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上海研招网 > 华东师范大学 > 考研经验

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各科复习考研经验

  摘要:考研,是不论你心往何方,梦在何处,只要你永不回头地朝前走,总能到达那片让人心安的岛屿。因此,希望本文能对报考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的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考研er有些借鉴作用!

  我报考的是对外汉语学院的汉语言文字学,考的科目与语用学相同。初试总分382(政治72分,外语74分,专业课一(作文)122分,专业课二114分),列第一;复试总分427分,列专业第二。应该说,考得没有很出彩的地方,但也比较均衡,没有哪门掉链子。

  备考经历

  下面来谈谈自己备考经历。因为学习方法因人而异,所以以下经验并非一定值得参考,只要其中的一点对学弟学妹有触动,有启发,我都心满意足,觉得写这一篇经验贴值了。

  我本科是个普通的师范类院校。从进这个学校起,就觉得不甘心而叫嚷着考研,然而因拖延症+动作慢+大三课多+社团事多,我确定考研学校是六月底,真正备考是七月初。这其实是个很晚的时间了,导致我在选择学校与专业时比较保守。

  再回归正题,原计划是三轮复习,七八月份第一轮、九十月份第二轮、十一十二月份第三轮。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完成第一轮复习时,已经快要十月份了。第三轮仅剩一个月时间,明显时间不足。最夸张的是,我在考研前的最后两天终于完成了政治中除马原外的第三轮复习,果然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这个故事告诉大家,考研还是要早做准备,应试的复习四月份应该开始了。

  如有很早定下考研目标,在大二大三的时候,建议多看些语言学方面的书籍,如果能发表这方面的论文是最好的。因为这种积淀的东西不是靠大半年的应试复习能速成的。有了积淀,你的眼界将更开阔,而非呆板地去知道基础知识,这无论对你在初试过程中答开放题,还是在复试过程中,以及之后的研究生学习中,都会很有帮助。看的专业书籍不多,是我自己很心虚的地方,也是觉得在考试中比较吃亏的(特别是复试)地方,希望学弟学妹们未雨绸缪,尽早补起来。当然,如果你已是大三的考研er,来不及看要求之外的专业书籍,也不用慌,读透这几本教材,考上华师没问题的!下面就具体地讲讲备考经过。

  备考经过

  一、初试各科学习方法

  (一)英语:


  使用的辅导书:张剑的黄皮书(包括真题、写作指导、单词书、提高冲刺版的阅读理解150篇)、何凯文的长难句解析与写作高分攻略、扇贝APP。

  虽然正式备战比较晚,但是英语算是比较早有意识去准备的,大概四五月份开始准备,那时候就是纯背单词。背单词我没用单词书,因为我以往的单词书都成了"杀头书"(只背开头几页的书),所以我用了扇贝APP,设置每天背30个单词。在让你背30个新单词的同时,这个APP会让你温习以前学过的单词,每个单词会确保出现五次你都选择"认识"键,才会被标记为已学会单词。一天花在背单词上的大概是40分钟--1小时,我分为两次背,都是在吃过饭后站着跟读、背,既消食又不浪费学习时间,挺好的。扇贝上背完一遍后,我又用这个软件再背了一遍,然后就卸载了这个软件,拿起单词书背。单词书不是专门买的,就是黄皮书里送的,只有英文与中文意思,薄薄的一本。

  这时候有个扇贝的底子在,背单词就容易了。我第一遍背单词书时,先手按住英文看中文意思,看自己是否知道这个单词,不知道用荧光笔标出,这样析出一批不会的。第二遍在标荧光表的单词中再析出一些还是不会的,做另外标志。第三遍如上。单词到考前算总共背5遍了。

  自暑假起,我开始做真题卷。真题试卷先去打印店打印了两份,以备三刷。做题顺序是从1997年开始到2014年(最后两年留待12月份当模拟卷),因为1997年考的英语相对比较简单,年份离现在越近,试卷越难(近年来难度系数不是很高)。刚开始的时候,每天只能做两篇阅读理解,因为有大片单词不熟悉,学单词、分析句子结构占用了很大时间。我把不认识的单词抄在一本笔记本上,第二天再记一遍,把认为作文中可以用到的句子也抄在专门的作文本上。这个期间推荐结合何凯文的《长难句解密》一起看。

