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北京工商大学 > 招生信息

2018年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简介

  院校简介:北京工商大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多科性大学,是建国后首批专门培养商业和轻工业高级人才的高等学府。199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北京商学院合并,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并入组建而成。

  经济学院是北京工商大学办学历史最久的学院,也是专业较多、规模较大的学院之一。其中经济贸易系的前身是原北京商学院商业经济系,196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全国首批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经济学院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近5年开展的社会性全国高校排名中,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学科专业一直位居全国高校前50名。在教育部2012年的应用经济学学科评估中,学院应用经济学学科位居第30位,统计学排名第45位。

  学科与专业:学院现有经济学、贸易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财政学、统计学等8个本科专业,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和统计学等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产业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学、保险学、国际贸易学、财政学、区域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数量经济学、劳动经济学、政治经济学、专门史(经济史)等1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10年获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批金融硕士、国际商务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保险硕士和资产评估硕士等6个专业硕士点。其中,产业经济学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截至2017年3月,学院共有全日制硕士研究生525人,(其中留学生23人)。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生1999人(含双培生60人)。

  师资队伍: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工119人,其中专任教师102人。在专任教师中,有教授27人,副教授4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75人,国外留学或讲学经历教师47人。很多教师具有在美国、英国、日本、爱尔兰、新加坡等国留学或讲学的教学科研经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北京市高层次人才1人,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北京市级人选"1人,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学创新人才1人,北京市优秀教师3人,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另外,学院还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学术创新团队2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个,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2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14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3人。多位中青年教师入选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北京市学科带头人,成为商务部专家、农业部专家,获得北京市教委"人才强教"项目等。多位教师在多个国家级学术团体机构担任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及多种学术期刊编委等社会职务。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提升国际化水平。学院聘请十几位国际著名的经济学家和学者为兼职教授,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菲尔普斯教授和纳什教授以及国际著名货币经济学家、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迈克尔o帕金教授等。近年来,学院先后选派教师50余人次到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意大利、爱尔兰、印度、泰国、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学术访问、交流、讲学或学习,以提高教师教学科研水平。

  科研成果及研究中心建设:学院科研成果已开始由数量型增长向数量与质量并重逐步转变。近五年来,经济学院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科研课题纵向项目100余项,科研到账经费达2000余万元。近五年来,在国内享有盛誉的《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世界经济》、《金融研究》、《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中国农村经济》、《农业经济问题》、《统计研究》等重点学术期刊和国际SSCI期刊发表论文400余篇。

  学院设有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证券期货研究所、保险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中心、应用统计研究中心、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区域金融工程研究中心、财税研究中心、企业营商环境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已发展成为学院的重要科研基地。经济学院2008年成为"中国金融学年会"理事单位,2009年又分别成为全国财经高校财政教学研究会、全国财政教学研究会、北京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的理事单位以及北京经济学博士论坛的会员单位。2009年7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首都流通业研究基地归口经济学院管理,在2012年的验收中获得优秀。2011年12月,首届全国区域金融论坛由学院金融系发起成立,并成功承办了论坛首次学术会议,该论坛至今在各地已连续举办5届。

  学生培养和就业:学院长期重视复合型人才培养,每年一度的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犇腾杯"学术创新奖励基金评奖和经济学院"立丰市场调查研究奖励基金"优秀论文评奖等活动的开展,对研究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学院以结纳四海、贯通中西为愿景,积极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近年来,多次由学校选派硕士生到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知名高校考察学习。学院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等在行业的影响力,利用各种教学、科研、交流等机会,并通过校外导师聘用制度,加强同用人单位的联系,积极推荐毕业生。经过多年努力,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所培养的研究生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赞誉,在国家机关、各大公司、各类银行、保险机构、中外合资企业均有出色表现,就业情况十分看好。

 

     招生学科目录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批准时间

专业硕士

批准时间

经济学

理论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2001年

资产评估

2010年

政治经济学

2006年

 

 

世界经济学

2010年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2010年

 

 

应用经济学

产业经济学

1981年

 

 

国际贸易学

2002年

国际商务硕士

2010年

金融学

2002年

金融硕士

2010年

保险学

2002年

保险硕士

2010年

财政学

2002年

税务硕士

2010年

数量经济学

1996年

 

 

统计学

统计学

2005年

应用统计硕士

2010年

 

  学术硕士专业介绍

  西方经济学

  专业介绍:

  我校西方经济学2001年获得硕士点授予权,2003年开始招生。在时任经济系主任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教授带领下,该学科较早地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引入国内,为我国西方经济学理论研究和知识普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目前该学科已经累计招收研究生80余人,其中在校生26人,已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的研究生55人,12人考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博士研究生。本硕士点现有指导教师1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8人具有经济学博士学位。学科团队教学素质高、科研能力强,团队教师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等刊物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40余部,参著、译著20余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委托课题50余项,成果获奖6项。

