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招生简章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2012硕士招生简章


  一、学校介绍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环岛西侧,紧邻八达岭高速公路,东邻育新高教居住区,西邻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北邻城市轻轨及回龙观文化居住区。研究所周围道路宽阔,绿树成荫,交通、生活便利。

  我所是中国地震局直属公益类非盈利性科研单位,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第四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拥有一批学术造诣深、治学严谨、研究生培养经验丰富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

  我所具有高级研究人员100人,中级研究人员12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高级专家30人。下设地壳动力学研究室、地震前兆观测理论与技术研究室、断层力学与形变观测研究室、地壳应力应变与岩石力学研究室、地震监测与预报研究室、综合减灾技术研究室、地震救援技术研究室、地震信息网络研究室研究室、武汉科技创新基地。

  重点研究领域和方向主要有地壳动力学理论、地壳应力场和形变场、地震构造力学机理、地震预测理论与方法、地震前兆理论和观测技术、大地测量理论与观测技术、重力和固体潮理论与观测、遥感和卫星影像等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地震与地质灾害的机理与监测预警技术。

  我所科技人员承担过多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地震科学基金项目,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0余项。

  我所与国内众多的研究所和大学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同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外研究所和大学也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关系。

  联系方式

  地址:北京市德胜门外西三旗

  电话:(010)62846716

  传真:(010)62919559

  联系人:窦淑芹、孙文欣

  邮政编码:100085

  E-mail:uspaa@126.com

  二、研究生培养情况简介

  我所硕士研究生学制三年,第一年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市玉泉路)学习基础课程,第二、三年回研究所参加导师项目的研究工作,编写毕业论文。

  我所硕士研究生每月享受不低于900元的助学金(不含导师提供的科研补贴),研究生公寓2人一间,设施齐全,有厨房和卫生间。

  统招硕士研究生毕业可以选择攻读博士或就业,就业方向为地震系统科研院所、省市地震局或社会相关专业岗位,就业方式为双向选择。

  三、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是为了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在本门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或往届本科毕业生;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毕业生,毕业2年(从大专毕业到录取为硕士生当年的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有相应专业的本科主要课程进修成绩单、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并在工作中有较大贡献者;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考生所在单位应对考生的政治态度、思想觉悟、道德品质作出全面鉴定。对有突出成绩或犯过错误的考生,应提供详实的资料。

  (三)报名日期及地点

  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报名时间,网上报名

  (四)报名手续

  1.报考人员在规定的报名日期内在网上报名,并到报名点交验报考的有关证明材料,交纳报考费。

  2.同等学历考生,需如实填写自学情况及工作实绩,由本单位签署意见后寄给我所招生办公室。

  3.我所招办审查同意后,发准考证。

  (五)考试

  1.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日期:同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时间。

  3.初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二)、一门专业基础课。每门科目的时间为三个小时,政治理论和外国语满分为100分,数学(二)和专业基础课满分为150分。

  4.全国统考的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二)由国家教育委员会统一命题,专业基础课由我所命题。

  5.初试均为笔试。

  6.初试地点: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到本人所在的省(区、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指定的考场。

  7.复试时间、地点、科目及方式,待笔试后按实际情况确定。

  8.对同等学历资格报考的考生,我所要加试两门大学本专业的专业课程(笔试)。

  (六)体格检查

  通过初试考生根据报名单位的要求,到指定的医院进行体格检查。

  (七)录取

  按照“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勿滥”的原则进行录取,根据考生入学考试的成绩,并结合其平时学习成绩和思想政治表现、业务素质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等条件择优录取。

  (八)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3年。

  (九)导师简介

  张世民 男,1965年生。博士,研究员。1981年入学北京大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专业,于1985年、1988年先后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2002年在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地质专业从事在职博士学习,2007年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长期从事活动构造与构造地貌研究。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近十年主持负责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二级课题与财政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各1项,主持负责中国地震局“十五”、“十一五”重点项目专题4项和地震科学联合基金2项。以第1作者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地震学报》、《地震地质》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1次。

  主要学术贡献是:发现了断块山地山麓剥蚀面与河流阶地的共生关系,并结合河床纵剖面分析研究了五台山北麓断裂第四纪分期活动历史,发展了断层活动分期研究中的地貌学方法;将层序地层学理论引入到钻孔地层的高精度对比,将槽探研究古地震的经验引入到隐伏活断层探测中,通过地震标志层识别与地层累计位移限定相结合直接识别古地震事件;基于地表地貌、区域地质构造与深部地球物理资料分析,揭示了青藏高原东缘上地壳的拱曲冲断作用。

  代表性论文目录:

