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辽宁研招网 > 大连理工大学 > 专业介绍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体育人文社会学

  体育人文社会学
  专业代码:040301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为广泛的人文社会学基础理论知识,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较好的体育技术技能,以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为主,能广泛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
  1全面掌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客观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事业心与实干精神。

  2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相关交叉学科基本知识,熟悉本学科学术上的动态和新成就,了解其发展动向,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教学、训练和科学研究的工作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言,能熟练运用一门外国语言阅读专业外文资料,硕士论文答辩前通过大学英语六级(其他外国语种达同等水平);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4具有一门或一门以上的体育专项技术技能特长,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
  体育人文社会学是研究体育运动领域中各种人文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综合性学科,该学科点依托学校体育文化研究基地、体质健康与监测中心,拥有一支基础理论扎实、学术水平较高、团结协作的学术队伍。他们长期致力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教学与研究,注重学科间交叉、渗透和融合,研究方向稳定且有特色。

  1.学校体育学本方向以体育学、教育学、哲学、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对体育的多个方面进行研究,为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体育行政及管理部门培养高水平的复合性人才。招收具有一定体育术科基础、人文社会学科基础较好、符合报考条件的各类学生。

  2.体育文史本专业以体育学、文化学、历史学、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对体育文化,体育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演变规律,以及体育与其它社会现象的联系等领域进行研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探讨体育——这一人类社会所共有的社会文化现象。为中、高等专业院校、体育科研机构、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培养人文社会学基础理论与体育文史专业理论知识雄厚的高层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专门人才。招收具有相应的体育术科基础,人文社会学基础较好,符合报考条件的各类学生。

  3.体育社会学本方向以社会学、哲学、社会学原理、心理学、体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对体育社会结构、体育文化、体育社会问题、社区体育、体育社会化等作为主要研究内容,为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行政管理机构、体育社会团体等部门培养高水平的复合性人才。招收具有社会学、管理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社会实践经验,有一定体育实践技能的各类学生。

  4.体育管理与经济本方向以行政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社会心理学、竞赛学、经济学、消费学、市场学、法学、体育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对体育的行政管理机制、竞赛管理、产业管理、体育消费、体育经济、体育法学等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体育行政管理机关、社区、社团、各级各类学校等培养高水平的复合性人才。招收具有管理或经济知识水平的人文基础知识较好的各类学生。

  5.体育伦理学体育伦理学属于体育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相交叉的应用伦理学科专业方向,主要为高等院校和体育教育、科研及管理部门培养人文社会学基础理论雄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专门人才。招收具有一定体育术科基础、哲学社会学学科基础较好、符合报考条件的各类学生。

  6.体育心理学本方向以教育学、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体育学和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为基础,以体育的基础心理、适用心理等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体育行政管理机关、社区、社团、各级各类学校等培养高水平的复合性人才。招收具有较好心理和管理基础知识水平的各类学生。

  三、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
  1.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指导与专业指导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2.研究生的培养,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实践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方法。

  3.导师要注重教书育人,充分发挥研究生学习与科研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做到教学相长。

  4.导师和导师组要积极创造条件并明确规定研究生参加必要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讨论班、社会实践等,以加强对硕士生的科研能力、自学能力、操作能力、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5.研究生的教材与参考书籍,应反映本专业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研究生非学位课程任课教师,应具有副教授以上的职称,由教研室推荐,经导师组和研究生管理部门同意后安排。

  6.开学一个月内完成研究生和导师互选工作,由导师和研究生共同研究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7.第三学期末完成论文开题工作。在论文开题前,要完成至少一篇与开题内容相关的文献综述;开题工作由导师所在二级学科组织进行,第一次开题未通过者须在一个月内进行第二次开题,第二次开题仍未通过者须重新选题,第三次开题仍未通过者,应延期毕业。开题结果上报研究生院备案。

  8.第六学期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工作。学位论文题目须与开题题目基本一致,否则不予安排答辩。

  学习年限:
  学制3年,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答辩,研究生本人需在学制期满之前3个月向研究生院提交延期毕业申请,超过4年需向研究生院提交超期确认申请,限期毕业。硕士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含休学时间)。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包括:学位必修课、专业必选课、选修课。

  1、学位必修课分为校管课程及部管课程,是为达到培养目标要求,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而必须学习的课程。专业必选课和选修课是为拓宽研究生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或加深某方面知识而开设的课程。

  2.补修课程,凡以同等学力或跨学科录取的硕士生,均须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至少2门。并且考试须与本科生同堂同卷。补修课不计学分。