  本硕士点注重加强对外交流。曾成功承办了"2008年北京经济学博士论坛第15次学术会议";"2009年北京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迎春学术研讨会";"2009年首都经济学家论坛第八次年会"等国际国内的学术研讨会;多次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40多所高校著名专家、学者、博士生导师对当今经济热点问题展开讨论。经济系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不断加强和国际之间的合作。积极参加国内国际的重要的学术活动,和英国、美国建立了长期的学术研究和师生交流的合作关系,每年还定期聘请外籍教授为经济专业的学生上课,受到广泛好评。

  研究方向:

  微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包容性的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

  政治经济学

  专业介绍:

  我校政治经济学学科于2005年取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政治经济学学科组成员均为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等具有雄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术研究传统的国内名校,经过严谨、规范的理论经济学学术训练,与这些国内名校专家学者保持密切的学术联系。近年来,该学科在企业社会责任、国有企业分类改革、国有资本重组、企业并购、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开展研究,形成学科领域明确、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研究团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政治经济学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企业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跨国并购和中国企业海外运营问题;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和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治理;企业产权制度安排;中国各类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本研究方向重视企业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和中国企业制度改革的实践探索。本研究方向在《经济学动态》、《中国软科学》、《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家》、《当代经济研究》等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20多部,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承担省部级课题30余项,多项研究成果获奖。

  我院从事政治经济学教学和科研的教师有4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

  研究方向:

  企业理论与企业社会责任

  世界经济学

  专业介绍:

  我校自2010年获得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开始招收世界经济学专业研究生。世界经济学学科组成员均来自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世界经济学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两个:一是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全球化,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国际经济合作中的组织形态、发展特征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着重培养学生了解并掌握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把握其发展趋势,了解中国开展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动态及长远战略。二是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汇率制度的制定原则、依据与管理;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角色与作用;人民币汇率与货币制度的改革;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货币体系重构等问题,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研究方向在《经济研究》、《宏观经济研究》、《财贸经济》、《国际经济评论》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专著近10部,承担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

  研究方向:

  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全球化,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专业介绍:

  我校自2010年获得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8年开始招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专业研究生。该学科组成员均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经过严谨、规范的理论经济学学术训练,有较强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近年来,该学科在人力资本、劳动力市场分割与收入分配;教育公共品供求的搜寻博弈与匹配机制设计;低碳发展机理与激励政策;产业结构、能源消耗对我国碳减排目标的作用机理与影响效应等问题上展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在《生态经济》、《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中国软科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多部专著,承担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纵向课题。

  研究方向:

  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产业经济学

  专业介绍:产业经济学前身是北京商学院的贸易经济学,1960年开始招收商业经济专业的本科生,至今有57年的历史。1979年开始招收商业经济学硕士研究生,1997年成为原商业部重点学科,是国务院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81年),2003年至今是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2009年获批北京市特色专业、2011年获批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2007-2008年,在教育部开展的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产业经济学位居全国第19位。

  本团队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合理。作为流通经济研究的重要中心,20世纪本学科有贺名仑、周明星、黄国雄、童宛生、苏志平、王相钦、刘秀生等等一批著名专家,进入21世纪后,谭向勇、洪涛、胡俞越等教授在学科中发挥了奠基性作用,进行了创新性研究。目前学科17名团队成员中,教授10人,副教授4人,14人拥有博士学位(其中包括海归博士2名)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1人,商务部内贸流通专家2人,北京市优秀教师1人,北京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

  近年来,团队成员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经济学(季刊)》、《财贸经济》、《经济学动态》、《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经济问题》、《中国软科学》等中文权威期刊和EconomicModeling、ChinaAgriculturalEconomicReview等国际SSCI期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被CSSCI收入的论文超过100篇,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或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获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3人次,中国社会科学院二等奖2项,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三等奖1项。主持3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纵向课题。团队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从国家商业部于1983年批准北京商学院设立商业经济研究所开始),就通过为中央政研室、商务部、农业部、国家发改委和北京市政府、商业企业提供专业咨询意见,多项成果获国家及北京市领导人批示或被行业协会采纳。

  学科招生多次蝉联经济学院一志愿上线率第一,报考率第一,毕业生每年就业率达100%,就业单位有商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粮食局等部委;国务院发展改革研究中心、高校、研究所等研究和教学单位、中粮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烟草进出口公司、首创集团、赛迪集团、物美集团、居然之家、全聚德集团等大型企业。毕业生质量优秀,服务于社会各界,培养了一批又社会影响的毕业生,如国务院副秘书长孟扬(1983级)、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1978级)、重庆市副市长陈和平(1979级)等。

  研究方向:

  流通产业研究;产业组织理论与产业政策;期货市场研究

  国际贸易学

  专业介绍:

  北京工商大学国际贸易学专业2003年经国家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点,2004年开始招收国际贸易学专业硕士生,目前有两个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货物贸易。