  ⑴张世民,谢富仁,黄忠贤等,龙门山地区上地壳的拱曲冲断作用及其深部动力学机制探讨,2009,第四纪研究,29(3):449-463

  基于构造地貌、地质构造与深部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探索在岩石圈动力学的框架下理解龙门山造山作用与汶川地震的成因机理。论文揭示了青藏高原东缘上地壳的拱曲冲断作用,并结合面波层析成像资料进一步讨论了这一构造变形的深部动力学机制,认为在松潘—甘孜块体与扬子块体的陆内汇聚作用下,壳幔软弱物质沿汇聚带西侧塑性上涌为上地壳拱曲作用提供了持续的动力。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生在拱曲冲断带中段,最大同震位移场位于龙门山拱曲冲断带及四川盆地西缘,揭示松潘-甘孜块体东缘的拱曲与扬子克拉通西缘的冲断共同受制于两大块体最新的汇聚作用。同时,根据爆破地震测深与地震层析成像推断,两大地块之间中地壳以下似为一近直立的汇聚带,这一构造格架将物质迁移主要限于垂向上,有利于龙门山保持大地形高差,而四川盆地一侧则因难以形成大的构造负载,前陆凹陷作用不显著。

  ⑵Zhang Shimin, Wang Dandan, Liu Xudong, et al., Using borehole core analysis to reveal late Quaternary paleoearthquakes along the Nankou-Sunhe fault, Beijing.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Earth Sciences. 2008,51(8):1154-1168

  古地震研究是隐伏活断层探测工作中的技术难点。论文将槽探研究活动断层古地震的经验引入到钻探工作中,提出了通过土芯识别断层崖崩积层的模式。通过断坎前崩积层识别、地层累计位移限定与下降盘地层增厚现象分析等方法,初步建立了断裂带距今60 ka以来由13次地表位错事件组成的古地震序列。单次事件的同震位移为0.8~2.2 m,均值为1.4 m,矩震级相当于6.7~7.1级。研究认为通过钻探技术研究正断层的古地震事件是可行的,但要获得完整的古地震序列, 需要足够密集的钻孔和连续的原状土芯。

  ⑶张世民,任俊杰,罗明辉,丁锐,吕志强,忻定盆地周缘山地的层状地貌与第四纪阶段性隆升,地震地质,2008,30(1):1-15

  ⑷Zhang Shimin, Ren Junjie, Nie Gaozhong,Paragenesia of Quaternary pediments and river terraces on the north piedmont of Wutai Mountains,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7,52(4):521-530

  通过1:1万地貌填图调查了五台山北麓麓原面与河流阶地的共生关系, 分析了构造因素、气候变化和流域因素在两类地貌共生关系中的作用。五台山北麓的第四纪麓原面和河流阶地构成了6级联合地貌面,断块阶段性隆升对联合地貌面的形成起主导作用,但气候变化与流域差异导致了联合地貌面的起伏。羊眼河的T2阶地形成于末次冰期最盛期,阶地面形成时河流处于加积状态;第3级至第5级阶地(T3~T5)形成于间冰期,阶地面形成时河流处于侵蚀或均衡状态。分析认为气候对构造隆升导致的河流下切影响不大。根据河流阶地的断代结果认为五台山断块山地第四纪以来经历了6次快速隆升事件,最近4次事件的起始年代分别是距今1.2,0.6,0.13和0.02 Ma。

  ⑸张世民,王丹丹,刘旭东,任俊杰,罗明辉,北京南口-孙河断裂带北段晚第四纪活动的层序地层学研究,地震地质,2007,29(4):729-743

  ⑹张世民,吕悦军,任俊杰,华北平原强震构造带与潜在震源区划分,震灾防御技术,2006, 1(3):234-244

  ⑺张世民,刘旭东,任俊杰,刘光勋,顺义地裂缝成因与顺义-良乡断裂北段第四纪活动性讨论,中国地震,2005,21(1):84-92

  ⑻张世民,聂高众,刘旭东,任俊杰,苏刚,荥经-马边-盐津逆冲构造带断裂运动组合及地震分段特征,地震地质,2005,27(2):221-233

  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是,大陆地震的动力学机制研究,地表过程与深部物理的耦合关系研究,典型活动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性定量研究。目前正在开展的科研项目:

  财政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华北地区第四纪断层活动分期特征研究”,2007年~2010年,经费59万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首都圈地区大震发震构造及其晚第四纪活动研究”,2007年~2010年,经费54万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南北地震带中段地壳动力学与强震发生机理研究,2009年~2012年,经费150万

  重点监视防御区活动断层地震危险性评价项目“山西大同盆地口泉断裂1:5万地质填图”,2009年~2012年,经费144万经费

  联系电话:************,***********

  Email:shiminzh@gmail.com

  马保起 男,1965年6月出生,副研究员。现任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所地壳动力学室副主任。2000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中国地震局地震安全性评价甲级上岗资质、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地质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地震地质学、活动构造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研究。1997年以来共发表论文1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已培养硕士生1名,现指导硕士生3人。

  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项目2项、中国地震局“十五”大城市活断层试验探测专题1项及地震安全性评价和断层活动性鉴定等工程项目多项。

  崔效锋 男,1963年4月出生,研究员。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专业, 1986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生毕业,获构造物理学硕士学位。长期从事构造物理学、地震学和地球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主要致力于中国大陆现代构造应力场的研究。现为中国地震学会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地球物理学会会员。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以第1作者发表论文12篇。现指导硕士生2人。

