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四川研招网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 院校资讯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10年研究方向介绍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硕士点

  飞行技术与航空运行研究方向:
  飞行技术和航空运行是民航的技术基石,是航空安全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方向侧重民用运输航空领域,针对运输类飞机,在运行和使用的领域进行多角度全方面的研究。飞行技术重点针对持有飞行执照的各类民航飞行人员,航空运行则针对从事民航运行领域的各类工程技术人员。具有多学科交叉、综合性强、理论联系实际紧密、以应用为目标等特点。涉及的传统学科包括:空气动力学、飞行力学、飞机系统、航空发动机、飞行技术、通信与导航、飞行程序、优化理论与方法、航空法规与标准等。本方向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现代飞行技术理论、航空事故分析、航空安全管理
  飞机运行性能、航空运行管理、运输经济性、民航规章与标准
  卫星导航技术与应用、现代飞行程序与方法
  我院在该方向的研究和教学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的紧密结合是其它院校不可替代的。具有50余年飞行员培训经验,90%以上的民航飞行员毕业于我院;在飞行技术训练体系、方法、程序等方面在国内具有独创性,在世界上亦具有先进性;训练设施一流,安全纪录在国内领先。我国民航的许多飞行技术理论和飞行法规都来源于我院,我院是中国民航的一个“缩影”。王大海教授撰写的“飞机的全局稳定性分析和非线性控制”等多篇高质量文章被EI收录。 “飞机多目标实时定位跟踪系统”等多个项目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获民航总局科技进步奖和国家安全生产成果奖5项次。在高原及特殊条件下的飞行运行研究和应用在国内居领先地位。
  良好的研究支撑体系与优越的实验平台有助于深入开展飞行技术与航空安全研究,并可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目前我院拥有全国唯一的飞行技术与飞行安全科研基地;拥有低速风洞、飞行模拟、民航仿真和安全工程等多个实验室;拥有初教、中教及高教全系列的训练飞机,多台全任务模拟机、固定模拟练习器和桌面模拟飞行系统等实验实习设备,价值5亿多元。这些设施能很好地进行各种飞行技术与航空安全方面的实验和研究。

  航空人因工程研究方向:
  “航空人因工程”是由航空心理学、航空生理学、航空医学、航空工效学等组成的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保障民用航空安全、提高工作效益。当今,四分之三以上的民航飞行事故都是由于人的因素所造成,“航空人因工程”的研究及其成果运用是减少民航人误、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保障民航安全的重要研究领域。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民航人误(含飞行、空管、机务等)的分类分析理论与技术、民航人误的识别与控制
  民航从业人员(含飞行员、空中交通管制员、机务人员等)的心理选拔理论与技术
  飞行中人的因素,驾驶舱/机组资源管理理论、训练技术与评价技术
  空中交通管制中人的因素、空管班组资源管理、空管安全管理
  机务维护中人的因素/机务维修资源管理
  民航从业人员(含飞行员、空中交通管制员、机务人员等)训练的心理学理论与方法
  民航英语中的心理语言学问题
  现代民用航空器设计中的工效学原理
  我院上述领域的研究在国内民航界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亦具有先进性。近5年,已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6部,其中3篇论文被EI检索机构检索,1篇被ISTP检索机构检索,5篇被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收录;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飞行中人的因素与驾驶舱资源管理”是四川省精品课程。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11项,到位科研经费600余万元。已与国际民航组织、美国联邦航空局CAMI研究所、德国宇航研究院、欧洲飞行员选拔与培训学院等国外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关系。
  本研究方向拥有较雄厚的师资力量,集中了2位教授,5位副教授。其中,本方向学术带头人罗晓利教授是教育部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在航空人因工程领域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吴土星教授是国际民航组织民航英语专业组专家、民航特聘专家,也是我国民航英语的学术带头人。
  良好的研究支撑体系与优越的实验平台有助于深入开展航空人因工程的研究,并可取得更好的研究成果。目前我院拥有从德国宇航研究院引进的全套飞行员心理选拔系统、荷兰COMPASS飞行员心理选拔系统、德国BP公司生产的128导ERP系统、日本光电生产的16导生理信号遥测仪以及美国生产的Hypoxico低氧舱系统等先进的航空人因工程实验设备,总价值1300万人民币,构成了一个现代化的航空人因工程实验室。此外,学院所拥有的全任务飞行模拟机和各类教练机、空管雷达模拟机等设备均可用于本方向研究生实验、实习和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设备。

