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中央财经大学 > 考研经验

回忆那些年的坎坷:写在被中央财经录取之后


   我以为查到录取结果的那一刻我会激动的流下眼泪来,但是昨天下午六点半刚刚知道的成绩,拟录取了,但是专硕不解决住宿的问题冲淡了录取时的一点点喜悦,13年报考中央财经的你们一定要考虑这个问题,不到三环的中央财经附近地租反正是很贵,个人是很难以承受的。初试成绩不是很好,复试成绩还是比较令我满意的,算是很靠前了吧。从2011年9月17日到现在2012年4月已经过去接近7个月的时间了,中间经历的各种痛苦、各种压力、各种迷惘,终于要告一段落了。
  现在闲下来的我,突然感觉生命是那么的美好,那些年为理想而坚持的日子,我终于笑到了最后,只是有点悲壮的味道。2011年7月毕业,要去北京读研的我,从来没有想到因为我的一次决定而发生那么多事情,经历过这么多挫折。是的,我一直追求完美,我一直觉得要去不理想的学校读会计研究生于心不甘,刚刚报到没几天,我就递交了退学申请,那时候的我在北京很迷惘,本来准备很充分的注会会计和税法,一分之差没有通过,那时候的状态实在是太差。离开北京的前一天跟相处几天的但一直关心我的舍友喝的不知道怎么去回去的,我只记得我说过明年我一定会回来的。
  现在想想,那时候的我我的亲人还有我身边所有的人在我做出退学决定之时,没有一个人同意,而且全部都是反对,能在那种时期毅然做出自己的选择,实在是佩服自己的勇气,如果考不上,所面临的人生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呢?我从来没有想过,主要是我不敢想。做出退学决定的时候还有一些个人难言之隐,而且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吧。就在这一种状态下,继续了我第二次考研的历程,不同的是从学术换到专硕。而且今年面临的是会计专硕改革,初试只考两门,管理类综合能力和英语二,与专业课没有任何关系,直觉告诉我这是一场厮杀,能从千军万马中胜出的,一是凭实力,二是凭机遇。这两者都是非常关键的,这些年考研也有一些切身体会,在此与13年的你们分享下,主要是考会计专硕的一些个人见解,辩证地去看待吧。

  关于初试的经历
  一、关于择校的一些建议。
  
选择学校非常关键,像一所学校原来招生简章说要100,今年实际要了40人,一所院校说要50,实际20不到,一所院校本来要在职双证结果又不要了,一所院校对于在职与应届划分不清等等,报这些学校的学生风险肯定就会大些。当然北京上海广州的学校因为地域优势,所以要比其他地区院校复试线要高一些。而哈工大今年初试复试线190,机会还是很大的。上海财经复试比例3:1,中央财经复试比例2:1,对外经贸2:1,中山貌似7:1,人大1.5:1,这些都是复试比例很大的学校,即便初试成绩满足要求,但还是有很大风险,而今年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复试比例是1.2:1,初试成绩要求是200,所以希望还是很大的,关于择校的一些建议,大家有一些疑惑的比如所用参考书和资料及学习方法、心理状态可以私信沟通交流下。
  在国家线出来之后,很多人说还不如报34所更安全,事实上像哈工大、兰州大学、重庆大学以及北京理工一些院校容易进去,分数不高。但是当时在报名那个时候谁都不知道,只能说报这些学校的学生很有头脑,当然幸运的学生只是很少一部分,还是要靠自己的实力,没有实力报考人大和上财,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在我报名确认的那天我还在犹豫是报中央财经还是国家会计学院,直到报名确认的那一刻在确认了中央财经,我相信那个时候的很多同学,都是这样的。报名确认时间完了以后,论坛上关于报名的信息少了很多。而这个时候的考研论坛的信息,多少有一点可信度,不过研招办关于报名确认的人数,自己打电话,态度好一些就可以问的出来,当然关于确认之前要是打电话问的话,一般会不说的。
  但是关于择校的问题,我多说一句就是你要考虑下你到底想去哪个地方,北京还是上海?还是其他地方?你选择的学校能否给你这样一个平台?要自己的主见,不要人与亦云,比如北京,首先会有地域优势将来实习机会比较多,再次见识比较广,等等的优势显然是其他地方难以比拟的。当然因为是首都的关系,竞争也是最激烈的地方。