  目前承担包括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在内的多项国家和中国地震局重点研究课题。

  李德文 男,1969年12月出生。现任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副研究员。2000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地震地质学、活动构造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研究。1997年以来共发表学术论文约20篇。已培养硕士生1名。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中科院重大方向性项目1项以及城市活断层探测、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工程项目多项。

  王兰炜 男,1968年出生。1990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获工学学士学位,1990-2000年在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工作。2000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获理学硕士学位,2000年获得高级工程师资格并调入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工作。2005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地壳应力研究所前兆观测技术研究室副主任,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 参加的科研项目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目前主要从事地震电磁前兆观测技术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地电观测技术、电磁扰动观测技术以及地震前兆台站通信集成技术。

  最有代表性文章的题目和摘要

  题目:频率细化技术在超低频/极低频电磁信号检测中的应用

  摘要:离散快速傅立叶变换算法(FFT)在频谱分析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种算法得到的计算结果是在整个频段上的频谱信息。在一些应用中,需要了解的仅仅是某一窄带内的频谱精细结构,要求频谱的分辨率较高。而要得到一个较高分辨率的频谱,直接采用FFT计算会导致参加FFT运算的数据点数的增加,从而引起计算量和存储量的急剧增大,FFT算法就不能满足要求了。本文介绍了基于复调制的频率细化技术的原理及其在超低频/极低频电磁接收机研制中的应用,阐述了采用这种技术如何实现高分辨率频谱的计算,并给出了理论数据和实际观测数据的计算结果。

  招生期间承担的研究项目和技术领域说明。

  (1)项目名称:近地表大气电场地电场综合观测试验研究,技术领域:前兆观测技术(天地一体化对比观测技术研究),项目类别:科技支撑项目子专题,执行期:2008-2010;

  (2)项目名称:新型地震前兆观测方法及传感器技术研究,技术领域:前兆观测技术,项目类别:行业专项,执行期:2008-2010;

  (3)项目名称:地震前兆观测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领域:前兆观测技术(前兆台站公用技术研究),项目类别: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执行期:2009-2011;

  王秀英 女,1972年生。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地震前兆观测技术及监测数据挖掘、建模等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1999年获地壳所地球物理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地震局地质所构造地质学博士学位。发表论文20多篇,其中EI检索5篇,ISTP检索1篇,CSCD收录10余篇;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地壳所科研业务专项及监测相关项目等多项;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地壳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

  代表性论文目录:

  ⑴王秀英,聂高众.汶川MS 8.0级地震诱发崩滑特点及其与地震动参数对应关系初析,岩土工程学报,2009,31(9):1378-1383.

  ⑵王秀英, 聂高众, 王登伟. 利用强震记录分析汶川地震诱发滑坡,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28(11):2369–2376.

  ⑶王秀英, 聂高众, 王登伟. 汶川地震诱发滑坡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应关系研究,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1):82-89.

  ⑷王秀英,聂高众,张玲. 汶川地震触发崩滑与Arias强度关系研究.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10,18(4):645-656.

  ⑸王秀英, 聂高众, 王松. 利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汶川地震滑坡灾害评判标准. 岩土力学,2011,32(2):403-410.

  ⑹王秀英, 聂高众. 地震应急中诱发滑坡灾害致灾距离快速评估方法研究, 中国地震, 2009, 25(3): 333-342.

  ⑺Wang Xiuying, Nie Gaozhong, Wang Dengwei.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ground motion parameters and the landslides induced by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Earthquake Science, 2010, 23(3):233-242.

  ⑻Wang Xiuying, Nie Gaozhong, Ma Mujun. Evaluation model of landslide hazards induced by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using strong motion data. Earthquake Science, 2011,24(3):311-319.

  (9) 王秀英, 王登伟. 汶川地震诱发滑坡与峰值速度关系研究. 地质通报,2011,30(1):159-165.

  (10)王秀英, 聂高众, 王松. 汶川地震诱发滑坡的地震动加速度评判标准. 地震学报,2011,33(1):82-90.

  (11)王秀英,刘爱春,周振安. 地震前兆设备观测网络校时服务器部署方案设计,地震学报,2009,31(6):691-698.

  (12)王秀英,周振安,刘爱春.地震前兆设备动态监控报警功能设计与实现,地震研究, 2009,32(4):431-435.

  (13)王秀英,周振安,刘爱春.地震前兆信息的WebGIS应用方案,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9,29(3):148-151.

  (14)王秀英,周振安,刘爱春,冯霞. 地震前兆观测系统综合开发应用模式探讨,震灾防御技术, 2008,3(4):468-473.

  (15)王秀英,周振安,刘爱春.”十五”地震前兆观测设备网络通讯规程应用探讨,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8,28(4): 131-135.

