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导师介绍

2017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硕士研究生导师简介

  陈晓利,女,1969年生,博士,副研究员。分别于1992年和1996年获得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2007年获得中国地震局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2008年3月至2008年9月在日本进修“沉积灾害管理技术”(DisasterRiskManagementTechnologyonVolcanicEruption,DebrisFlowandLandslideMitigation)。主持和参加过多项国家、部委等的科研项目,在国际国内刊物上发表过SCI论文10多篇。近年来一直从事区域性地震滑坡危险性预测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法以统计分析模型和物理模型为主。目前正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兴趣包括地震滑坡灾害、活动构造及GIS在地学中的应用等。

  电话:************,Email:chenxl@ies.ac.cn

  郭飚,男,1974年生,博士,副研。1997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应用地球物理系,2009年获得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学位。2005年至2015年曾先后作为访问学者与日本爱媛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进行合作研究。

  主要从事宽频带地震学理论和方法以及流动地震台阵观测技术研究。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及方向:1.多尺度地震走时层析成像的理论及应用;2.全波形伴随层析成像理论研究及应用;3.基于多尺度模型参数化技术的多种参数、多种观测数据的联合反演技术研究;4.青藏高原及邻区岩石圈上地幔结构及动力学研究。目前主持和承担的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藏东缘地壳上地幔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青藏高原东北缘伴随层析成像研究”,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多尺度速度和密度联合成像研究”等。

  电话:(010)62009117,E-mail:guobiao@ies.ac.cn

  韩非,男,1981年生,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3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测绘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05年获欧盟ErasmusMundus硕士奖学金资助赴法国留学深造,于2007年获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史前部第四纪与史前考古专业硕士学位,后继续在该研究所从事地质与考古遗址年代学方面研究,于2011年获博士学位。2012年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学专业博士学位。目前承担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人社部留学人员择优资助项目在内的5个科研项目,已发表研究论文14篇,其中国际SCI论文7篇,国内核心期刊论文7篇。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第四纪地质与考古年代学。研究方法侧重于:1.宇宙成因核素测年;2.铀系不平衡法测年。

  电话:(010)62009077,E-mail:hanfei@ies.ac.cn

  何宏林,男,1964年生,研究员,活动构造研究室主任,所学位委员会副主任、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88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硕士学位,2000年获东京大学大学院理学系研究科地理学专攻理学博士学位。先后在东京大学空间情报科学研究中心、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活动断裂研究中心作特别研究员,2013年作为高级研究学者赴英国杜伦大学(DurhamUniversity)访问。

  曾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联合基金会、日本科学协会、日本学术振兴会、东京大学、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等多项研究课题,以及科技部社会公益项目、“973”课题子专题和城市活动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等。目前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和中国地震活动断层探察计划、中日韩国际合作项目等课题五项。最近几年主要关注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以及青藏高原南东缘第四纪地壳变动的相关研究,并积极倡导和开展数值构造地貌学、实验构造地貌学和断层面形貌学研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21篇,合作出版专著两部。2012年还获得中国地震局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奖。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活动断层与活动构造;2.GIS技术在震灾预测和活动构造研究中的应用;3.数值构造地貌。

  E-mail:honglinhe123@vip.sina.com/honglin@ies.ac.cn

  李霓,女,1967年生,博士,研究员。2004年10月-2005年9月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LaboratoirePierreSüe实验室从事火山岩矿物中熔体包裹体的专项研究。2016年7-9月在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进行火山岩样品氩同位素测年研究。现为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八届火山与地球内部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学联合基金、科技部地震行业专项子课题等多项研究项目,对吉林长白山、黑龙江五大连池、云南腾冲火山、内蒙达里诺尔等国内多个第四纪火山区进行过调查和研究。近年来主要研究方向是(1)火山岩岩石学与地球化学,(2)火山地质学,(3)第四纪火山年代学等。目前在研项目: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腾冲大六冲火山机构及火山碎屑岩研究”,2-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内蒙古锡林浩特火山群火山岩年代学研究”。

  已发表第一作者论文二十余篇,合作出版书籍2本,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次,协助和培养了2名博士生、4名硕士生。

  E-mail:lini67@sina.com

  李传友,男,1971年生,研究员,活动构造研究室副主任。2005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11.1-2012.1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活动构造、构造地貌、古地震、地震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已主持和参加国家基金委、国家计委、科技部、中国地震局等部委的基金、研究专项等二十几项科研课题,发表论文50余篇。

  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项目:龙门山断裂带活动性与汶川地震地表破裂研究;甘孜-玉树断裂带活动性及其地震事件;青藏高原东北缘主要走滑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量与滑动速率的确定;活动断裂上断塞塘的沉积作用与古地震事件等。