  机务工程研究方向:
  机务工程是民用航空领域保障飞行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提高航空器的可靠性、降低航空公司运营成本、提高航班正点率具有重要作用。机务工程注重应用技术研究,同时兼顾可靠性、故障诊断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工作。本专业方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航空器维修理论与技术,航空器结构及部附件维修,航空器结构、发动机、电子设备的状态监控与故障诊断,航空器综合性保障系统与故障诊断、航材管理技术。
  目前,经过该硕士点的培养,学生将具备以下的知识与技能:
  具备一定的航空动力装置、航空机械、航空电子设备的维护、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具备对民航飞机与发动机、电子电气设备的维护、性能检测、故障诊断与排除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具备民航飞机与发动机、航空电子电气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基本能力;
  具备一定的维修差错与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
  该研究方向拥有多种类型的飞机和航空发动机,可以供学生进行装配和拆卸实践。同时,还拥有机务维修实践基地和20多个专业实验室,学校的航空发动机维修培训中心(AEMTC),模拟训练中心、飞机修理厂以及其它航线实习基地供学生进行实习实践教学。此外,学院还建有发动机陈列室和飞机陈列室。本研究方向建设有四川省精品课程五门,并且在教学和科研上获得20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
  本研究方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兼职教师60多人,9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授、副教授总共27人,其中包括一些获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这些专家、教授在飞行器、航空发动机、航空电子设备以及航空安全领域都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在民航界有较高的声誉。本研究方向在通用航空领域的飞机结构修理、发动机修理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与许多航空公司、维修企业、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民航局的飞行技术与航空安全科研基地为学科建设提供强力支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民航局科研基金等项目超过十项,这些都为开展科研合作和推动学生就业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点

  本学科点主要研究方向有空中交通管理、空中交通运行环境和航空运输管理三个方向。

  空中交通管理研究方向:
  空中交通管理研究方向对建设我国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提高空中交通管理的软件和硬件水平、保障空中交通安全和顺畅、提高空域资源使用效率、优化飞行流量控制方法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该方向重点研究的内容有:
  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系统(包括通信、导航、监视和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理论与设备、航行情报服务系统等研究);
  空中交通管制技术(包括飞行高度层配备、管制间隔、管制程序与方法、飞机排序和优化管制理论等研究);
  空域规划与飞行程序设计(包括空域规划理论与辅助系统、动态空域管理、传统飞行程序、区域导航飞行程序、基于导航性能飞行程序、目视飞行程序等研究);
  流量管理(包括机场与空域容量、流量管理理论与方法、流量管理系统、远期流量管理与航班计划、战术与实时流量管理等研究);
  空中交通安全管理(包括管理中人的因素、空管安全体系、空管安全审计、空管安全事件仿真等研究)。
  我校空中交通管理方面的教学科研水平在国内民航处于领先地位,形成了长期稳定的研究方向,拥有充足的科研经费。从本科教学情况来看,我校的许多毕业生都已成为各民航管理局、空中交通管理局、航空公司和机场公司的生产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历届毕业生都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从科研水平来看,自1989年开始,学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思路,采取与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联合研究的道路,长期从事空中交通管理理论及装备方面的研究。我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DRS雷达管制模拟机、DPS程序管制模拟机、塔台管制模拟机、多通道数字记录仪、中国民航空中交通管理计算机辅助培训(CBT)系统等空管装备和仿真设施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国内各民航单位广泛使用,创造经济效益5300万元,先后获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四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该研究方向的学术团队近5年来在《系统工程学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电子科技大学学报》、《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等重要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41篇,其中EI收录6篇。
  本研究方向现集中了5位教授、12位副教授、5位博士。“空中交通管制教研室”08年被评为“四川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该团队已经在空中交通管理领域的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方面体现出结构合理、朝气蓬勃、和谐奋进的精神风貌。
  研究生毕业后可在民航各空中交通管理局、航空公司、机场集团公司和民航管理局任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也可在学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空中交通运行环境研究方向:
  该研究方向旨在探索飞行大气环境规律,改善航行保障方式,提高飞机运行的环境安全水平,增强航空公司运行控制能力,提升机场规划设计与管理水平,完善航空公司应急处理程序等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保障。空中交通运行环境主要研究的内容有:
  飞行大气环境(包括低空风切变、飞机颠簸、飞机积冰的形成机制及对飞行的危害、强对流天气的探测和分析、危险天气对航空运输影响的预报和仿真、各种天气条件下的飞行保障和运行控制等研究);
  航空运行控制(包括签派程序与方法、运行控制系统、飞行计划、签派放行、飞行动态监控、航空运行安全、航空运行中的应急程序与规章、航空资料服务等研究);
  机场规划设计与管理(包括机场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机场运输量的预测与开发、机场现场指挥、机场场道维护、机场目视助航设施、机场净空、机场运行管理、机场安全等研究);
  航行保障环境(包括现代通信技术与方法、自动相关监视、采用各种增强系统及组合导航传感器的导航方法、利用现代对地观测手段和地理信息系统研究飞行环境中的地形偶合、航空器飞行中的领航方法和航迹探测、航行保障中的人的因素、航行保障法规等研究)。
  本研究方向现集中了4位教授、6位副教授、1位博士。他们所从事的航空气象和航空运行管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已经在民航具备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研究生毕业后可在民航各航空公司、机场集团公司、空中交通管理局和民航管理局任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也可在学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