  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安宁庄路1号

  工作单位: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联系电话:010-6284-2650 (Office)

  E-mail: xiuyw@sohu.com

  李 宏 男,1965年7月生,研究员。1988年中国矿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断层力学与形变观测技术研究室主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深层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岩石力学与应力应变测量技术、断层形变观测方法与技术研究。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

  目前承担任务有中强地震活动区断层应力测量研究、地壳应力观测理论、测量方法与实验研究、形变监测预警技术应用研究。

  刘耀炜 男,1957年7月生,研究员。现任地震监测与预报研究室主任。1982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震地质专业。中国地震局科技委委员、中国地震局地下流体学科技术协调组组长,中国地震学会地震流体专业委员会主任。《地震》等国内多个核心杂志编委。1992年首届中国地震局“科技新星”,1997年中国地震局跨世纪科技人才培养对象,1998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首批甘肃省“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2003年“新世纪优秀人才百人计划”人选。主要从事地震地下流体动力学、地震预报理论与方法研究工作。目前主持的“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专题和财政部“地下流体动力学实验室”设备修购等项目。1989年以来正式发表论文50余篇,编写论著6部,教材1部。获省部级一、二、三等奖6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联合培养博士生2名,现指导硕士研究生4人。

  主要研究方向:地震地下流体动力学。研究领域为地下流体与强震前兆机理、观测技术与地震预测方法、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等。

  朱守彪 男,1964年2月生,研究员,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科学学院固体地球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研究员。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项目各1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2项。近几年主要从事有限单元方法的理论及其在地学中的应用研究、利用GPS资料进行地球动力学研究以及地震活动性研究等。近几年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余篇。

  杨多兴 男,副研究员。研究领域:孔隙介质多相流数值模拟,孔隙压波扩散模拟,CO2地质封存。

  目前参与研究项目:

  1.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断裂带深部流体行为及其在地震孕震过程中的作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通过建立孔隙压波传播模型,结合高精度地震定位数据,研究空间大尺度上孔隙压扩散特征。

  2.水库地震监测与预测技术研究-典型水库三维粘弹性应力场和孔隙弹性滲流场分析(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通过建立孔隙压波传播模型,研究孔隙压波对库水位扰动的响应与地震活动性的动力学关系。

  3.温室气体提高采油率的资源化利用及其地下埋存-CO2地下埋存的地质学理论(“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建立孔隙介质多相流化学反应模型,考虑相界面及影响,研究不同温度-压力条件下,超临界CO2在咸水层中的相变及溶解输送过程。

  参与重要国际会议:

  Workshop: 8th-13th February 2009 Opportunities for demonstration of geological storage of CO2 captured from coal-fired power stations in China.8-13 February ,2009, Nottingham, UK.

  代表性论文:

  1. Yang Duoxing, Li Guomin, Zhang Deliang. A CE/SE scheme for flows in porous media and its applications. 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aerch, 2009, 9(2):266-276. (SCI)

  2. Duoxing Yang, Yipeng Yang, V.A.F. Costa.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non-Darcian Flow through a Porous Medium. Particuology.Doi:10.1016/j.partic.2009.02.001. (SCI)

  3. Duoxing Yang, Kahin Yau, Xiaohong Zhao, Jesse The. Comparison of AERMOD and EIAA with respect to the Alaska tracer data. Int. J. Environment and Pollution,Vol.x, No.x,2009.(SCI ,Accepted)

  4. Duoxing Yang, Zhongqiong Wang, Renjian Zhang. Estimating air quality impacts of elevated point source emissions in Chongqing, China. 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earch, 2008, 8(3): 279-294. (SCI)

  5. Yang duoxing, Han Yongwel, Gao Jixi, Jesse The. Transport of airborne particulate matters originating from Mentougou, Beijing, China. Particuology, 2007, 6(5): 408-413. (SCI)

  6.Yang Duoxing, Chen Gangcai, Yu Yunjiang. Inter-comparison of Aermod and ISC3 modeling results to the Alaska tracer field experiment.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2007, 26(2):182-185. (EI)

  7.Yang Duoxing, Chen Gangcai, Zhang Renjian. Estimated publiuc health exposure to H2S emissions from a sour gas well blowout in Kaixian County, China. Aerosol and Air Quality Research, 2006, 6(4): 430-443. (SCI)

  雷建设 男,1969年5月生,博士,研究员,硕士生导师。200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至2005年在日本爱嫒大学地球动力学研究中心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中国地震学会地震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火山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美国地球物理学会会员。自1998年以来,一直从事多尺度多震相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的理论及应用研究工作,包括地幔柱起源、俯冲板块机制、地震和火山发生机理等。发表论文共三十余篇,其中有十余篇SCI收录的论文发表在EPSL、PEPI、Tectonophysics和地球物理学报等国内外刊物上。获省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两项、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第五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二等奖各一项。

  目前主要从事造山带壳幔精细结构及动力学和地壳强震孕育机理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优秀类”研究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及中央级公益性科研究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重大类”研究课题等资助。

  代表性论文

  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与地震层析成像相关的论文二十四篇。最具代表性论文如下:

  [1]Lei, J., Zhao, D., 2009. Structural heterogeneity and the mechanism of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 (Ms 8.0). Geochem. Geophys. Geosyst. 10, 2009GC002590, in press

  [2]Lei, J., Zhao, D., Su, Y., 2009. Insight into the origin of the Tengchong intraplate volcano and seismotectonics in southwest China from local and teleseismic data. J. Geophys. Res., 114, B05302, doi: 10.1029/2008JB005881

  [3]Lei, J., Zhao, D., Steinberger, B., Wu, B., Shen, F., Li, Z., 2009. New seismic constraints on the upper mantle structure of the Hainan plume. Phys. Earth Planet. Inter., 173, 33-50

  [4]雷建设, 赵大鹏, 苏金蓉, 张广伟, 李凤, 2009. 龙门山断裂带地壳精细结构与汶川地震发震机理, 地球物理学报 52(2), 339-345

  [5]Lei, J., Xie, F., Lan, C., Xing, C., Ma, S., 2008. Seismic images under the Beijing region inferred from P and PmP data. Phys. Earth Planet. Inter. 168, 134-146

  [6]Lei, J., Zhao, D., 2007. Teleseismic P-wave tomography and the upper mantle structure of the central Tien Shan orogenic belt. Phys. Earth Planet. Inter. 162, 165-185

  [7]Lei, J., Zhao, D., 2007. Teleseismic evidence for a subducting break-off slab under EasternTurkey. Earth Planet. Sci. Lett. 257, 14-28

  [8]Lei, J., Zhao, D., 2006. Global P-wave tomography: On the effect of various mantle and core phases. Phys. Earth Planet. Inter. 154, 44-69

  [9]Lei, J., Zhao, D., 2006. A new insight into the Hawaiian plume. Earth. Planet. Sci. Lett. 241, 438-453

  [10]Lei, J., Zhao, D., 2005. P-wave tomography and origin of the Changbai intraplate volcano in Northeast Asia. Tectonophysics 397, 281-295

  [11]雷建设, 周蕙兰, 赵大鹏, 2002. 帕米尔及邻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的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45(6), 852-861

  研究领域及其相关课题

  主要从事多尺度多震相地震层析成像的理论及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包括地幔柱起源、俯冲板块机制、造山带成因、地震和火山发生机理等。正指导研究生2名。

  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重大研究课题、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和留学回国人员基金等经费资助。

  获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授予的“傅承义青年科技奖”、中国地震学会授予的“第五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二等奖、所级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和省局级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两项。

  地震学报(英文版, Earthquake Science)编委;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火山专业委员会委员。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安宁庄路1号

  工作单位: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联系电话:010-6284-6760 (Office)

  E-mail: jslei_cj@hotmail.com

  张景发 男,1962年12月生,研究员,兼职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所地壳动力学室主任,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理事、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电器电子工程师研究协会会员(IEEE)。1989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获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及防护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4年6月北京大学遥感与GIS研究所地图学专业博士后出站。1989年9月至今在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从事遥感应用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遥感图像处理技术及活动断裂带遥感应用分析、干涉成像雷达处理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近年来发表遥感技术应用等方面的论文近30篇。现指导博士研究生2人,已培养硕士生4人,现指导硕士研究生6人。

  目前主要承担防震减灾重点地区遥感数据库、遥感在地震灾情信息获取中的应用、干涉成像雷达监测地表形变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付继华 男,1979年生。博士,副研究员。1997年入学大连铁道学院检测技术与仪器仪表专业,于2001年、2004年先后获得学士与硕士学位。2004年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攻读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博士。2008年毕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并入职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2010年获得副研究员资格。目前主要从事地震灾情监测、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精密测试与智能仪器等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负责并完成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重点项目1项;负责并完成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一般项目1项;参与下一代互联网业务试商用及设备化专项“基于IPv6技术的地震观测试验系统项目”的子课题1项。

  任职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4篇被EI检索;作为其他作者发表学术论文5篇,已录用1篇,其中2篇被SCI及EI检索。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1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作为第三发明人,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三等奖1次。

  代表性论文目录:

  [1] Fu Jihua, Wang Jianjun, Li Zhitao, Liu Xiaoxi, Wu Ronghui. A new seismic emergency auto-handling instrument for the lifeline engineering: low cost embedded system solution[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ation Technology and Automation, 2010, 1: 242 - 245. (EI)

  [2] Fu Jihua, Wang Jianjun, Li Zhitao, Liu Xiaoxi, Wang Zhongyu. Intelligent seismic sensor with double three component MEMS accelerometers[C]. Proc. SPIE, 2010, 754422: 1 - 6. (EI)

  [3] 付继华, 王建军, 李智涛, 刘晓皙, 吴荣辉. 多传感器分布式震情与次生灾情综合采集系统[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0, 29(4): 87 - 89.

