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江西研招网 > 东华理工大学 > 导师介绍

华东理工大学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导师介绍:刘金辉

  一.导师简介

  刘金辉,男,1961年8月生,工学博士,东华理工大学教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江西省“十二五”高水平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水文地球化学方向学科带头人和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铀资源勘查与铀矿产品提取技术”国防科技创新团队溶浸开采技术方向学术带头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生联合培养导师,《东华理工大学学报》杂志编委。目前主要从事水文地球化学.溶浸工艺学,铀资源溶浸开采技术教学与科研工作。近五年来,先后主持完成国家863课题.国防科工局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和核能开发项目4项;作为骨干成员参加科技部86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各1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和自然科学二.三等奖各1项。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近80篇,合编高校教材1部。在砂岩铀矿地浸采铀新工艺.微生物溶浸技术研究.水文地球化学模拟等方面具有较深学术造诣。先后邀赴奥地利.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阿根廷.捷克.加拿大等国进行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目前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主要有:应用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质研究新进展。开设的本科生课程主要有:水文地球化学.溶浸工艺学。

  二.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近十年来,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有:

  [1] 刘金辉,孙占学,伊犁盆地512铀矿床成矿水文地球化学作用研究,2003,地质找矿论丛,18(3),208-210;

  [2] 刘金辉,孙占学,邓平,朱捌,对公婆泉盆地铀成矿水文地球化学条件的

  认识,2003,铀矿地质,19(5),290-295;

  [3] 刘金辉,孙占学,陈功新,朱捌,成海,公婆泉盆地局部排泄源氧化还原

  属性与铀矿化关系探讨,2003,华东地质学院学报,26(3),221-224;

  [4] 刘金辉,孙占学,确定砂岩型铀矿体定位新方法—水岩体系Eh-pH法,2004,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44(1),44-48;

  [5] 孙占学,刘金辉,朱永刚,张文,砂岩铀矿成矿过程与氧化还原分带:铀系不平衡证据,2004,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9(2),224-230;

  [6] 刘金辉,地球化学模式在确定砂岩型铀矿矿化地段研究中的应用,2004,矿物岩石(EI收入期刊),24(1),65-70;

  [7] 田娟,刘金辉,牛建国,阴离子交换树脂回收细菌浸液中铀的实验,2005,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15(1),1-4;

  [8] 刘武生,刘金辉,王正邦等,二连盆地含矿建造后生改造作用过程及其演化,2005,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8(1),52-58;

  [9] 刘金辉,史维浚,孙占学,反应条件指数及其与饱和指数的关系初步探讨,2005,地学前缘(特刊),vol.12. suppl, 124-126;

  [10] 刘金辉,王联社,朱 捌,潮水盆地铀成矿水文地球化学研究,2005,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8(2),101-105;

  [11] 刘金辉,陈功新,王联社,潮水盆地铀成矿水文地质条件分析,2006,地质找矿论丛,21(2),142-146;

  [12] 李林,刘金辉,刘亚洁,刘艳,田娟,铀矿石粒径对细菌渗滤浸出的研究,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6,(3),39-41;

  [13] 刘金辉,孙占学,史维浚,运用铀同位素研究砂岩型铀矿的几个问题,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6,36(4),516-520;

  [14] 刘金辉,李林,刘亚洁,不同粒径铀矿石细菌渗滤浸出实验研究,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6,29(3),201-204;

  [15] 刘金辉,史维浚,孙占学,从铀系列同位素角度探讨砂岩型铀矿的形成过程及找矿标志,地球学报,2007,28(1),39-42;

  [16] 周仲魁,刘金辉,北京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四川环境,2007,26(2),118-121;

  [17] Liu Jinhui, Shi Weijun, Sun Zhanxue &Chen Gongxin,A Study of Forming Processes and Prospecting Indicators of Sandstone Type Uranium Ore By Uranium Series Isotopes In:Proceeding of Water-Rock Interaction-Bullen &Wang(eds),2007 Taylor & Francis Group,London,755-758;

  [18] 刘金辉,刘亚洁,郑志宏,用树脂回收铀矿石细菌浸出液中铀的试验研究,金属矿山,2007,(8),39-41;

  [19] 刘金生,刘金辉,周焕银,基于变网格聚类的离群数据的研究,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12月,30(4),370-373;

  [20] 刘金辉.陈功新,田娟,阴离子交换树脂法回收细菌浸出液中的铀,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08,(1),42-45;

  [21] 刘辉,刘金辉,吴为荣,韩伟, 某铀矿细菌堆浸可行性研究,铀矿冶,2008年5月,27(2),109-112;

  [22] 刘金辉,吴为荣,氧化亚铁硫杆菌实验室浸铀试验,金属矿山,2008,388(10),64-66。

  [23] 殷蓬勃,刘金辉,李岗,十红滩矿床地浸采铀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矿山工程,2008年4月,37(2),27-31。

  [24] 陈振,刘金辉,水-岩相互作用的地球化学模拟研究,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18(23),144-146。

  [25] 陈振,刘金辉,殷蓬勃,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床地浸采铀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世界核地质科学,2008年9月,25(3),157-160。

