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重庆研招网 > 重庆邮电大学 > 招生信息

重庆邮电大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1、诉讼法学(030106)

  重庆邮电大学诉讼法学学科点,是以与信息网络有关的诉讼法学理论和诉讼制度为基本平台的学校重点发展的法学学科。诉讼法学学科点依托重庆邮电大学的信息科学人才和技术优势,以与信息网络有关的诉讼行为的法律规制为重点研究对象,在与信息网络有关的电子证据、网络诉讼、网络行为的司法调查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已经形成了不同于其他高校诉讼法学学科的信息网络特色。除有一批专门从事诉讼法学、证据理论研究的法学专家外,本学科点还有一批从事计算机网络及其安全、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测和检测技术、电子证据的提取和认定等相关理论和实务研究的教授、博士。依托学校已经拥有的在国际、国内较为领先的信息技术学科和实验网络的技术和设备条件,本学科点建立了信息安全实验室和以计算机、生物基因为主要鉴定方向的司法鉴定中心。

  本学科点培养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法治国家服务的高级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比较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诉讼法学知识;熟悉网络诉讼、网络信息司法认证、电子证据等专业领域的法学知识和技术;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独立进行诉讼法学科研工作;毕业后能胜任诉讼法学教学、科学研究,特别是与信息网络有关的证据和诉讼法学理论研究、以及相关的立法、司法等实务工作。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程有: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民事诉讼法学研究、行政诉讼法学研究、外国诉讼法学研究、证据法学理论研究、刑事侦查与物证技术、网络诉讼专题研究、黑客分析与防范、计算机网络安全工具、密码技术、网络犯罪侦查、电子证据专题研究等。

  2、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这些基本原理和范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概括,它们对社会实践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专业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学科点拥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并在科技哲学、信息文化、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等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特色。本学科组承担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程有:马克思主义原著选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科学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等。

  3、思想政治教育(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

  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全面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熟悉思想形成、发展规律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能胜任与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党政、群团、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学科点拥有一支由教授、副教授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并在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方面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特色。本学科组承担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与基本原理专题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政治观教育研究,人生观教育研究,思想道德与法制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当代西方思潮及其影响研究,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

  4、理论物理(070201)

  科学技术和现代物理学密切相关。20世纪的科技得益于物理学从电磁场到量子理论及相对论的发展;随着芯片集成度的指数增加和器件的日趋小型化,理论物理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先行者们20年前就意识到量子理论在计算机和信息理论方面的重要性,并提出了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的概念和模型,21世纪的量子计算机将能处理当前计算机不能有效处理的难题。可以说,现代信息与计算科学已经和物理学理论密不可分,许多研究工作已经由物理学的理论工作者来开展。同时,理论物理学的发展涉及到大量的基于尖端的科学技术的实验设备的实验观测和计算机模拟与分析。

  本学科是重庆市“十一五”重点学科和我校重点建设学科,拥有一批海外留学归国青年学者,现有教授、副教授1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该学科在量子多体理论与对称性理论、粒子物理与宇宙学、经典与非线性物理、量子计算机和量子信息理论研究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国内外均有影响。近几年来该学科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获得了多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100多篇进入SCI、EI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其中包括《Classicaland Quantum Gravity》、《Physics ReviewB/D》、《Physics Letter》、《物理学报》等国际国内核心期刊。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群论、高等量子力学、量子场论、非线性科学导论、高等电磁场理论、广义相对论、引力与宇宙学、量子多体理论、高等凝聚态理论、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量子光学等。

  5、机械电子工程(080202)

  本学科现有教授、副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员在内的师资队伍,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高效精干的师资队伍。形成了有9名教授、15名副教授和11名博士等组成的研发团队。本学科建有重庆市高校网络控制技术与智能仪器仪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高校汽车电子与嵌入式技术工程技术中心;还与中国最大的仪器仪表企业——四联集团联合成立了“四联-重邮联合研发中心”,共同建设“重庆市智能仪表及控制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韩国建国大学、鲜文大学联合的建设“中韩(重庆)嵌入式软件和系统研发中心”,并选派优秀研究生到韩国学习。建立了良好的科学研究平台。本领域紧密结合重庆市汽车、摩托车、仪器仪表与自动化装置的发展需要,与长安汽车集团、力帆汽车集团、青山、红宇、卡福、重庆汽车研究所、四联集团、聚能ABS、集智自动化、太湖科技等企业和研究机构紧密合作,与韩国建国大学、韩国鲜文大学、澳大利亚ARC Centre of Excellencein Autonomous Systems(CAS)/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ydney、英国Essex大学合作开展联合研究。