  [4] 付继华, 王建军, 刘晓皙, 等.基于感震器的地震灾情数据采集系统[J].仪器仪表学报, 2009, 30(6) S III:182-186

  [5] 付继华, 王建军, 刘晓皙, 等.灾情数据自动获取的地震灾情信息系统[J].数据采集与处理, 2009, 24(S):310-314

  [6] Fu Jihua, Meng Hao, Wang Zhongyu. Full-lifecycle grey accuracy model for the dynamic measurement system[J]. The Journal of Grey System, 2007, 19(3): 283 – 292.

  [7] 付继华, 孟 浩, 王中宇. 基于灰色理论的动态测量系统非统计建模方法[J]. 仪器仪表学报, 2008, 29(6): 1245 - 1249. (EI)

  [8] 王中宇, 付继华, 孟浩. 二维表面粗糙度最小二乘评定基准线的改进[J]. 计量学报, 2008, 29(3): 203 - 206. (EI)

  [9] 王中宇, 付继华, 孟浩, 杨文平.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区域生长的微小缺陷提取[J]. 农业机械学报, 2008, 39(12): 166 - 169. (EI)

  [10] Wang Zhongyu, Meng Hao, Fu Jihua. Method for extracting Bessel-structured light fringes' center lines in a triangulation measurement system[J]. Optics and Laser Technology, 2009, 41(6): p809 - 814. (SCI/EI)

  [11] Wang Zhongyu, Meng Hao, Fu Jihua. Novel method for evaluating surface roughness by grey dynamic filtering[J]. Measurement, 2010, 43(1): 78 - 82. (SCI/EI)

  [12] 王中宇, 孟浩, 付继华. 表面综合形貌误差的灰色分离方法[J], 仪器仪表学报, 2008, 29(9): 1810 - 1815. (EI)

  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工作是,地震灾情监测、地震紧急自动处置,以及精密测试与智能仪器等相关领域的研究。目前正在开展的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用智能传感器的贫信息处理方法”,2010年~2012年,经费20万

  CNGI二期项目“基于IPv6技术的地震观测试验系统”的子课题“基于IPv6的地震烈度试验观测系统”,2009年~2011年,经费118万

  联系电话:************,***********

  Email:fujh@email.eq-icd.cn

  谢富仁 男,1956年生,研究员。现任地壳应力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地震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35、36届理事、中国岩石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学会地质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地震地质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构造地质专业,获理学硕士学位,分配到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工作,主要所从事活断层调查和岩石圈动力学编图。1986年调入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构造地质、活断层、构造应力场和地球动力学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

  活动构造与构造应力场、地壳动力环境与地震构造、地震区划与地质灾害。

  承担课题任务:

  负责和参加了“东亚大陆动力学研究”、“阿尔金活动断裂带调查与研究”、“中国岩石圈动力学编图”等国家、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任务。主持完成科技部基础工作专项“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基础数据库”、国家发改委课题“活动断裂探测与地震危险性、危害性评定”、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重点课题“青藏高原东南侧构造应力环境及其与地震关系研究”和“中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研究”等。目前仍在主持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课题“深部煤岩体应力场与采动叠加效应”、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课题“断裂带深部流体行为及其在地震孕震过程中的作用”、中国地震局“十五”重点课题“中国抗震设防区划图”(副主编)、科技部支撑项目专题“大地震复发周期与年平均发生率的评价技术”。

  主要业绩:

  在活动构造与构造应力场、断裂相互作用、地壳动力学环境与地震过程研究以及地震构造危险性评价等方面做出较好成绩。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一项,获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获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多项。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EI收录文章10余篇。1996年入选中国地震局首批“跨世纪科技人才”第一层次人选,获人事部授予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2000年享受政府特贴。

  发表的代表性论著和文章:

  1. 谢富仁,刘光勋,1989,阿尔金断裂带中段区域新构造应力场分析,中国地震,5(3):26~36。

  2. 谢富仁,祝景忠,梁海庆等,1993,中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基本特征,地震学报,15(4): 407~417。

  3.谢富仁,崔效锋,赵建涛,陈群策,李宏,2004,中国大陆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区,地球物理学报,47(4):654~662。

  4.谢富仁,崔效锋,赵建涛,2003,全球应力场与构造分析,地学前缘,10(特刊):22~30。

  5. 谢富仁,刘光勋,梁海庆,1994,滇西北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地震地质,16(4):329~338。

  6. 谢富仁,李宏,1995,利用断层滑动资料确定鲜水河断裂带现代构造应力场方向和大小,

  地震学报,17(2)。

  7. 谢富仁,祝景忠,舒赛兵,1995,鲜水河断裂带第四纪构造应力场分期研究,地震地质,17(1):35~43。

  8. 谢富仁,张世民,窦素芹等,1999,青藏高原北、东边缘第四纪构造应力环境演化特征,

  地震学报,21(5): 501~512。

  9. 谢富仁,舒塞兵,窦素芹等,2000,海原、六盘山断裂带至银川断陷第四纪构造应力场分析.地震地质, 22(2):139~146

  10.谢富仁,苏刚,崔效锋等, 2001,滇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分析.地震学报,23(1):17~23。

  11. 谢富仁,张红艳,崔效锋,荆振杰,李瑞沙, 2007,延怀盆地活动断层运动与现代构造应力场, 地震地质,29(4):693~705。

  12.Furen XIE, Xiaofeng CUI, Jingfa Zhang, Suqin Dou and Jiantao Zhao, 2003.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regionalization of recent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 China. Sugawara, Obara and Sato, Rock Stress. Swets and Zeitlinger, Lisse, ISBN 90 5809 639 4 :361~368.