  当前主要研究领域:1.构造活动性;2.活动断裂相关构造地貌分析;3.地震构造;4.古地震学;5.活动构造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

  E-mail:chuanyou@ies.ac.cn

  李志强,男,1969年生,研究员,199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理系,1997年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学位。1993年在地质所工作至今,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减灾信息与计算中心副主任。

  现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从事地震灾害评估、自然灾害综合研究、数字地球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灾害方面的应用研究。

  目前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从事地震灾害评估、自然灾害综合研究、数字地球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灾害方面的应用研究。目前主要开展地震灾害仿真技术研究地震灾害评估协同方面的研究、地震和自然灾害信息的数据挖掘和综合研究

  “九五”和“十五”期间,共主持和负责中国地震局项目二十余项,主持和负责科技部重点攻关项目9项。开展城市地震应急计算机模型的和国家抗震救灾指挥部辅助决策系统的研制工作,研制模型多个。区域和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管理与辅助决策研究方面,研究成果获得了多项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其中多项成果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评价,并推广运行。

  发表了论文和报告二十余篇。负责和参加了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中的多项规范、约定的编写工作,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部分结果已经在全国推广使用。

  担任国家十五重点项目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应急指挥分项首席专家。获得地震局系统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5项,测绘科技进步奖1项。获07年中央国家机关青年“创新奖”。中国地震局“百人计划”优秀奖。

  E-mail:lzhq@ies.ac.cn

  刘静,女,1969年生,二级研究员,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1994年获国家地震局地质所硕士,2003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地质学博士,之后法国InstitutdePhysiqueduGlobedeParis博士后。2003年获法国Chateaubriand基金会学者,06年获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支持,08年获活动构造学新构造学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学术研讨会青年优秀科技论文奖,中国科学院“巾帼建功”先进个人,2012年获自然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支持。2013年获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07以来任地震行业科研专项专家组成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

  从事构造地震地质、地表侵蚀与构造地貌、古地震和地震破裂过程等研究。先后主持基金委面上和杰青等4项,其他如中国科学院创新方向性重要项目、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地震行业专项、地调项目等10项。在研课题包括:1.古地震探槽选点与事件判别的综合对比研究;2.青藏高原东缘主要水系侵蚀下切速率及对区域地面抬升的响应;3.海原和阿尔金活动断裂典型地段的地震构造地貌演化;4.青藏高原东缘三江地区河流发育的低温热年代学约束;5.西藏南部活动断裂体系对印度-欧亚板块挤压的变形响应。02年以来发表论文48篇,其中国际SCI文章30篇。近年来为国际学术刊物审稿20余篇。与美国和法国多家研究大学和研究机构教授有长期合作关系。独立培养了6名硕士和1名博士。在读硕士生1名,博士生4名,博士后2名。

  E-mail:liu-zeng@ies.ac.cn

  聂高众,男,1964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第四纪专业,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应急技术与减灾信息研究室主任、中国第四纪研究会理事、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中国数字地球学会综合减灾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期以来,从事地震应急、地震灾害、自然灾害方面的研究,担任“十一五”国家地震社会服务工程总设计师、专家组组长,“十五”中国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建设实施专家组组长。先后主持和承担了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十余项,包括“九五”、“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科技支撑课题、基础性专项;中国地震局“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科技项目、重大建设项目等。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地震应急基础理论和决策技术研究、地震应急数据指标化技术研究、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研究、地震灾情信息获取与服务技术研究、自然灾害的综合专题分析与研究。除此之外,对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有深厚的工作基础和实际工作积累。

  E-mail:niegz@ies.ac.cn

  苏桂武,男,1969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92和1995年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自然地理专业毕业,分获学士和硕士学位;1998年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12年6月—2013年1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灾害中心高级研究学者。1998年至今,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国际科学理事会和国际社会科学理事会灾害风险综合研究计划——中国委员会(IRDRCHINA)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自然资源学会资源持续利用与减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技术协调组专家,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

  长期从事灾害成灾机理与风险分析、地震灾害与地震应急、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1998年以来,先后负责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含组织间国际合作项目、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攻关)、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合作项目10多项。与美国、英国、日本、尼泊尔、哈萨克斯坦等国际同行有较广泛的联系和实质性合作。在地震灾害中的脆弱性与风险、普通民众和地方社会对地震灾害的感知/认知和响应/适应,灾害教育与防震减灾宣传、防震减灾能力与地震应急区划、地震灾害风险的调查与分析方法、人类认知/响应自然灾害和环境变化的案例研究和田野综合调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大量第一手数据,产出了多项重要成果,形成了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研究成果:发表论文70多篇,出版专著3部、大型灾害图集1部;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国家级和学会级科普奖励各1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9名,现指导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2名。

