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介绍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徐州市农业科学院,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
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徐州市农业科学院,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薯研究所,四个名称一套机构,以下简称徐州农科所。前身机构铜山农事试验场创于宣统二年(1910年),7度迁址,20余次更名,百年延续未断,是国内创立较早、连续时间最长的农业科研机构。经几代人的辛勤耕耘,原仅一座10亩地的简陋庙址,发展成现在千余亩场地、基础设施齐全、专业优势显著、科技成果丰硕的现代农业科研机构,跻身于全国农业百强院所。
徐州农科所在旧中国,就形成了一个综合农业科研机构的雏形,1917年购地72亩,改建江苏省立第二农事试验场,开始探索徐州农业改造之道。1929年,改称江苏省立麦作试验场,至抗战前夕,有职员14人,土地550亩,1924~1938年育成6个麦、棉品种。1938年5月,日军占领徐州,麦作场撤至敌后维持良种繁育。日伪政权以原麦作场和省林业试验分场为基础,组建三改其名的伪淮海省农林试验场。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管敌伪农场,恢复麦作试验场,定编职员10名,工人11名,场地大部分被国民党军队占据,实用土地206.4亩。
新中国建立以后,全面快速发展,1949年扩为山东省立徐州农业试验场,职员增至41人,工人49人,土地1260亩。1953年回归江苏,改名江苏省杂谷试验场,1955年育成棉花新品种“徐州209”,成为国内第一个大面积产量超美棉的自育棉花品种,1965年获国家发明奖。1957年为徐州旱作改水稻建成稻麦两熟旱改水生产示范样板,1958年12月被评为“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受到国务院奖励。
1958年冬季改为徐州专区农科所,建制从省属转为徐州专署的省、地双重领导,1960年职工201人,土地1900亩。1962年精兵简政,缩短战线,科技人员素质提高,研究内容突出高产要求,实行内外结合,参加高产样板和治碱改土样板的建设,指导当地群众开展农村科学实验运动。样板田建设经验曾在全国第一次农村科学实验大会上作介绍。中国农科院薯类研究所撤并至徐州所,成为后来在徐州建立全国甘薯科研中心的源头。
文化大革命中,全省农科体系解体,科研长期半停顿。科技人员简化维持农作物育种。1973年科研工作开始复苏,科技人员重返科研岗位,恢复科研工作。
1977年全面恢复科学研究和科技推广服务工作。1978年起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彻底平反冤假错案,任用科技人员担任党、政领导职务,成立所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建立新的管理系统和组织结构,建立成果评奖和职称评定制度。1978~1983年获国家、部、省、市各级科技成果奖55项,其中,“徐薯18”甘薯、“徐州68—4”花生分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和三等奖,加上棉花“209”发明奖和一批部省级成重大果奖,传誉省内外,引起农业部和国家科委的关注,部委领导相继来所视察,给予“小所做出大贡献”的高度评价。
1983年省委决定按农业区划设所,更名为“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建制转归省农科院,实行以省农科院为主的省、市双重领导,1991年增挂徐州市农科所牌子,2000年改称徐州市农业科学院。定编职工272人,经过水利、公路、铁路、机关建设占地,现余土地1000余亩。1984年,由农业部科技司、江苏省农科院、徐州市政府三方协议兴办“江苏徐州甘薯研究中心”, 2002年增挂中国农科院甘薯研究所牌子。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市场化改革方向,实行所长负责制,改革科研拨款制度,开展科技开发和有偿科技服务,实行“一院两体”,一为科研创新体系,一为科技型企业经营体系,两者相辅相成,形成国家重点支持和自谋发展相结合的科研运行新机制。对外、对台交流合作取得显著进展,1981~2009年,共接待30多个国家或地区以及国际科研开发机构116批301人次来访,出访65批93人次,与国际马铃薯中心、亚洲蔬菜发展与研究中心和其他境外相关机构建立多项有成效的合作,聘请7名境外专家任特约研究员。
科技创新体系分国家甘薯科研和区域科研两大系列共10个研究室,建有各类实验室9个,每年课题80项左右,年科研经费1000万元左右。建有国家甘薯改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全国农作物品种区试站等国家级和省级科研平台17个。2009年103名科技人员,研究生占23%,大学本科占43%,高级职称占44%,博士6人,硕士24人,初步形成由高学历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主的甘薯科研国家队和区域科研麦、稻、棉、油地方队。2007年全国启动第一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徐州农科所获准定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水稻、棉花、大豆、花生5个徐淮(州)综合试验站;2008年,农业部启动第二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徐州甘薯研究中心定为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依托单位。
科研方向几度调整,着重应用开发研究,启动部分应用基础研究。育种目标由以往以高产为主调整为高产、优质、多抗、专用型品种为主;栽培技术研究从以往高产为主调整为超高产、轻型、高效、安全、集约栽培为主。育种方法由以往系统选育为主过渡到以杂交育种为主、系统选育为辅,启动分子标记生物技术用于辅助育种的研究。至2009年止,累计自育各种农作物新品种187个,其中17个获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1个品种在不同时期成为黄淮地区粮棉油作物主体品种,在20多个省、市、自治区累计推广14.95亿亩,新创社会经济效益243.9亿元;研创和利用栽培新技术203项;引进鉴定推广的外地品种98个;在省级以上刊物累计发表论文1190篇,其中学报级167篇,主编或参加编写专著127部;获各级成果奖204项、259项次,其中国家级奖19项次,部、省级奖123项次。获国务院表彰1次,省政府3次嘉奖,市政府4次“先进单位”称号,连续3次被农业部评为全国百强农业科研单位,在600余个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中一直名列前茅。
科技企业经营体系强化新品种为主的成果开发,注册成立 “江苏徐农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原生食品有限公司”、 “徐州市农科院科技开发中心”,建有8万亩新品种生产基地,年开发收入2006年突破1000万元大关,使科技开发收入与事业费、课题费各占三分之一,共同形成支撑全所(院)生存发展的三大经济来源。
全院现有东贺村科研区、大庙村示范园和东甸子生活区三部分,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和总体部署,进一步增强自谋发展能力,结合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工程的补偿机遇,抓紧实施办公、试验、生产、生活区改扩建工程,力争两年内建成以各种作物科技创新楼为主体的东贺村综合科研区和徐州市农科院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园(大庙村)。到2015年初步建成国际先进的国家甘薯改良中心、国内先进的淮海经济区稻、麦研发中心,全省先进的淮北大豆、花生研发中心和徐州市领先的蔬菜、果品高效推广应用中心。并加强与农业推广体系结合,使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切实为高效现代农业、设施规模农业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 2018-06-08中国农业科学院真题经验汇总(2014.12--2017.8)
- 2018-04-13901生理生化大题14 15回忆版
- 2017-05-06中国农科院考研2009年生化真题(含分子生物学)
- 2017-04-042012农科院畜牧所 复试试题
- 2016-03-05201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所复试笔试题回忆版
- 2015-02-252013考研经验,一家之言。。食品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