  二、关于考研论坛的信息。
  每年考研报名时9月下旬,正式报名是10月份,每年这个时候是考研论坛最火的时候,充斥着各种报考报名人数信息,鱼龙混杂。我敢说这些信息很大一部分是作假的,尤其是投票和报名人数的一些信息,认识一同学注册了50个账号专门用于投票,足以扰乱相当一部分报考生,这样的事情在预报名和正式报名的时候天天在发生。好多学生,因为把握不准自己的实力,一口气报了3个学校乃至更多的不在少数,而完完全全只报考一个院校的人却是很少。举个例子讲,中央财经当时盛行传言说应届生报名确认了3000多人,在职是3200多人,而这些各自要60左右。但实际上的信息是确认了1400人左右和700人左右。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最初默默无闻,不知谁先发的帖子,在报名那几天,尤其确认那几天,网上最最火的帖子全部是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和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远远高于人大、上海财经和中央财经,网上盛传是报考了1000多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更是高的离谱,因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老师注册了一个账号,在论坛上发表了一篇我心坚定的文章。结果这个帖子的热度有7000多人看过,回复忘记多少了,所以今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分数低,是因为投机的学生们一看到这个热度害怕了,真正报这个的多少内心还是比较坚定的。至于13年怎么样,真的不好说。连山东财政学院和山东经济学院都说报名上千人了,这些信息,研招办一般在确认之前不会透露的,所以网上的东西比较假。但是成绩出来实际确认并去考试的人不多,但是当时又有谁敢报呢?所以考研论坛的东西很浮躁,关键要相信自己的信息,权衡自己的实力。关于报考院校的信息,来自官方微博和研招办的信息要更准确一些。

  三、关于参考用书的问题。
  初试就只考联考和英语。个人感觉时间用好了,参考用书用好了,复习半年和复习三个月效果应该是不会差很多。我从北京回来的一个月在家看书,效果不是很好,真正去大学学校复习的时候是11月14号,真正的复习时间两个月多点,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感到复习时间不够用的,虽然考试最终结果初试成绩不太好。关于机械工业出版社的《逻辑分册》和《数学分册》以及《写作分册》,感觉编的很乱的感觉,没有科学的总结,为做题而做题的感觉更大一些,我一开始用的这本书,感觉浪费的时间更多一点,后来就不用了,所以机械工业出版社的参考书我不建议花费太多时间,虽然说网上有很多说机工书很好的,可能是我自己能力有限吧,不能很好地领悟,逻辑分册习题挺多的,可以买来找找做题的感觉。
  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的《逻辑高分指南》、《数学高分指南》和《写作高分指南》中编写的还不错,逻辑高分指南有分类与归类,结合自己的做题经验,综合一下还不错。数学有点偏难,关于概率论那部分真题不会有那么大的难度,第一章也不会有那么大的难度。其他数学章节还好了。关于写作,无论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和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都编写的一般,只是相比较而言,《写作高分指南》关于论证有效性分析思路是好的,但必须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自己的想法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没有必要被书上列举的所束缚。而且在写论说文的时候,网上比如说考研论坛和淘宝就有卖的视频,可以买下来听听,非常有效果的。还有在这个第一阶段把该看的书都看了,有一定基础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编写的系列教材还不错,尤其是数学经典模拟500题和逻辑模拟600题,难度接近于真题,值得一做。到最后我所有的用书基本都是人大出版社的了,最后一个月的时间吧。关于用书就差不多这些,还有就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一本通,关于论证有效性分析的框架,最后就用的这一个,最后两篇文章加起来有30分吧,算是比较高的了。现在看看考研用过的这些书籍,很是感慨。

  四、关于其他参考资料的问题,
  用书毕竟跟不上时时变化的形势。尤其是逻辑而言,不太可能有重复题目,但是各种参考书之间与真题之间,重复的题目还是相当多的,到最后以为做题就做的比较不错,但是当完全没有见过的题目速度和质量就没有那么快和高。个人感觉到最后用太奇模拟就比较好一些,但是那个题目有一定的挑战性,A阶段的还好,B阶段到最后4、5直接就看不懂了。