  [26] 吉宏斌,刘金辉,殷蓬勃,影响地浸采铀的矿层渗透因素,世界核地质科学,2008年9月,25(3),180-182。

  [27] 樊启胜,刘金辉,吴为荣,不同氧化剂浓度的细菌柱浸试验研究,世界有色金属,2008,(11),34-35。

  [28] 刘金辉,史维浚,陈功新,应用铀同位素研究砂岩型铀矿中若干问题探讨,铀矿地质,2009,25(1),14-19。

  [29] 刘金辉,吴为荣,刘亚洁,孙占学,浸铀过程中氧化硫硫杆菌的耐氟性试验研究,金属矿山,2009,395(5),50-52。

  [30] Limin Zhou, Jinhui Liu, Zhirong Liu ,Adsorption of platinum(IV) and palladium(II) from aqueous solution by thiourea-modified chitosan microsphere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172 (2009),439–446。

  [31]Liu Jinhui*, Liu Yajie,Wu Weirong, Sun zhanxue, wang xuegang,Uranium Leaching by a Pure Culture of Acidobacillus ferrooxidans in Laboratory,Acta. Geochim et Cosmochim. SCI收录,2009,

  [32] 孔逊,刘金辉,黄铁矿对微生物浸铀的影响,金属矿山,2010,406(4),78-80。

  [33] 王学刚,孙占学,刘金辉,李学礼,史维浚,某铀矿石不同细菌浸出方式对比试验,金属矿山,2010,406(4),81-83。

  [34] 孔逊,刘金辉,PHREEQEC在微生物浸铀工艺中的应用,现代矿业,2010,492(4),46-48。

  [35] J. Liu, Y. Zhou, Y. Liu & Z. Sun, Study on some influence factors of in-situ leaching of uranium mining in Shihongtan deposit, Water-Rock Interaction Birkle & Torres-Alvarado(eds), 2010Taylor & Francis Group, London, P 535-538.

  [36] Z.X. Sun, J. H. Liu & W. J. Shi Mechanism of chemical plugging during the in-situ leach mining process in Shihongtan uranium deposit, Xinjiang, China. Water-Rock Interaction Birkle & Torres-Alvarado(eds), 2010Taylor & Francis Group, London, P 559-563.

  [37] 王学刚 刘金辉 孙占学 郑志宏 吴为荣,不同条件下细菌池浸浸铀对比试验研究,矿业研究与开发,2010,30(5),46-49

  [38] 林丽芳 苑俊廷 刘金辉,某砂岩铀矿细菌浸铀可行性试验研究,矿冶工程 2009,7(4),38-40

  [39] 谢配红 刘金辉,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在工程中的应用,科技资讯,2010,(2),46.

  [40] liu Jinhui, Zhou yipeng, Liu Yajie Suitable Hydrogeochemistry Conditions for the in situ Uranium Leaching in Shihongtan Deposit.Acta. Geochim et Cosmochim. SCI收录,2010,Goldschmidt conference

  [41] 刘金辉, 适合十红滩铀矿床地浸采铀的水文地球化学条件,金属矿山,2010,406(3)。

  [42] 程永进,刘金辉,周义朋,示踪法在地浸采铀溶浸液流速测定中的应用,现代矿业,2010,112(12):71-74。

  [43] 袁若思,刘金辉,李于冰,十红滩矿床含矿含水层地下水水质对于地浸采铀的影响,科技资讯,2010,(18):36

  [44] Jinhui Liu, Yipeng Zhou, Yajie Liu, Zhanxue Sun, Weijun Shi, The progress of study on the in-site bioleaching in a sand stone uranium mine,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19th International Biohydrometallurgy Symposium,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Press, 2011, P718-720.

  三.公开出版专著与教材教材

  1.李学礼.孙占学.刘金辉,水文地球化学,原子能出版社,2010.10

  四.科研项目

  1.极低品位铀矿石微生物溶浸技术研究,科技部863课题(编号:2007AA06Z120),2008-2009,主持。

  2.高矿化度.低渗透×××××地浸研究,国防科工局国防基础科研项目(编号:A3420060142),2006-2009,主持。

  3.砂岩型铀矿×××××技术研究与应用,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2008-2010,主持。

  4.砂岩型铀矿高效×××××技术研究与应用,国家国防科工局核能开发项目,2011-2013,主持。

  5.金属矿伴生放射性污染行为及环境修复原理,科技部973课题(编号:2006CB708409),2007-2008,排名第三。

  6.砂岩铀矿地浸采铀过程中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批准号:40872165),2009-2011,排名第二。

  7.低品位金属资源的微生物溶浸技术研究,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 2008-2010,排名第二。

  8.十红滩砂岩铀矿地下水淡化少试剂地浸采铀研究,国防科工委(国家核能开发项目),2005-2007,排名第二。

  9.生物冶金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及示范-铀矿生物浸出关键技术,国家科技部863课题,2012-2014,排名第二。

  10.生物地浸采铀体系“矿物-生物-流体”间的强关联机制研究,国家科技部973课题,2012-2013,排名第二。

  五.获奖情况

  1.“华东南中新生代古水热系统与铀成矿作用研究”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叁等奖,2004年,排名第三。

  2.“十红滩砂岩铀矿地下水淡化少试剂地浸采铀研究”获江西省科技进步贰等奖,2012年,排名第三。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