  本学科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在国内外已具有一定影响,部分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前沿。如:作为核心成员单位制定了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被国际电工委员会(IEC)认可的工业自动化领域国际标准的现场总线标准——《用用于工业测量与控制系统的EPA系统结构和通信标准》被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为IEC/PAS62409,并作为第十四类型列入实时以太网国际标准IEC61748-2与现场总线国际标准IEC61158(修订版):“面向汽车电子控制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平台及其应用”项目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智能传感器技术、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接口与控制技术、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机器人技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光机电一体化技术、智能仪器仪表设计、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MEMS技术及应用、机电系统优化设计。

  6、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402)

  本学科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学?p传感器技术?p自动控制技术等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学科,是我校重点学科。该学科的特色是通信工程中的测试技术及仪器仪表研究与开发,以及各种智能仪器仪表的原理与技术的研究开发等。研究方向涉及智能通信仪表技术、通信网与测试理论、图像处理与检测技术、智能技术及其在仪器科学中的应用、互联网安全监测技术等。

  近年来,本学科紧密跟踪现代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在第二、三代移动通信网、NGN网络、IP网络、光网络、互联网安全等领域的测试理论研究及测试仪表开发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承担国家“863”、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信产部、四川省、重庆市等各类重大、重点和一般项目50余项,已有二十余项成果通过鉴定或验收,获省、部科技进步奖10余项,取得了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同时,发表近200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申报了10余项发明专利,并著有20部学术专著和教材。

  本学科有一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和四个研究所。由13名教授、10名副教授(其中博士6名)等组成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学术梯队,并与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多所国内著名重点大学建立了紧密的学术关系。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通信网体系与协议、信号检测与估计、多媒体处理及通信技术、通信网间信令系统与接口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面向对象方法、嵌入式系统设计、智能仪器与系统等。

  7、电工理论与新技术(080805)

  本学科为我校重点学科,以电工理论为基础,突出电工理论与新技术相结合的前沿理论与技术研究,注重与通信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结合。本学科拥有完整的实验和研究环境及条件,有教授7名,副教授13名(其中博士6名)。近年来,本学科出版专著和教材12部,发表高水平论文100余篇。承担十余项部省级以上科研和教研项目。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现代电路理论及技术、控制理论与智能控制、通信系统与协议、高等电磁场理论、现代电力电子技术、自适应信号处理、计算机仿真技术、数字成像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等。

  8、物理电子学(080901)

  物理电子学是近代物理学、电子学、光学、光电子学、量子电子学及相关技术的交叉学科。本学科注重在电子工程和信息科学技术领域内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在光电子及光纤通信技术与系统、微光机电系统(MOEMS)以及图像传感与处理等方面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

  在该学科方向上拥有一批具有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的高素质师资队伍,具有由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和讲师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科研教学力量强、学术思想活跃。依托信息产业部/重庆市光纤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拥有优良的科研条件,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得了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包括《IEEE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IEEE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Chinese Optics Letters》等国际国内核心期刊。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数学物理方法、随机过程及其应用、微波与光电子学中的电磁场理论、半导体光电子学与激光器件、非线性光学、导波光学、光通信新技术、数字图像处理、微机电系统技术、光信息处理与存储等。

  9、电路与系统(080902)

  电路与系统学科点于200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本学科以现代电路与系统理论为基础,主要对电子信息与通信领域内的电路与系统设计、开发、应用、制造等理论、技术和方法进行研究,培养具有坚实电子电路与系统、信号处理、现代信息与通讯网络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基础,能在科研单位、产业部门或高等院校从事有关方面的研究、科技开发、教学和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我校在该学科方向上拥有一批由教授、副教授和讲师组成的结构合理,具有合作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的高素质师资学术梯队,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科研教学力量强、学术气氛浓厚。目前承担包括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获得了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出版专著2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包括《IEEEInternationalJournalofBifurcationandChaos》、《ElectronicsLetters》、《ChinesePhysics》、《物理学报》、《电子学报》、《计算物理》等国际国内核心期刊。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数学物理方法、微分方程基础、非线性电路与系统、射频集成电路设计、非线性系统的混沌与控制、神经网络与模式识别、数字信号处理等。