  五、关于做题时间安排与做题速度问题。
  到最后做模拟题的时候,我一般两个小时之内肯定能做完逻辑和数学,快的时候这些题目一个小时多一点就可以完成,但是就是这个速度最后还是勉为其难的完成的。所以在最后复习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时间,我的做题顺序是先做逻辑,趁着头脑清醒,后是数学,最后写作。但是这个顺序也有弊端就是数学正确率受到前面逻辑做题时间的影响,所以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去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我那个考场当时全部是考中央财经会计专硕的,附近几个考场也全部都是,所以压力是很大的,毕竟都在一起竞争。

  六、关于考研中处理就业与感情的问题。
  考研虽然说考考会计专硕就考两门,时间可以说够用了,但是在考研过程中还是尽量避免受到这两方面的影响,一是就业需要面试杂七杂八的事情很多,像我参加了公务员考试并进面试,以及事业单位考试被录取,中间将近有两个多星期的时间全部被这些左右,最疯狂的时候离考研不几天的时候还特意准备了四天的事业单位考试,考研的一点没看,这肯定受影响,最直接的结果。再就是感情,处理不好可能影响好几天的心情。身边今年考研的同学周边都是有女朋友的人了,就偶光棍一个,还好就是因为校区问题并不在一起,但是当时那几天密集拜访也是令我羡慕的,只可惜当时没有心思,所以暂且罢了,我的手机开机一天除了家里的电话其他人的电话几乎没有了。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非常重要。

  七、关于心态与坚持。
  第一年的时候考的学术,每天需要完成的任务量相当大,而那个时候因为身边一起考研的人比较懒一些,更多的时候是我去占座,那个时候最疯狂的时候是五点就起床,然后冒着大雪去图书馆,第二年因为和大学寝室的一起,占座的压力小了很多。但是那时是从研究生退学之后再考,而且那一段时间什么都没有,所以压力很大,整天都是很焦虑的,复习效果真是不好,虽然复习时间能保证,但是感觉效率很低,晚上基本熬夜到1点左右才休息,这半年除了等成绩那会其余时间基本上都是这么过来的。而且在这个阶段,我因为精神压力大的问题而有些精神衰弱,最直接的症状就是记不住东西,心烦,那个时候过的日子真是难受,还好因为到11月份回校之后有大学寝室的兄弟陪着,最终坚持了下来,我因为是在省城考的,一个考场中全部都是考中央财经会计专硕额,因为初试比较简单,所以在我那个考场没有说不来的。

  八、关于考试的准备
  我因为不习惯在外面住,所以考研前一天下午看完考场之后就回家了,第二天六点多一点就去考点,还好,时间刚刚够用。这个直接保证了我考试的时候没有说因为前一天没有休息好而发挥不好。不过那个时候比较晕,没有带胶棒,所以急急忙忙买了胶棒急急忙忙进考场的。有一个特别的细节需要大家注意,就是考研的试题单是用小刀割的,这个其实只要拿出卷子来,至于怎么割没有太多的严格要求,因为监考老师也真的不懂,他其实一点也不懂,必须说一下,因为我当时就因为这个跟阅卷老师闹翻了,主监和巡检还亲自来了一趟,我英语考试前20分钟什么都没有做,要不会考的好一些。以最快的方式拿出来做题是最为关键的,就是因为割的不好而不能密封,就算试卷与牛皮纸袋粘在一起不能机读,阅卷老师也会手工给你阅卷的汇总成绩的,所以这方面没有必要担心,就算你把草稿纸一不小心封进去也没事。中午吃饭的时候最好前一天订好餐,否则那个时候人山人海,很难买到的,时间又紧,所以一定要注意。
  我觉得对于报考会计专硕的同学来讲,在初试准备的过程中,一定不要忽视专业课的准备,尤其对于报考中央财经的同学来讲,因为初试成绩比重很小,复试中每一个环节都要比初试重要的多,它直接决定你能否被录取。到最后吧,管理综合能力除了作文外,一般是减去20分左右。英语因为英语二的缘故,不难,但是考的不好所以就不在这说了呵呵,蒋军虎的英语二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书,这是我唯一现在能想起来英语用过的参考书目。