  具体课程设置见附表。

  五、中期考核要求
  研究生入学一年半,课程学习基本结束时,要进行一次考核,考核工作由学科点负责。

  考核内容:思想政治表现、课程学习、读书笔记、专题报告、发表论文情况以及参加集体活动情况等。

  考核方法:研究生对自己入学以来的思想、学习、发表论文情况做出全面总结,将读书笔记、专题报告和发表论文,由导师做出评语后上报,经评议后做出综合评价,实行选优汰劣的分流机制。经过中期考试学习成绩良好,具有一定科研能力者,按计划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学习成绩差,或因缺乏科研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差,或不安心学习及其他原因不宜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者,经过中期考核,终止学习,取消学籍。

  六、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
  硕士生自第三学期起经导师同意进入到相关研究课题组开展学习研究工作或者教学实践工作。

  教学实践主要包括:教学实践的形式有:讲授本、专科学生课程若干章节或某个专题,协助主讲教师辅导与答疑,主持课堂讨论,指导实验课、训练课和论文写作等。研究生教学实践活动由教研室统一安排,教研室对研究生教学实践的课程安排上报研究生院审批。

  科学研究主要包括:进行调查研究,其形式有:实地考察、收集资料、科技咨询与开发、参加学术会议等。调研工作前,导师应指导研究生拟定调研计划,调研工作结束,研究生应写出调查报告,由导师评定成绩。选读相应研究方向的著作和文献,有较详细的读书笔记或书评,并写出相应的至少二篇专题研究报告(至少3000字/篇),由导师做出评语,将作为专业课成绩的一部分。研究生应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或做一次公开学术报告,学术报告内容应是文献综述或开题的核心部分。硕士生在校期间必须有署名单位为大连理工大学且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的本专业学术论文1篇。

  七、学位论文要求
  1.研究生要用至少一年的时间完成学位论文。为此,应在第三学期结束前完成论文的选题工作,提交撰写论文的工作计划,向导师组作开题报告(跨学科的研究选题,开题时应聘请相关学科专家3-5人),经导师组讨论认为选题合适、计划切实可行,才能正式开展论文工作。在硕士论文开题前,应完成与论文题目相关的有较大信息量的文献综述(3-5千字)。开题工作由导师所在二级学科组负责,学科指导委员会和研究生院检查督促。

  2.硕士学位论文是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应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独立完成。鼓励研究生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课题),但应分清职责,明确区分研究生独立完成的范畴。论文中的资料要详实可靠,观点正确,思路清晰。论文应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学位论文的答辩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程序进行,在每年正式论文答辩前一个月,研究生向研究生学位办公室正式申请学位,提交论文。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对申请论文进行资格初审和质量初步评审,对不合要求者不予安排答辩。论文答辩通过后,须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方可授予学位。

  4.在完成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阶段的中期,进行阶段性检查,并对研究进度要求提出意见。论文应格式规范,结构严谨、研究方法得当、文献信息量全面而丰富,数据翔实;理论阐述充分、严密,逻辑性强;结论科学、准确,有个人独到见解,核心部分达到公平发表水平。

  5.论文的评审与答辩按照《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及相关文件的要求执行。

  八、学位论文与答辩
  硕士研究生的论文工作答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
 

课程类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考核方式

选课要求

学分

要求

公共

必修课

20703100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Study 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36

2

考试

必选

6

学分

2100010011

2100010021

英语口语交流I(基础口语表达)

Oral English Communication I

口语交流 II (学术交流)

Academic English Communication II

16

1

秋、春

考试

必选

2100010033

2100010043

阅读与写作  I (基础读写技能)

Critical Reading and Writing I

阅读与写作II (全球化研究,西方文学、哲学经典)

Critical Reading and Writing II

32

2

秋、春

考试

必选

2070110059

论文写作与学术规范

Papers Writing and Academic Standards

16

1

考查

必选

大类

基础课

21215040301

体育科学研究方法

The methods in the research

field of Sport Science

32

2

考试

必选

≥15学分

21215040302

运动生理学进展

Advances in Exercise physiology

32

2

考试

必选

21215040303

运动控制与学习

Motor learning and control

32

2

考试

必选

21215040304

运动训练学

Sports Training

32

2

考试

必选

21215040305

体育教育学

sport pedagogy

32

2

考试

必选

专业基础课

21315040309

体育社会学

Sociology of Sport

32

2

考试

必选

21315040311

学校体育

School Sports

32

2

春 

考试

必选

21315040310

体育产业与营销

Sports industry and marketing

32

2

考试

必选

21315040308

体育原理

Principl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32

2

考试

必选

21315040312

体育管理学

Sports Management

32

2

考试

必选

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21415040301

专业英语

Discipline English]

16

1

考试

必选

21415040303

奥林匹克运动

Olympic games

32

2

考试

选修

21415040302

体育休闲与娱乐

Sports and leisure and entertainment

32

2

春 

考试

选修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