  13. 张红艳,谢富仁,崔效锋,杜义,舒塞兵,2006,乌鲁木齐地区活动断层滑动与现代构造应力场, 中国地震,22(3):259~268。

  14. 杜义,谢富仁,张效亮,荆振杰, 2009, 汶川Ms8.0级地震断层滑动机制研究.地球物理学报,52(2):464~473。

  15. 张永庆,谢富仁,Susanna J.Gross, 2009,利用1996年丽江地震序列反演震区应力状态.地球物理学报,52(4):1025~1032。

  16. 谢富仁, 荆振杰, 杜义,崔效锋, 黄学猛,2009,利用断层滑动矢量反演协庄矿区构造应力场.煤炭学报,34(2):193~197。

  17. 杜晨晓, 谢富仁, 张扬, 史保平,2009,1976年Ms7.8唐山地震断层动态破裂及近断层强地面运动特征. 地球物理学报(待刊)。

  18.张效亮,谢富仁,2009,利用GPS数据估算川滇南部地震(Ms≥6.5)平均复发间隔,地震学报

  19.谢富仁,陈群策,崔效锋等,2003,中国大陆地壳应力环境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

  20. 谢富仁,主编,2009,汶川8.0级地震地壳动力学研究,北京,地震出版社,

  21.Xie Fure, 1994, 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evolution of recent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 Tibet (Qinhai-Xizang), EOS, 75.

  22.Xie Fure, 1997,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rustal dynamics in the north and east margin of Tibet Plateau. 30th IGC Symposium 5, VSP.

  23. Furen Xie, Zhenming Wang, Yi Du and Xiaoliang Zhang. Preliminary Observations of the Faulting and Damage Pattern of M8.0 Wenchuan, China, Earthquake.The Professional Geologist (in press)

  24. Furen Xie, Zhenming Wang, Jingwei Liu. Seismic Hazard and Risk Assessments for Beijing-Tianjin-Tangshan, China, Area.Pure and Applied Geophysics(in press)

  陆 鸣 男, 1957年8月生,研究员,硕士生导师。现任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副所长。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力学系,获理学学士学位,分配到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工作;1988年毕业于国家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此后继续在该所从事科研工作;1992年调入国家地震局,从事震害防御、对外科技交流合作工作,1998年调入中国地震局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工作。近年来在国内重要刊物上发表2篇论文,出版2部专著,现已培养毕业硕士生1名。

  目前从事结构动力学、生命线工程抗震、结构抗震与隔震、工程地震、震害预测及对策等研究及其技术应用工作。

  杨树新 男,1963年12月出生,副研究员,现任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所科学技术处处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岩石圈应力专业委员会委员,1987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工程物理专业,获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获硕士学位。1987年7月至今在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主要从事原地应力测量技术、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究、区域构造应力场与工程局域地应力场研究及应用等方面工作。近年来发表发表论文1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一次。 现指导硕士生1人。

  目前主要承担中国大陆地应力场数值模拟分析支持系统建设、中国大陆及工程场区地应力场分析等项目的研究工作。

  田家勇 田家勇,男,副研究员,固体力学专业博士,主要从事结构振动、波动理论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1996年、1998年、2002年分别在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哈尔滨工程大学、北京大学获得建筑工程学士、固体力学硕士、博士学位。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戴姆勒奔驰基金会的资助下,从2000年12月到2001年12月在德国Magdeburg大学力学所从事结构弹性波传播的相关研究工作。2002年11月到2004年11月,在日本大阪大学基础工学部任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主要从事超声接触振动问题以及声弹法测量应力方面的研究工作。

  研究项目

  地应力测量的声弹法研究(人事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项目,主持,2009-2010)

  近场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高层建筑结构的非线性破坏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08170),负责, 2009-2011)

  震后烈度分布快速判定方法与应用技术研究(地震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0708047),负责, 2007- 2009)

  深井应力应变测试技术研究(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重大项目(ZDJ2007-2),主持, 2007-2010)

  多物理场作用下超声弹性接触振动问题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602053), 主持, 2007-2009)

  论文著作

  [1]J.Tian, Z.Xie (2009), A hybrid method for the analysis of wave propagation in a multilayered solid, Journal of Sound & Vibration, 325:161-173.

