工程研究与工程开发工作。 1990 年以来,负责和主要参与完成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研究课题十六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 项、国家青年科学基金 1 项、地震联合基金 2 项、科技部公益研究项目 3 项、人事部留学人才优秀类基金 1 项、铁道部科技发展项目 1 项、湖北省重点科技发展项目 3 项、地震局“八五”重点研究 3 项、“九五”重点研究 4 项、“十五”重点研究 1 项,重大工程研究 30 余项,一般工程研究 30 余项。

独著或第一作者撰写学术论文 24 篇,其中英文 4 篇,合作撰写学术论文 20 多篇,合作撰写重要研究报告 30 份,一般报告 30 余份。

1993 年曾获得地矿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 次,获湖北省 2006 年科技进步二等奖 1 次,获中国地震局 2006 年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三等奖 1 次。

2000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培养 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5 名,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专业硕士毕业生 4 名,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2 名,在学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专业硕士研究生 8 名。

联系方式: ************ ;

电子邮箱: yunsheng@public.wh.hb.cn

吴云研究员 ,男, 1957 年 6 月出生, 1982 年毕业于武汉测绘科学大学大地测量专业。 1999 年被评为研究员。 1994 年被评为中国地震局科技新星, 1996 年被评为中国地震局“跨世纪人才第一层次”人选, 1997 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2002 年被评为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优秀人才百人计划”人选。现任湖北省地震局副局长、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地震局武汉科技创新基地副主任(兼任基地地震监测卫星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 硕士、 博士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大地形变监测、地震预测预报和现今地壳运动研究,坚持将大地测量学(包括空间测地结果)、地震学和地球动力学相结合,努力探索地震预测预报和现今地壳运动研究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在“七五”期间,主要研究地形变连续观测时间序列数据处理方法和地震前兆异常提取方法,提出了多手段观测序列异常集成的“概率方法”,在地震预测预报工作中得到应用。在“八五”期间,应用分形理论对断层运动方式和特征进行了仔细研究,改进了断层变形的模式,建立了断层运动速率与地震活动 b 值的定量关系,为应用跨断层测量资料判定地震危险性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用判据,在地震中短期危险性判定中取得很好的实际效果。自“九五”特别“十五”以来,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工作:一是地壳形变(应变)场的计算方法研究,地震危险性预测的形变方法研究;二是卫星对观测技术在地震监测预测中的应用研究,规划中国卫星地震(监测与应用)系统。培养硕士研究生 7 名。 在国内外学术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获奖情况:“大地形变测量学科分系预报地震方法指南及实用软件系统” 1991 年获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应用系统科学研究大陆地震前兆与地震预报” 1993 年获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三等奖;“鲜水河断裂带断层形变动态观测系统的建立与实验研究” 1994 年获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地震前兆物理模式建立及前兆空间分布特征的物理机制研究” 1998 年获中国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判定中短期地震危险区的动态场及其跟踪方法研究” 2002 年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形变台网数据中心技术与信息系统” 2003 年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1995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培养 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8 名,在学硕士研究生 3 名、在学联合博士研究生 2 名。

联系方式: ************ , ***********

电子邮箱: wuyun@public.wh.hb.cn

龚平研究员 ,男, 1958 年 7 月出生, 1998 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应用地球物理专业,工学博士。 2002 年被评为正高职高级工程师。现任湖北省地震局副局长、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副所长,兼任湖北省地震学会常务副理事长、湖北省计量学会副理事长、 硕士研究生导师。

长期从事地震观测、震源力学、地震地质、地震工程和岩土工程等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多次参加或主持国家有关“七五”、“八五”、“十五”重点攻关项目,地震联合基金项目:“长江三峡地震区划研究”,该课题用于三峡移民建设。“长江三峡水库诱发地震地质背景研究”,该课题用于长江三峡工程可行性论证。“华中南地区地震衰减特征研究”,该课题为全国地震区划研究提供计算依据。“三峡水库诱发地震预测系统与应急预案研究”,该课题为三峡工程的安全服务。科技部“十五”重点攻关子课题“红外热成像生命搜索与定位仪研究,该课题为减灾和生命救助服务。“中国地震局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制定研究”,该课题为中国地震局知识产权管理服务。“具有时空记忆性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理论研究”,该课题为地震预报服务。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课题“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永久船闸遥测垂线坐标仪系统”,该课题为三峡工程的永久船闸安全监测服务。此外,还负责了如“国家重点工程项目 -- 京珠高速公路武汉军山长江大桥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湖北省重点工程——汉江王辅洲水利枢纽和小孤山水利枢纽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等数十项工程课题,为地震预报服务为工程提供抗震设计依据。在权威杂志上发表论文 30 余篇,近期主要论文有:“江汉洞庭盆地及周缘地区主要水系分维所反映的新构造活动特征”、“武汉五洲国际商城不同地基土性对地震时程特征的影响”、“非齐次复合 Poisson 地震发生概率模型研究”、 “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常见地震发生概率模型的合理性局限性研究” 、 地震发生时间的指数分布、 Gamma 分布和 Weibull 分布关系研究 、 地震活动参数似然比检验研究 等。获奖情况:“鄂西三峡地区地震区划编图( 1 : 50 万)与工程地震研究” 1999 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非齐次复合 Poisson 地震发生概率模型研究” 2000 年获湖北省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地震危险性分析中常见地震发生概率模型的合理性局限性研究” 1999 年获湖北省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2001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培养 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 名,在学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专业硕士研究生 2 名。

联系方式: ************ ;

电子邮箱: gongping @public.wh.hb.cn

邢灿飞高级工程师,男, 1956 年 9 月生。 1982 年元月毕业于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并入武汉大学)大地测量系。先后在云南省地震局和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大地形变监测及重力与固体潮有关研究工作。 1993 年取得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现任湖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副局(所)长、 硕士研究生导师。

在长期从事地壳形变监测、重力与固体潮研究工作中,邢灿飞同志主持完成“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地壳形变监测网络建设、地震监测技术系统建设、改造等多项重点项目;参加完成了地震科技攻关、学科技术管理、国家攀登计划、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等项目、课题 10 余项;主持和参加了中德、中日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项目;参与编写了全国重力观测台网设计规范、全国重力台网建设规范、地震重力仪进网技术标准等多个国家与行业技术标准。近年来,单独或与他人合作在国内外多种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10 余篇,完成多种技术报告 10 余篇。所发表的“滇西重力变化的二维图像及其与 5 级以上地震的关系”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地壳形变监测网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完成的“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运行管理”和“ LCR 重力仪局管共用管理与技术服务”项目分别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成果二等奖和三等奖。

2005 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在学固体地球物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2 名。

联系方式: ************

电子邮箱: dengxi@public.wh.hb.cn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