  研究兴趣和研究方向:1.地震灾害的人文社会经济维度研究(脆弱性/减灾能力和风险;感知/认知;备灾→响应→恢复;环境和社会变化的灾害效应;跨尺度/跨区域/跨文化/跨行业对比)。2.地震灾害与地震应急对策。3.灾害和灾害风险研究的多学科综合方法。4.灾害教育和防震减灾宣传。5.社区灾害风险治理和地方综合减灾示范。

  E-mail:suguiwu@ies.ac.cn

  王虎,男,副研究员,2007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学理科基地班,2012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得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2011-2012年由留学基金委资助在美国UniversityofMissouri-Columbia做博士联合培养一年,2014年4月-6月前往台湾中正大学进行短期交流访问。

  主要从事活动构造、古地震、地震地质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局行业专项、防震减灾工程项目十余项。已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9篇,包括5篇SCI,1篇EI,3篇核心。

  目前主要研究工作方向:1、川西地区走滑断裂系晚第四纪以来的断层活动行为及大地震响应关系;2、通过低温热年代学手段约束青藏高原东南缘螺髻山晚新生代以来的隆升历史;3、郯庐断裂带(渤海以南段)断层活动及大地震复发行为。

  电话:************,E-mail:wanghu9905@126.com

  王丽凤,女,1976年生,理学博士,副研究员。1998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2001年在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获得固体地球物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10月至2010年4月,受德国DAAD奖学金资助,在德国地学研究中心和德国波鸿鲁尔大学攻读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学位。曾先后访问新西兰惠林顿大学、以色列地质调查局和沙特国王科技大学,进行短期学术合作;多次在美国地球物理年会召集和主持断层动力学和运动学方面的专题讨论,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迄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国际SCI期刊收录论文十多篇,包括数篇J.Geophys.Res.和Geophys.J.Int.论文。多次评审Geophys.J.Int.、Tectonophysics等期刊论文。

  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德国勃兰登堡州立项目PROGRESS等科研项目,目前的在研项目有,地震科技重点突破专项‘断层亚失稳的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和野外应用’、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红河断裂带中段构造动力学特征与大地震危险背景研究’和‘根据长期形变观测构建断层空间不均一的断层摩擦属性’。

  近年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统计地震学、断层运动学与动力学行为分析。

  电话:************,E-mail:wanglf@ies.ac.cn

  王伟涛,男,1979年生,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4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2011年获得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专业博士学位。2009-2010年作为中国地震局首批联合培养博士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学习一年;2016年-今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罗切斯特大学访问。现任职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生代构造与地貌研究室。现指导硕士研究生1名。曾经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留学人员归国择优资助,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等项目。目前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中英合作项目等多项。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国际SCI论文11篇(第一作者6篇,第二作者5篇)。

  主要从事新生代构造变形与盆地演化研究,目前主要研究兴趣及方向:

  (1)新生代沉积物年龄测定。如:利用磁性地层学,同位素地球化学、生物地层学等方法测定新生代地层沉积年龄。主要成果发表在JGR,ScientificReports,Tectonophysics等。

  (2)新生代盆地沉积演化与构造变形。主要成果发表在ScientificReports,GSABulletin,等国际期刊。

  (3)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的动力学机制。主要以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为切入点,揭示构造变形的动力学机制,主要成果发表在GSABulletin,JGR等期刊。

  电话:(010)62009433,E-mail:taotaowang@126.com

  肖骑彬,男,1974年生,博士,研究员。1998年毕业于长春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获矿床学专业硕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同年入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2006年留所工作。主要从事大地电磁测深方法及其在深部构造、浅层勘探等方面的研究,并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相关论文有10余篇。

  目前正承担的科研课题有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祁连山西段及邻区电性结构及构造意义(2013.01-2016.12)以及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探索性研究课题1项:东昆仑-柴达木盆地过渡带深部电性结构研究。

  当前主要研究领域有:1、青藏高原北部(包括阿尔金断裂、东昆仑断裂、柴达木盆地、祁连山西段等)及邻区电性结构;2、大地电磁测深资料处理与复杂数据的正、反演解释。

  E-mail:xqbchina@sina.com,电话:************

  杨晓松,男,1959年生,理学博士,研究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高温高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高温高压实验岩石物理学、高温高压实验岩石学、深部构造地质学方面。目前的研究包括:地震断裂带物质组成及岩石物理性质;部分熔融在造山带地壳物质调整中的作用;喜马拉雅淡色花岗岩和下地壳麻粒岩的形成时代和过程;流体对地球物理测深结果的影响及青藏高原壳内低速-高导层的成因;地震时间序列的分析方法研究;俯冲带水迁移过程及其动力学作用。

  目前负责的研究项目有:国家科技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地震局实验室重点建设项目、地震动力学国家开放实验室自主研究项目。