  关于复试经历
  3月初知道的成绩,3月28左右吧知道的国家线,然后中央财经的学校线两天之后的一个晚上出来了。从初试成绩下来之后,我就开始准备专业课的复习,今年因为英语泄题的影响,国家线出来的晚了一些,所以到最后复习的时间将近有40多天的时间,四本书,对于本专业的同学来讲足够用的了。中央财经考的都是基础的东西,没有特别难的。从今年的真题来讲,所涉及的内容又有一部分超出了指定教材的范畴,比如说会计中关于计算所得税费用的程序以及什么情况下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载不计入所得税费用,列举两个例子。
  这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说并不是什么好消息。还有一点就是关于跨考的同学来说的,中央财经这次复试无论是专业课面试还是专业英语面试,一开始或者最后都会问你本科院校和专业,而这一部分不知道最终会不会在成绩中有所体现也不得而知。复试比例很大,报考中央财经的跨考生要慎重,这个是最难的一关,复试成绩要占到70%,过了复试线仅仅代表你有了复试资格,离被录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初试哪怕差十分,只要复试笔试中比比人多3分你就排在他前面,又因为是2:1,所以竞争很残酷,4.14下午7点笔试之前还有很多人在背东西,复试相当于第二次考研,没有良好的心里素质,接受不了这么大的复试比例的可以考虑下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毕竟有清华和财政部的背景,去ZF部门实习的机会可能比中央财经的机会还要多一些,最为关键的使1.2:1复试比例,压力会小很多。

  一、关于复试中的笔试
  今年学术和专硕同卷,都是每门占25分。我想今年的中央财经的笔试题目在以后应该会有标杆效应。原来03年及以前的真题没有参考价值,不建议你们看。今年的真题没有感到太大难度,很传统,只要把历年真题中的题目熟练地掌握了就没有大问题。我是在看完一遍教材之后,把04年到11年所有的真题完完全全的整理了一遍,应该是很准确的,而且所有名词解释全部标上页码,便于参考,写到一本册子上,建议你们也要整理好真题,重视真题的作用。到最后十四天,两天做一遍两天背一遍,强度很大,那个时候看到真题都觉得恶心。对于《中级财务会计》来讲,我不得不承认,今年重点看了下业务题,但是最终考试连分录都没有见到,复习跑偏了。
  中央财经难度也限于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的核算范围以及核算方法,没有说会出现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以及应付融资租赁款、应付债券这些问题,会计政策和变更、借款费用资本化也是考察概念,不会用业务题来考察你实际应用的能力,多说一句,重点关注下课后题,再与真题对照,你会发现重点在哪里,要是按中央财经今年出题的方式,估计涉及会计分录的题目仍然只是占少部分,对于本科室会计专业的同学来讲,中级财务会计看3天估计差不多就完成一遍了,最关键的是记忆,比如今年考收入,但是不考你收入的分录,而是考收入的确认条件,这肯定要是背诵的,光理解不行,要准确地写出来。

  关于《审计》这本书我真的没怎么看,只是把课后的一些名词解释和案例看了看,因为预感到肯定要出案例题,所以把审计报告那一章重点看了看。事实上,中央财经的老师也是这么出的题,只是多选一个三分还且三个,感觉有点吃不消。李晓惠老师编的一本审计实务与案例,在历年的真题上有所体现,大家最好买来看看。我是8号才买的那本书,看了几天就考试了,期间认识几个考研童鞋,每次电话沟通都是审计怎么样了,我是一点也没有看,像那些条条框框的东西,看到就发呆,倒是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存货监盘和现金控制倒是在案例中会有所涉及。
  关于《财务管理》历年真题上有所体现,最后出的是一个信用政策的题目,课本原题,所以一定要重视课后题的作用,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当然兼并那两章以及国际财务管理貌似历年涉及的很少,可以省略地看。
  关于《成本管理会计》,其实是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部分,但是考试中却更多地体现管理会计的东西,今年作业成本法计算题算是有点偏吧,当时复习这部分的时候预感到不会考,结果考了,全方位的复习,不要根据自己的判断来。原来的真题中会涉及定额法,以及定额计价法和定额比例法,以及成本还原的一些计算题,但是这些在成本管理会计这本书中并没有体现,复试的指导参考用书从11年开始换了,所以这些题目可以不用太多关注,今年重点复习的分批法和分步法,都没有考的到,对于管理会计而言,最重要的知识点就是保本点以及短期经营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了,这一部分财务管理业有与之重合的,但是只要出题会在管理会计中体现。