  10、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3)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是电子工程和信息科学技术的基础及支柱。该硕士点是与模拟集成电路国防重点实验室(挂靠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联合申报的硕士点,拥有一批由高水平的教授、副教授、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组成的科研队伍。本学科是重庆市“十一五”重点学科和我校重点建设学科,拥有微电子工程市级重点实验室,担负着为我国特别是重庆市集成电路制造产业链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十五”以来,该学科承担了包括“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十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5项;专利近10项;发表论文近400篇。

  主要研究内容:各种固体电子材料结构、性能及制备技术,各类电子元器件(包括有源、无源、功率及敏感与执行元件)的制造和测试技术,集成电路和系统集成芯片的制造技术、设计技术、设计方法学、可靠性技术和测试方法等。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数学物理方法、随机过程及其应用、高等代数与群论,固体物理导论,半导体器件物理,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技术,微电子器件可靠性及半导体工艺等。

  11、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0904)

  场与波是电磁现象的基本形式,是无线电技术和信息学科研究及应用中,信息的主要载体。事实上,“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的发展不断推动了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相关技术的发展又对该学科提出了新的课题;而计算机和计算技术的发展则又为“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的研究提供了特别有用的工具。

  本学科专业内容涉及电磁场理论、微波毫米波光波技术及其应用,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电磁波的产生、传播、辐射、散射的理论和技术,微波、毫米波和光波电路系统的理论、分析、仿真、设计及应用,以及环境电磁学、光电子学、电磁兼容等交叉学科内容。多年来在多种军事和国民经济应用的牵动下,本学科在天线理论与技术、电磁散射与逆散射、电磁隐身技术、微波毫米波理论及其在移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计算电磁学与电磁仿真技术、微波声学、导波光学与光集成技术诸研究方向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和浓厚的学术氛围。近年来本学科研究人员主持、参与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振兴教育行动计划重大项目,国家863重大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100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近40篇。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数学物理方法、随机过程及其应用、高等电磁场理论、信息论基础、数值方法、光波导理论、微波声学、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导波场论、射频集成电路设计及近代天线理论等。

  12、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

  本学科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是信产部和重庆市重点学科,是重庆市首批巴渝学者设岗学科,是重庆市“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14个重点学科之一。拥有两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一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两个校级研究中心等良好的平台条件;拥有教授17人(博导8人),副教授36人,其中博士学位19人。本学科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超宽带信息网络研究中心等国外大学进行项目合作及联合指导研究生,并和北京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近十所国内著名重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

  本学科近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重点项目,是在国内最早开展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WDM和全业务统一传输网络、光互联网体系结构等研究的单位之一,研究济身世界行列。近五年被SCI、EI和ISTP等著名国际检索系统检索的论文150余篇。研究成果“TD-SCDMA移动通信标准”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通信-广播电视共网传输实用技术的研究”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研发出世界首枚0.13微米的TD-SCDMA手机基带芯片,荣获教育部2005年度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殊荣。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现代通信技术、通信网体系与协议、光纤通信新技术、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网络管理原理及技术、光互联网及交换技术等。

  13、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

  本学科199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为我校首批获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是信产部和重庆市重点学科。本学科拥有一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一个校级重点实验室和六个研究所等研究基地。拥有教授12人(博导4人),副教授27人,其中博士学位15人。本学科与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多所国内著名重点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实验研究环境完善,并具备接收国内访问学者的能力。

  本学科点近年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和省部级科技项目二十余项,数项获省、部科技进步奖。在“编码理论与技术”、“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网络测试理论与技术”等方向上具有一定规模,特别是在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设计和应用研究、Gallager码应用研究、移动通信测试等方面获得了具有特色的研究成果,在IEEETransaction系列刊物上发表论文和拥有国家发明专利,近三年被SCI、EI和ISTP检索的论文60余篇。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信号分析、信号检测与估计、编码理论与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光波分复用技术、多媒体处理及通信技术等。

  14、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

  我院现有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下属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2)、系统工程(081103)三个硕士点。其中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为重庆市重点学科。

  14-1、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081101)

  本学科坚持“学科建设是一切工作的中心”这一发展思路。立足于自动化与仪器仪表领域,利用重庆是我国自主研发能力最强,系统配套及成套能力最强,产品门类齐全和产业规模最大的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仪器仪表研发及产业化基地的独特优势,瞄准前沿性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培养创新型人才,以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成为重庆乃至全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高效精干的师资队伍。其中:博导5人,高级职称32人,博士21人。近年来,本学科获得省部级奖励7项、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优秀教材奖1项;出版专著4本、教材5本;发表学术论文270余篇(SCI/EI/ISTP检索100余篇);获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明专利6项;申请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累计科研经费达三千余万元。