  [2]J.Tian, Z.Xie (2008), Dynamic contact stiffness of a vibrating rigid sphere contacting a semi-infinite viscoelastic transversely isotropic solid, Acta Mechanica Solida Sinica,21(6):580-588

  [3]谢周敏,田家勇,齐辉, 王恩福 (2008),基于有限点集-网格元法的多尺度数值模拟方法,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29(12):1283-1290。

  [4]J.Tian, H.Ogi, T.Tada, and M.Hirao (2008), Free-standing oscillator for resonance- ultrasound microscopy, IEEE T Ultrason. Ferr, 55(2): 499-502.

  [5]陈旭庚,田家勇,等 (2007), 基于小波分析的场地波速测量方法,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7(1):159-163。

  [6]J.Tian, W.X.Yang, and X.Y.Su (2006), Transient elastic waves in a transversely isotropic laminate impacted by axisymmetric load, J. Sound.Vib, 289: 94-108.

  [7]田家勇, 王恩福(2006), 基于声弹理论的地应力超声测量方法,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79: 3719 –3724。

  [8]J.Tian, H.Ogi, and M.Hirao (2005), Effect of elastic anisotropy on contact stiffness in resonance ultrasound microscopy, Appl.Phys.Lett., 87(20): 2041071–3.

  [9]J.Tian, U.Gabbert, H.Berger, and X.Y.Su (2004), Lamb wave interaction with delamination in CFRP laminates, Computers, Materials and Continua, 1: 327- 336.

  [10]J.Tian, H.Ogi, and M.Hirao (2004), Dynamic-contact stiffness at the interface between a vibrating rigid sphere and a semi-infinite visco-elastic solid, IEEE T Ultrason. Ferr, 51: 1557-1563.

  [11]J.Tian, H.Ogi, T.Tada, M.Hirao, and H. Ledbetter (2004), Local surface elastic constants by resonant-ultrasound microscopy, J.Appl.Phys.,96:133-137.

  [12]J.Tian, H.Ogi, and M.Hirao (2004), Vibration analysis for an elastic-sphere oscillator contacting two semi-infinite visco-elastic solids in resonance ultrasound microscopy, J. Appl. Phys., 95:8366-8375.Virtual Journal of Nanoscale Science & Technology, 9(24), June 24,2004

  [13]J.Tian, H.Ogi, T.Tada, and M.Hirao (2004), Vibration analysis on electromagnetic- resonance- ultrasound microscopy (ERUM) for determining localized elastic constants of solids, J.Acoust. Soc.Am. 115:630-636.

  [14]J.Tian, H.Ogi, T.Tada, and M.Hirao (2003), Young’s modulus mapping on SCS-6 SiCf/Ti-6Al-4V composite by electromagnetic-resonance-ultrasound microscopy, J.Appl. Phys, 94: 6472- 6476.

  [15]H.Ogi, J.Tian, T.Tada, and M. Hirao (2003), Elastic–stiffness mapping by resonance- ultrasound microscopy with isolated piezoelectric oscillator, Appl.Phys.Lett. 83: 464-466.

  [16]J.Tian, Z.Li, and X.Y.Su (2003), Wavelet analysis of transient flexural wave in cracked-beam. J. Sound.Vib 261: 715-727.

  [17]X.Y.Su, J.Tian, and Y.H.Pao (2002), Application of reverberation-ray matrix to the propagation of elastic waves in a multi-layered solid, Int. J. Solids. Struct. 39: 5447-5463.

  [18]田家勇, 苏先樾 (2002), 刚架结构节点质量阻尼分析,固体力学学报, 23: 47-53.

  [19]田家勇, 苏先樾 (2001), 刚架结构中瞬态波的传播, 爆炸与冲击21(2): 98-104。

  [20]Y.H.Pao, X.Y.Su, and J.Tian (2000), Reverberation method for propagation of sound in multi-layered liquid, J. Sound .Vib. 230(3):743-760.

  附表:导师研究方向及考试科目

研究方向序号 研究方向 导师姓名 考试科目
01 遥感在防震减灾中的应用 张景发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二 地理信息系统
02 地震地质学、地貌学、工程地震学 马保起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二 地质学综合
03 活动构造 张世民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二 地质学综合
04 构造物理 崔效锋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二 地球物理基础
05 地震学 雷建设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二 地球物理基础
06 地震电磁观测技术 王兰炜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二 信号与系统
07 应力应变测试技术 李宏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二 力学或岩石力学
08 地震前兆观测技术研究 王秀英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二 数据库与GIS应用
09 地震流体力学 刘耀炜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二 水文地质学
10 地球动力学、地震机理及预测 朱守彪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二 地球物理基础
11 多相流与应力波数值模拟 杨多兴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二 力学
12 活动构造 李德文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二 地质学综合
13 地震仪器的动态特性 付继华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二 电子测量
14 活动构造与地壳动力环境 谢富仁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二 地质学综合
15 结构隔振减震 陆鸣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二 力学
16 地应力场计算分析方法研究 杨树新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二 力学
17 岩石力学、弹性波理论 田家勇 思想政治理论 英语一 数学二 力学


  相关专题: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汇总 | 2012年硕士研究生推免信息汇总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