  9月中旬的时候,第一遍真题差不多刷完了。然后再刷第二遍。二遍刷好后,开始做张剑的阅读理解150篇。这个经验是考上北大的研友传授的,她个人做的是《何凯文时文精析》。但无论哪本参考书,质量都比真题差远了,主要是练速度,要控制自己在15分钟内做完一篇阅读。看一篇阅读时,首先用几秒钟时间把文中所有的句号处划断,这样自己看的时候,通过眼睛余光就知道句子的终结在哪,能做到心里有数,不会被长句吓到。然后开始读,阅读第一遍时仅仅读每一段的首句和尾句,因为英语文章大多都是总分结构的,读完第一遍,文章的大致框架就清晰了。然后再通篇读一遍,抓题目里要求的细节。

  但请注意啊,不可沉迷于这种模拟题,到了离考研剩一个月的时候,要回归真题,进行三刷。这时候你对每道题目的答案已经了如指掌,那就可以再重点关注下出题意图和答题思路。最近两年的试卷放在12月里做,找个时间,当对待自己的考研一样做。这样上场时就有手感啊。

  另外,我自己栽在作文上,因为时间紧的原因,我其实没有认真准备过作文,作文摘抄本上的句子也没有认真背。所以英语考试一结束,我对自己的作文是失望透顶,由衷感到其实题目不难,就是自己积累不够。对于英语基础不强的同学来说,你想考场上临时发挥出出色的东西,不大可能,所以好好找本作文写作书,背模板、背话题!

  最后,再罗嗦几句,这两年的英语题目都不是很难的,你只要踏踏实实学,肯定没问题的!我也是英语荒了三年,到快考研才重拾的,拾得起的!另外,再推荐一个公众号:何凯文考研英语。每天会更新些小内容,适合吃饭排队或者等人的时候看看。

  (二)政治:

  使用辅导书:肖秀荣强化三件套、肖秀荣考研政治命题人考点预测、红宝书、风中劲草、肖秀荣的形式政策与当代经济政治,肖八、肖四,任汝芬、米鹏的预测卷。

  政治我是从9月份开始看的。确定每天的看书计划,以红宝书为本,结合着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风中劲草》,看这两本书主要是为了找红宝书的重点。另外,在比较难懂的章节,比如说"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我个人觉得看肖版不错,因为虽然它涉及到了一些不必考的东西,但是体系更完整,更便于理解。对于马原和毛概,特别是马原,建议大家能背出全书的目录框架,最好能精确到小标题,这样答选择题考哪个知识点就很清晰,答大题时应考虑哪几个角度也清晰了。

  在看完一章内容后,要及时做题检测自己,不然看了就跟没看一样,真的,特别是看这么枯燥的书。蛮多经验贴推荐肖秀荣的1000题,所以我也用了这一本。书和练习都刷完两遍后,时间已经非常紧张了,所以第三遍的时候,看的是只挑重点的书,选的是肖秀荣的《考点预测》和《风中劲草》,两本书各有优劣。

  《考点预测》条理清晰,体系完整,便于记忆。《风中劲草》条理性差一点,但是它比较好的一点在于,在每个知识点旁边都会标注这个知识点哪一年考过,哪一年修订过。对于它标红的知识点,特别是今年新增而又不会是重点的知识点,一定要结合红宝书看认真,这些点很有可能考选择题,2017年就考了"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考的时候很惋惜自己对这块知识点一扫而过,看得不够认真。

  在考前一个月的时候,各种政治模拟卷都可以买起来看了,选择题用于查找自己知识的漏洞,而大题则在于知道当年的时政热点,能缩小死记硬背的范围。照去年的趋势,可以说肖秀荣压对了所有题目,使每个考研儿出来都意气风发,感觉是要满分的节奏。然而,压分就严重了。毕竟大家都是在考场默写了相同的一份答案,出卷老师要控制难度系数分,哪能给人人高分。

