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中国中医科学院 > 院校资讯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中药学介绍


  中药学科是较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拥有以李连达院士、黄璐琦研究员、姜廷良教授等全国知名的中药学家为学术带头人,拥有一批国内知名的中药学相关领域专家为导师队伍的专业培养体系。本学科以中药研究所和医学实验研究中心为培养基地,教学及师资力量雄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中医药理论基础和从事中药科研、中药新药研发的专门人才。
  
  本学科是目前国内外中药学研究领域最为活跃的学科,在行业内发挥了学术辐射和学科带头作用。如成功研制在国际上产生广泛影响、获国家发明奖的抗疟新药青蒿素,开发出双氢青蒿素片、猪苓多糖注射液、正柴胡饮冲剂、新清宁片等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中药新药。
  
  现有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一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生药学科"、"中药药理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实验室6个。2004年学科评估,中药学科曾荣获第一名。
  
  近三年来培养博士研究生19名,硕士研究生33名,其中,郭兰萍的学位论文获得2007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目前在校博士生14名,硕士生23名。

  学术队伍情况
  
  拥有以李连达院士、黄璐琦研究员、姜廷良教授等全国知名的中药学家为学术带头人,以一大批掌握传统中医药理论和现代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的专家群体作为技术骨干的学术队伍。本学科拥有专职教师及研究人员10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入选者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43人,博士生导师33人,硕士生导师38人,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梯队。

  科研及成果情况
 
  三年中标各类科研项目73项,获得经费8374万。是全国中药科研项目主要实施中心之一。目前中药学科享有3万/人/年的固定科研经费,用于自主选题工作。
  近3年共获得30项成果,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奖1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16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9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
  出版学术专著12部;CSCD收录论文157篇;SCI收录论文10 篇;MEDLINE收录论文111篇。其中廖福龙研究员创立了生物力药理学的新交叉学科,在国际权威刊物《Trends in Pharmacological sciences》(其影响因子为13)发表论文《Biomechanopharmacology —a new borderline discipline》。

  主要研究方向
  (1)中药药性理论及本草文献研究
  在系统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多学科的交叉与渗透,重点进行中药药性发生学研究,围绕中药四气药性原理和归经理论等研究。
  (2)中药炮制理论、原理和技术研究
  积极探索现代科学的方法来阐明炮制理论和原理,并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指导生产实践。搭建了中药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评价标准技术平台建设。
  (3)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以道地药材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方法研究。
  (4)适合中药特点的安全评价方法和共性技术研究
  针对中药特点,全面分析影响中药安全性的内因和外因,建立完整的中药安全评价体系。
  (5)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
  围绕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方向,在中药巴布剂、微乳、泡腾片等多个新兴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
  (6)中药及复方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研究
  以新技术和新理论,突出从药代动力学角度,研究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和物质基础,揭示中药作用的科学内涵。
  (7)中药复方药效及机理研究
  遵循中药用药特点,运用多学科的方法和技术,重点进行方剂配伍原理研究,多成分整合机制研究,重视符合中药作用特点的药效评价方法研究,积极拓展新领域,丰富和发展生物力药理学新的交叉学科。
  (8)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质量评价的研究
  以疗效确切的中药和有代表性的名方为主要对象,进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并探索其作用机理;探索适用于药效物质和作用机理研究的比较系统的方法技术,形成了“一测多评”的质量控制新模式。
  (9)分子生药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在进行基因工程研究的基础上,突出对药用植物的亲缘进化,药材的分子标识鉴别,道地药材的生物学本质以及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和保护对策的研究。

  学科优势特色
  ① 充分体现了继承和创新
  深入开展中药药性理论、方剂配伍原理、炮制理论、炮制共性技术原理及本草文献研究。同时,分子生药学理论和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中药新剂型与新技术研究、中药及复方吸收、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研究等研究方向中充分体现了学科交叉,积极推动现代科学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体现了继承与创新。
  ② 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
  中药药性理论、方剂配伍原理、炮制理论、炮制共性技术原理及本草文献研究等基础理论研究是中药学科的基础,对稳定学科方向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近年来,我学科高度重视中药的应用研究,积极开展中药标准化和规范化研究;并大力推行中药产业关键共性问题的基础研究,如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中药鉴别与质量评价技术、中药炮制、中药制剂等领域的关键共性问题进行研究,为中药产业的发展提供应用基础研究。
  ③ 拥有中药系统研究的关键技术和平台
  如中药道地药材空间分析数据库及研究技术平台、道地药材遗传变异分析的分子生药学技术和平台、集药物粗提、精制、分析、结构鉴定为一体的现代化中药化学实验平台、全新的基于生物能的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平台、本草学研究的资料及技术平台、药物活性筛选评价技术平台、GLP安全性评价体系:建立了整体、器官、细胞和亚细胞安全性评价技术平台,并采用遥测和NMR代谢组学先进技术、纳米和单分子水平上的生化分析、化学与生物传感技术、中药制剂技术平台等。
  ④ 拥有国内中药学研究的领军人物
  学术带头人为李连达院士、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黄璐琦研究员,两人都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姜廷良、屠呦呦、 叶祖光、朱晓新、王智民、肖永庆、刘淑芝等人均是中药学科相关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学术骨干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研究队伍体现了老中青结合,是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
  ⑤ 本学科培养的研究生业已成为国内外中药学科研究领域的骨干力量
  
  培养的研究生如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黄璐琦以及叶祖光、朱晓新、王智民、肖永庆等研究员均是中药学科相关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或享受政府津贴,或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