  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欢迎地质和地球物理专业的学生报考。

  E-mail:xsyang@ies.ac.cn

  于红梅,女,1981年生,副研究员。2004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2007年和2011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分别获得构造地质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2011年至2013年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学专业博士后流动站工作;2014年至今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火山研究室工作。北京地质学会理事。

  多年来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行业专项以及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一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一项。已在国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14篇。主要研究方向为:1)通过对火山喷发物的岩相学、定量显微结构和化学成分分析探讨岩浆演化和火山喷发过程中的动力学特征;2)火山空降碎屑物灾害模拟研究。

  电话:************,E-mail:yuhongmei@ies.ac.cn

  张国宏,男,1978年生,博士,副研究员,空间对地观测与地壳形变研究室副主任。2011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固体地球物理专业。2009年10月受中国地震局-国家留学基金委联合资助赴法国尼斯大学访问留学一年。2012年初赴美国密歇根大学开展为期一年半时间的博士后研究。

  主要从事:(1)InSAR形变场处理与分析,包括同震、震间及震后InSAR形变场获取及模拟等;(2)InSAR与地震波联合反演研究,获取发震断层结构、震源破裂过程等;(3)震源动力学模拟研究,尝试揭示大震发震的力学机制等。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InSAR与地震波联合反演震源破裂过程方法研究;2、汶川地震震源破裂动力学过程数值模拟研究;3、海原-祁连山断裂带震间形变场模拟研究等。

  目前研究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等。近5年来在国际国内知名SCI期刊GeophysicalResearchLetters,Tectonophysics,GeophysicalJournalInternational,JournalofAsianEarthSciences,地球物理学报等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通讯作者)8篇。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

  E-mail:zhanggh@ies.ac.cn

  张会平,男,1978年生,博士,研究员;2000年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3年获中国地质科学院硕士学位,2006年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2008年及2014年分别在UniversityofColoradoatBoulder和UniversityofCaliforniaatDavis从事访问学者研究。目前担任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地震学会构造地貌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美国地球物理学会《Tectonics》期刊副主编。已发表SCI论文31篇,核心期刊论文11篇,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9篇。曾获中国地震学会2012年第八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中国地震局2014年度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奖一等奖,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15年第十届青藏高原青年科技奖。2015年8月入选2014年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计划。

  主要从事构造地貌、河流地貌及其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和在研的科研项目主要有: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20070420415)“南北地震带中段水系形态及其与地震构造的关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项目(编号:4070202)“积石山(峡)地区黄河第四纪侵蚀下切速率研究-10Be原地宇宙成因核素年代学约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编号:41272196)“青藏高原东北缘大夏河流域瞬时地貌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研究”。

  电话:(010)62009066,Email:huiping@ies.ac.cn

  周本刚,男,1964年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构造地质与地球物理专业,1989年和2002年分别获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专业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1989年至今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作,现为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程地震与地震区划研究室主任、中国地震局活动构造与火山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地震安全性评定委员会委员、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核安全与环境专家委员会委员、《震灾防御技术》杂志副主编。

  主要从事地震区划与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工作,为我国第四代、第五代地震区划图的主要完成人。主持完成了“宁波市活断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专题”特大地震震源模型参数研究“、地震行业专项“走滑活断层定量数据评定潜在震源区参数研究“以及数十项核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并参与编制了多项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相关技术标准。目前承担地震行业专项“南迦巴瓦地区水电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关键技术研究”。发表相关论文60多篇,合作出版专著4部。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多项。近年来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讲授工程地震学课程中的相关地震地质内容。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1)断层破裂行为及其不确定性;(2)发震构造判别及其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3)地震区划及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

  电话:(010)62009058,Email:zhoubg@ies.ac.cn

  周永胜,男,1969年生,博士,研究员。1997年在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博士学位,构造物理专业。中国地震学会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高温高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实验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实验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地震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资助下,开展了岩石脆塑性转化-塑性流变、部分熔融、矿物相变、断层带流体与构造岩变形机制等方面研究。研究成果发表在JournalGeophysicalResearch、Tectonophysics、GeologicalJournal、JournalofAsianEarthSciences、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球物理学报等杂志。

  2005年获得德国DAAD奖学金,于2005-2006年在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开展流变实验研究。2012年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与中国地震局联合资助的“地震科技青年骨干人才培养项目”,作为高级研修学者,于2013年赴德国地球科学研究中心开展合作研究。

  目前研究课题和研究方向:(1)水、熔体、变质反应、岩石组构对中下地壳岩石流变影响的实验研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地球深部流体在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地震行业专项);(3)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典型岩石的热导率实验与岩石圈流变结构精细研究(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

  独立培养了6名硕士和2名博士;目前指导在读硕士生2名、博士生2名、博士后2名。

  电话:(010)62009060,E-mail:zhouysh@ies.ac.cn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