  航空运输管理研究方向:
  航空运输业是一个资金、技术密集高度密集型的行业,产品的同质性以及由此引起的市场过度竞争导致整个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只有3~5%,因此管理模式与技术手段的不断创新对于保障航班生产的安全,降低运行成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航空运输运输管理方向重点研究航空运输生产中各生产资源元素的优化配置理论与技术、航空运输生产组织与计划优化理论与技术、航空运输生产绩效评价理论与技术,空防安全管理理论与技术,等等,加强该领域研究有助于保障民航运输安全、提高航空运输业的资源使用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强航空运输业的市场竞争力。
  该研究方向主要开展的研究涉及:
  航空运输中的运行控制理论与技术,主要有:运行保障、飞行组织与实施、运行恢复与动态监控,运行控制组织模式与流程优化,等等;
  航空运输生产组织与计划管理理论,主要有:航班计划编排、飞机维护计划、客货销售计划、飞机排班计划、机组排班计划、机场停机位分配计划,等等;
  航空运输生产绩效评价理论,主要有:航空运输生产计划的鲁棒性评价、航班服务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等等;
  航空运输运营管理理论,主要有:航空运输成本分析理论、航空运输需求与运量预测理论与技术、航班收益管理理论与技术、机队规划、航线网络规划、飞机融资与租赁、航空公司联盟与代码共享,等等;
  航空运输产业政策及法规,主要有:航空放松管制下的政府管理职能、航权开放对国内产业的影响及基本策略、航空运输管理法规的制定、空防安全管理与预防航空非法干扰,等等。
  在上述研究领域,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开展了一系列富有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贡献有: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飞机排班系统软件、航班机型分配决策分析软件、中国民航飞行签派员执照考试系统软件的研发,科研成果均填补了国内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先后获三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这些研究成果在民航生产运行中投入使用并创造了突出的社会、经济效益。该研究方向的学术群体近5年来在《系统工程学报》、《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飞行力学》、《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等重要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并在各类国际学术会议上宣读论文,共有7篇论文被EI收录,出版学术专著和民航运输专业教材5部。目前承担的省部级科研项目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三项),各类研究经费超过300多万元。
  在师资方面,航空运输管理研究方向有40多人次的教师在国内外接受了各类专业培训和学历教育,掌握了该领域最新的国内外发展动态。目前该研究方向集中了4位教授,10位副教授,3位博士,并在航空运输生产组织、航空公司经营管理、空防安全保卫等方面在民航具备了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了一支学术梯队结构合理,朝气蓬勃的科研工作队伍。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