  关于书籍和资料可能要处理一部分,有意者加我就行。中央财经注重的是概念的知识点以及基础的东西,偏难的可以不用太多关注。我就是把历年真题中所涉及的所有东西自己整理在了用打印纸装订的纸上,到最后笔试的时候那本整理过的笔记最起码被我背了有20遍左右,就是你一看见那本笔记感觉有点吐的感觉,很难受,但是所有的主观题的考点无论大小,我全部背到了,这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最后我感觉题目不难,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现在写这些的时候脑海中还有些记忆,估计再过一段时间就要忘记了呵呵。在主教309考试的时候,很多人在写,当然我差不多已经忽略了外在的存在,临近结束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个考场中这么多。

  二、关于复试中的专业课面试
  从中级财务会计、财管、审计以及成本管理会计中抽取4道题任选两道作答,不是很难,只要认真准备笔试了,这个不用特意准备,我的问题是一般借款费用和专门借款费用的资本化有什么不同,还有就是作业成本法的程序以及营运现金政策中不同政策以及优缺点,审计那个不会忘记了,中级财务会计那个我也没答,老师都很和蔼,面试前后还对我的学校以及专业都问了下。面试完之后会让你把答案什么的写在一张纸上留作底稿备查。专业英语面试,念一段文章,然后翻译几个词或者一段话,内容有审计也有会计,面试完之后也是写在一张纸上备查。当然这些都结束之后的政治笔试,不计入总成绩,所以没事。体检的时候说是7点半开始,我7点十分就到了,那个队伍已经相当壮观。
  复试的时候大家经济条件好的可以选择融金中财大酒店,因为就在中央财经大学门口所以非常方便,而网上宣传的金辉国际商务酒店,感觉就被它坑了,因为靠近地铁,每隔5分钟就会有两趟车经过,隔音效果基本没有效果,会影响你发挥的,除非你能在这种环境下休息的好,我在那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就退房了。最后就是体检了,因为复试比例太大,所以一直不敢掉以轻心,我12号下午到的中央财经,晚上压力大的都睡不着觉,晚上一点了还打电话把已经工作的同学叫起来说话,一直到2点左右才睡着。
  复试完了给我的感觉是,准备复试要比准备初试还要痛苦,还要折磨人,因为初试比重太小,复试成绩一加权平均之后差距可以忽略不计,能在今年考上中央财经的真的不容易,在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需要的不仅仅是实力,也有运气和一定的机遇在里面,心理素质不好的同学能在这场考试中录取实属不易,我从4月4号知道复试比例之后睡觉就困难了,还好,本专业的优势加上准备的充分最终录取了,最终复试成绩是88.8,非常吉利的数字,目前还没有听说比我再高的,应该不是最高,但也很靠前了。

  在复试结束了之后
  看到主教里面的中国精算师考试以及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的讲座还有武汉大学的一著名教授的讲座,还有毕马威事务所举办的活动,世界银行顾问谁的论坛。离开的那天还有人身什么寿险资格考试,体现出的是一种浓厚的财经氛围,这几天财政部教育部北京市ZF共建财经大学,相信会有更快的发展。中央财经学校很小,走着5分钟就可以绕一圈,教学环境一般,周边是皂君庙公交直通西直门地铁站,周边还有几个地铁站,交通很方便,出去玩也很方便。原本说考上了要写本书的,但是因为自己实在是精力有限,把考研的前前后后都记录在这里了,这半年曾经迷惘过,失落过,难受过,孤独过,但是都坚持下来了,没有什么不可以,我能做的到的,相信你们也能做得到。
  中央财经平台很好,有校内校外双重导师,而校外导师有的是政府官员有的是大型公司的财务总监,可以给你最大的发展舞台。这些年一段为理想而战的考研战斗,那些在考研的历程中在我脑海记忆中的考研革命委员会以及考研占座小分队队员与队长们、那些占座的冒着大雪等候开门以及在自习室中不知白天黑夜的学习、那些为吃饭天天啃馒头喝白开水的经历,那些一起看非诚勿扰的日子,那些一起看士兵突击的日子,那些夜深人静的孤独的夜晚,那些除了家人和身边考研兄弟们之外再也没有的关心的日子,已经悄然成为记忆。

  这里很快就是13年你们的天下,还望你们努力,成为中央财经大学主干专业的一员。

  帖子地址:http://bbs.kaoyan.com/t4390815p1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来源:考研论坛bbs.kaoyan.com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