  重庆市高校网络控制技术及智能仪器仪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高校汽车电子与嵌入式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产业部邮政自动化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智能仪表及控制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四联集团联合建立)等省部级科研基地。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国合作,与韩国建国大学、鲜文大学、仁荷大学联合建设“中韩(重庆)嵌入式软件和系统研发中心”,获得韩国政府研究经费支持,并选派优秀学生免费到韩国学习;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国四联集团联合建立“工业通信技术联合研究中心”、“重庆中科院工业通信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并成为国家组织的EPA攻关团队的核心成员;与美国罗克威尔(Rockwell)公司共建自动化控制实验室。与英国ESSEX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联合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目前本学科为重庆市与信息产业部的重点学科,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总体上居西部前列,在国内外已具有一定影响,部分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前沿。如:本学科作为主要成员制定的“EPA标准”被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为IEC/PAS62409,成为我国自动控制领域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信息融合理论与技术、系统分析与决策、信号检测与估计、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信息安全与控制、DSP技术与应用、SoC与FPGA技术及其应用、系统辨识与自适应控制、模式识别理论与技术、现代仿真技术、嵌入式系统及应用、机电系统控制技术及应用、多智能体系统与智能机器人技术、现代集成制造系统、智能仪器仪表设计、机器视觉与图像处理、MEMS技术及应用、工业无线通信技术、信息化工程、物流系统设计与优化、系统建模理论与方法。

  14-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081102)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是一门集物理、化学、数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传动及过程控制技术等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该学科正向着智能化、集成化、网络化方向发展。针对这一特点与趋势,本学科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近年来,获得省部级奖励7项、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优秀教材奖1项;出版专著4本、教材5本;发表学术论文170余篇(SCI/EI/ISTP检索75篇);获实用新型专利6项、发明专利5项;申请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累计科研经费达二千余元。

  本学科建有重庆市网络控制与智能仪器仪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高校汽车电子与嵌入式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信息产业部邮政自动化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与中国最大的仪器仪表企业——中国四联集团联合成立“四联-重邮联合研发中心”,并共同建设“重庆市智能仪表及控制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建国大学等3所韩国大学共同建设“中韩(重庆)嵌入式软件和系统研发中心”,并选派优秀研究生到韩国学习;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中国四联集团联合建立“工业通信技术联合研究中心”、“重庆中科院工业通信技术成果转化中心”,并成为国家组织的EPA攻关团队的核心成员;与美国罗克威尔(Rockwell)公司共建自动化控制实验室。与英国ESSEX大学、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联合进行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

  目前,本学科具有一支结构合理、教学科研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高效精干的师资队伍。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研究方向,总体上居西部前列,在国内外已具有一定影响,部分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前沿。如:作为核心成员参加制定的我国自动控制领域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标准——“EPA标准”(IEC/PAS62409)将与FF、Profibus等一道成为工业以太网国际标准——IEC61784-2与现场总线国际标准——IEC61158(第四修订版)的一个子集。

  14-3、系统工程(081103)

  系统工程是以系统作为研究对象,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基础和核心,主要研究控制系统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其工程应用,针对研究对象,从系统、全局的角度考虑系统的整体性能及其优化效果,随着控制系统越来越复杂,控制方法越来越丰富,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研究控制领域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并对社会科学、交通系统等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学科依托重庆市网络控制与智能仪器仪表重点实验室、信息产业部邮政自动化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重庆市高校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重点实验室,在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等方面居重庆市前列。近年来,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1项、优秀教材奖1项;出版专著2本、教材2本;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EI/ISTP检索60余篇);获实用新型专利3项、发明专利1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该方向目前在影响因子1.0以上的重要国际刊物上发表了60余篇高水平的研究文章,发表的论文在《SCI》中被他人引用100余次。

  本学科部分研究成果创新特色明显,处于国际前沿。如:对混合系统中的混沌现象与控制两大中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分段连续映射的拓扑马蹄理论和度量马蹄理论、发现并证明具有惯性项的双细胞的神经网络存在混沌和暂态混沌、严格证明了三维非对称Hopfieldtype神经网络的混沌性、给出了N-bufferflow模型的拓扑熵、证明了混沌系统小反馈控制的可能性、建立了一套混沌信号发生器设计理论、发明了一系列新的混沌信号发生器、设计并用电路实现了大量的混沌混合系统。