  这个故事又告诉我们两点,1、要保持自己的思考。光默写答案不能得高分。可能有些人说,政治大题确实没啥思考的含金量在里面,那就要学会整合答案。大家说肖压对了所有题目,是因为他在考研市场上的发行量最大,其实细看任汝芬和米鹏,有些考到的热点事件他们也出成大题了,而且回答的角度跟肖有不同(肖的答案自由发挥得比较多,与书本的联系没有另外两位老师紧密),所以对一个事件,可以凭自己判断整合。我当时是实在来不及,只做了和背了肖版,另外两位只是粗粗过一遍,请学弟学妹引以为鉴,认真利用好手头的书。2、重点戏在选择题!在选择题!在选择题!大题一般拉不开差距,选择题答案客观,拿分多自然总成绩高。所以大家平时看书要细啊,特别注意那些分成三、四个点的知识模块,这一点,也夸夸《风中劲草》,反正逢三它必定会拎出来。

  (三)语言学专业课: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第二版+黄廖本《现代汉语》+"考研直通车"的现代汉语历年真题解析。

  因为我们上课的书就是邵版,所以比较熟悉。看第一遍书时,每看一节,再看黄廖本(刚开始的时候,还看邢福义版)相对应的那一章,没有的东西补充进去,冲突的地方一般以邵版为准。看完一节后,以邵版和黄廖本的课后习题为巩固练习。《现代汉语》一定要看得细,华师考这本书,什么边边角角都会考。在看第二遍的时候,我几乎就是开始背这本书,每看完一节,第二天都会用框架图方式默写一遍。

  这段时间的配套练习采用了"考研直通车"的现代汉语历年真题解析。这本书个人感觉还不错,不足在于它是根据黄廖本编写的,所以章节划分、答案设置以黄廖本为准。去年也有点小幸运,在这本书里做过"动词重叠式的语法功能",然后考试中也有道大题是"汉语中的各种重叠现象"。另外,这一段时间因为有了第一遍的底子在,可以看些课外延伸的东西拓宽思路,比如陆俭明老师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朱德熙《语法讲义》、马真老师的虚词研究等等,还有就是看期刊论文。有些大题考的语法现象就来源于这些书中。

  另外就是做真题,真题真的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虽然是同一门现代汉语,但是各个学校考察的侧重点不同,就比如在语音方面,华师老师非常偏爱考儿化韵的音变,几乎年年考。刷真题就是知道所考学校的考察重点,而且真题一定要刷三遍啊,我悔在时间不够,只刷了两遍,06年前的卷子只刷了一遍,导致这次语纲中出现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我一看就知道我做过,然而最最可悲的是,我不记得内容了!!!这种失分真的很可惜,在考场也真的很打击人的自信心。另外,关于真题,因为没有标准答案,我做真题时心里没底,我找不同的学姐买了两份答案,参照着看,算各取所长吧。

  (四)语言学纲要:

  用书:叶蜚声版语纲+《语言学纲要学习指导书》+《语言学纲要学习辅导及练习集》。

  这本书听以往学姐们的经验,感觉是最简单的一门。但是看第一遍的时候,我感觉是最难的,因为理论性很强,很抽象。第一遍是一边看书一边记笔记,记得比较多比较详细。同时,结合学习指导书看,这本书有提纲挈领之功效,让人看了能抓住一章节的重点。第二遍就框架式地记笔记。看完第二遍的时候,才开始明白这门课其实不难,关键在于抓概念,理清概念的内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就行了。所以第三遍就是在第二遍笔记的基础上,拎重要概念。

  但是,我还是轻敌了。以为自己掌握了,但语纲的考试题目还是给了我一记大大的巴掌。总共两道论述题,我一道都不会。更可怕的是,我连题目中的名词"历史层次分析法"是啥都不知道。所以说看教材是不够的!或许看看《欧美语言学简史》、《语言学前沿与汉语研究》会有用,因为这两本书是文字学专业语言学理论方向的复试书目。当然,如果你明年考试也遇上这样的题目,也别紧张,因为你不认识,大部分人都不认识。管好教材是首要。

  (五)古代汉语:

  用书:王力版《古代汉语》+郭锡良版《古代汉语》+《王力古代汉语同步辅导与练习》

  古代汉语最考积累,特别是近两年,考题越来越活。16年首次考了开放题,谈对段玉裁的看法,17年没有考一个教材课外上的字词解释。所以,在重视这两套书的同时,要注重举一反三,注重常用字词意思的积累。另外,大部分学长学姐都说过着重要看第一二册书,我个人觉得第三册书的八九单元也比较重要,文选最好都通读一遍,通论中的古代文学常识(二)、(三)也最好看一遍,因为如果试卷上有课外的,一般是人物传记,而关乎人物传记则免不了涉及职官、礼俗等,出题老师可能会让你进行这些词的名词解释。对外汉语学院的媱美玲老师是这方面的专家,她自身研究墓志词汇、佛教词汇、敦煌学,在文字学复试中也考到了碑记,让我们对文化常识类的古语词进行解释。对外汉语的另一位古汉老师就是张德劭老师,他研究古文字的,所以他出题就关乎这方面(就比如说那段关于段玉裁的题目),建议读读《说文解字》,《文字学概要》。

  (六)作文:

  作文一直是我非常害怕的一门课,甚至因为它,我都想弃考华师。好在相较于人文学院的"站在鲁迅坟前,我想起了什么"这类的作文题,对外汉语学院的作文比较接地气,谈的问题比较大,我最终也就决定试一试。关于作文的准备,很多学者学姐推荐文汇报APP,我也大力推荐。下载后,发现华师大好像与文汇报关系挺密切的,毛尖老师的评论文章经常能看到,有些文章也确实很不错,当作考研时的消遣也很赞的。当然,我看每篇文章都会想一想,会不会成为考题,成为考题后我会如何作答。于是在这些文章中,我选了关于教育、文化主题的六篇当作模拟题,每个月掐着时间写两篇当作练笔。其中有一篇还与考试的题目打了个擦边球,因为当时文汇报两次发表关于北大考试院院长秦春华说"四大名著"不适合孩子阅读的评论文章,所以觉得是个不错的选题,拿这一事件做了练笔。考题的文章也是秦教授的,不过考的内容就不一样啦~

  作文平时也很难准备,主要靠平时看书。考完研回过头来看,其实作文考题谈的内容(如文字改革、教育问题、文化问题等等)都是五四前辈们谈过的,而且有些直接以他们的话为引子,如16年引胡适的话。所以建议多读读鲁迅、周作人、胡适、蔡元培等人的作品,或者钱理群等现代文学研究者的作品,不仅是为了积累素材,你也会被他们严肃的态度,自觉的责任感与热忱的心打动。

  另外,再推荐微信公众号"新京报书评",是挺有文化理想的报纸公众号。一方面,总会为时下的热点进行剖析解读,观点独到,很值得借鉴。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纪念日,会缅怀一些经典的大家,对他的思想进行当下意义的解读。

  二、复试笔试面试有技巧

  复试的笔试还是要好好看书,文字学的笔试是三道大题目。第一,外国学者反对中国文字是象形文字,你怎么看(《文字学概要》)上有答案)。第二,一篇传记,解释字词。我记得的只有"铁券"、"紫宫"了。第三,用楷书抄一段碑记,并标句读。

  面试没有问非常专业的问题,综合一起面试的小伙伴们的情况,老师主要关注的是以下三点:1、你的毕业论文是什么?围绕你的毕业论文问专业问题。2、你看过那些语言学方面的书?你的阅读体会。3、你的未来规划。面试比笔试更加重要些!

  最后我想说,太多人把考研的生活,想象成苦行僧了,这就和欧洲人通过《马可波罗游记》来看中国一样片面。在传统文化教条中,我们一直苦苦宣扬苦难的伟大与意义,却忘却了快乐的珍贵与美妙。我和研友们大多就是保持着早8点到考研教室,晚上10点离开的作息,旁人看来或许觉着枯燥乏味,其实获得知识的喜悦只是不外露罢了,这是难得的一段自我独处时光。我不愿考研成为累人的负担,也从不灌输这样的想法,它更应类同一次文化的朝圣,幸福的修行。所以,不论你心往何方,梦在何处,我只希望你永不回头地朝前走,总能到达那片让人心安的岛屿。

  声明:本文来源考研论坛,作者:居敬_行简,点击查看文章来源,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如有版权问题请发邮件到suggest@kaoyan.com,联系帮帮小编处理。

  (实习小编:阿丽)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