  1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1200)

  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是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含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三个二级学科。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是由信息产业部和重庆市批准的省部级重点学科,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两个学科是重庆市批准的省部级重点学科。

  本学科注重基础理论推动应用研究,科研设施完善,拥有一支由博士生导师、教授、副教授组成的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学术带头人。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攀登计划和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重庆市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学术专著和教材数十部,发表学术论文几百篇,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

  本学科的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是由信息产业部和重庆市批准的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信息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是财政部批准资助的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本学科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网络与信息安全研究所、中韩合作空间信息系统研究所、空间数据库研究所、计算机网络工程研究所、计算机图形图像研究所、人工智能研究所、应用数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本学科国际国内学术交流频繁,成效显著。本学科所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是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粗糙集与软计算专业委员会的主任单位,依托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研究所与国际粗糙集学会的合作,中韩合作空间信息系统研究所与韩国政府和高校的合作,成功组织召开了RSKT2006(第一届粗糙集与知识技术国际学术会议)、RSFDGrC2003(第九届国际粗糙集、模糊集、数据挖掘与粒计算学术会议)、ASGIS2004(第二届亚洲地理信息系统学术会议)、CRSSC2001/CRSSC2003(第一/三届中国粗糙集与软计算学术研讨会)等一系列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促进了学科的国际交流与长足发展。

  15-1、计算机系统结构(081201)

  本二级学科是我校的省部级重点学科之一。

  本专业是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培养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和应用技术的专门知识,熟悉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和工具,能够从事计算机系统、特别是计算机网络和网络环境下的高性能计算、资源管理等多种理论研究及其应用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高级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高等计算机系统结构、高级数据库系统技术、Internet协议原理及实现、最优化方法及应用、面向对象方法、嵌入式系统设计、分布式系统、网络计算、宽带网络技术、并行计算原理及应用、计算机模拟等。

  15-2、计算机软件与理论(081202)

  本二级学科是我校的省部级重点学科之一。

  本专业是我校200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培养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计算机软件、硬件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专门知识,熟悉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和工具,能够从事各种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多种理论研究及其应用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高级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原理、高级数据库系统技术、Internet协议原理及实现、操作系统内核与设计原理、ROUGH集理论与数据挖掘、多媒体技术、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软件体系结构、空间数据库原理、现代信息检索、模式识别、小波分析及应用、计算机取证学、面向对象方法等。

  15-3、计算机应用技术(081203)

  本二级学科是我校的省部级重点学科之一。

  本专业是我校1996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培养具有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系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专门知识,熟悉计算机软硬件环境和工具,通过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能够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其它学科、特别是通信和信息处理学科领域的多种理论研究及其应用开发问题的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高级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高级数据库系统技术、Internet协议原理及实现、网络与信息安全、数字图像处理、面向对象方法、多媒体技术、模式识别、计算机取证学、嵌入式系统设计、空间定位技术、计算机视觉、小波分析及应用、操作系统内核与设计原理、宽带网络技术、计算机模拟、嵌入式系统设计等。

  16、管理科学与工程(120100)

  我校管理科学与工程是重庆市重点学科。本学科拥有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重点实验室、重庆市网络社会发展问题研究中心、管理与信息系统研究所等良好的平台条件。拥有教授11人,副教授20人。

  本学科立足经济全球化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时代需求,抓住西部大开发和重庆“新特区”建立的历史机遇,坚持通信运营业的服务面向,突出了通信经营管理、IT项目管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经济管理等特色研究方向,注重发挥我校的信息技术优势和通信行业特点,在主要学科领域均取得了显著建设成效。对推动我国IT产业、管理科学进步和重庆市信息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目前,本学科已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合理有较高水平的学科队伍;并具有较好的学术科研基础,承担了包括863计划在内的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研究项目;科研成果显著,近几年已经公开发表有较高水平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十余部、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七项,整体学术水平在西部地区同类学科中处于前列;多年来已培养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管理人才,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同,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

  本专业的主要学位与专业课程有:高级管理学、高级运筹学、通信管理导论、博奕论、电子商务理论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通信竞争与管制、营销管理、项目管理、公司理财、计量经济学、投资学等。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