  本硕士点注重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前沿问题的研究,倡导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学风。近年来,本硕士点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主持及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多项,出版教材和专著约20部,在《财贸经济》、《国际贸易问题》、《世界政治与经济》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多篇。科研成果获得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奖二等奖2项,商务部奖项1项。教师队伍还广泛参与学术交流等活动,多名教师曾赴美国访学、考察访问,到英国牛津大学赫特福德学院培训及访问交流,赴爱尔兰考克大学访学交流等。

  本硕士点自2003年以来,已招收硕士生109人,毕业生就业较好,主要流向是涉外企业、政府部门及攻读博士研究生,历年就业率100%。

  研究方向:

  国际贸易政策理论与实务;国际货物贸易

  金融学

  专业介绍: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是北京市专业品牌建设项目,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0年金融系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012年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金融学专业获批为教育部金融学本科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金融系拥有一支高学历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人数22人,其中教授7人,博士18名,博士后6名,获得海外博士学位者5名。金融系聘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及金融部门的业内人士为硕士生导师。强大的师资力量、科学的课程设置、引人瞩目的就业前景、开放的生源构成是金融硕士专业学位项目的特色。

  金融学科依据金融专业教师的研究优势逐步确立了投资管理、公司金融和金融产业组织管理研究三个研究方向。通过内联外聘,全面整合现有的师资队伍,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学术研究团队。团队成员在职称、学历、年龄结构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团队的学科跨度、学术水平、研究方向与布局趋于完善。此外,还聘请中国人民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等长期从事金融实践工作的专家担任本学科的兼职教授和实践导师,与校内教师组合,形成优势互补,整体提升本学科的研究能力。近年来,在国内多种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30多本,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等课题40多项,并且在金融产业组织管理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该领域已形成我们自己的学科研究特色,一套系列专著正在陆续出版。

  从金融学术研究生招生以来,生源状况良好,招生规模出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已经成为我校招生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各年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95%获得留京就业机会,其中20%考取了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科院以及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类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保险公司、会计事务所等从事有关投资管理、会计财务等工作,也有在行政事业单位、教学及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还有在政府部门或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各大银行、各大国家部委机关和各大财务公司,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平安保险公司等。每年通过毕业生就业,使我校金融学专业在社会各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研究方向:

  金融产业组织管理;投资管理;公司金融

  保险学

  专业介绍:

  北京工商大学是20世纪90年代国内第一批设立保险专业的学校,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自1998年开始招收金融学保险方向硕士研究生,2011年开始招收保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自2014年起,保险专业开始独立招收保险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二级学科点),旨在培养既具备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所需的研究能力,又具有独立从事科研、教学或在银行、保险机构独立从事经营管理工作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目前,保险学专业共有专职教师13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6名,讲师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2名;10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学科带头人、创始系主任、保险研究中心主任王绪瑾教授为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6-2010)、教育部高等学校金融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2017)、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亚太地区风险与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保险学会副会长、美国ManagementStudies审稿人。同时,专业还聘任了18位来自保险监管机构、大型保险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为兼职教授。

  保险专业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包括:国家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教育部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等。专业教师先后在《管理研究》(美国)、《国际保险与精算杂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杂志》(泰国)、《经济学动态》、《金融研究》、《保险研究》等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10余篇;受邀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并演讲;参与了《保险法》修订和司法解释的专家论证;参与或负责过我国保险业三个发展规划重大课题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北京市哲学社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中国保监会等省部级重大重点保险方向课题28项;独著和参著的保险教材和著作达50多部,获奖6项。

  在人才培养方面,保险研究生在《金融研究》、《保险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52篇获国内各项学术论文奖,在中国青少年基金会主办的"中国平安精英大学生励志计划论文奖"保险类论文获奖数量排名全国第二。从98级保险研究生毕业以来,学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100%。毕业生就业方向包括:中国保监会、北京保监局、各大型保险公司或银行总部;或考取北京大学、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华盛顿州立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继续攻读博士研究生,之后在美国、中国等高校担任教授、副教授等教职。

  研究方向:

  保险市场研究;保险精算研究

  财政学

  专业介绍:

  财政学是应用经济学科的重要分支。本专业立足财政税收的社会分配与再分配理论及实践研究,本学科点研究方向是财政理论与政策、区域财政问题研究。优势在于财政税收活动对要素资源的空间与产业配置的经济影响、对不同群体收入分配的影响等,包括区域财税问题、产业财税问题、收入分配等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掌握基本财税理论、财税制度和政策,掌握财税管理技术和方法;追踪财政理论前沿,研究财税制度变迁、管理运行、操作技术对社会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的内在作用规律,及其对宏观、中观、微观经济活动的影响。使学生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政府机关、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社会服务组织等单位从事财税研究、政策分析、实务处理、财务、预算管理、国有资本运营等工作。

  财政学专业现有教师9人,全部拥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同时聘请财政部科研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等单位的知名学者以及财政部门长期从事财政实务工作的专家担任本学科的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导师)。师资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优势明显。

  本学科依托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财政学学科建设团队和财政税收研究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财政系是"中国财政学会"、"中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和"中国区域经济学会"的理事单位,频繁参与或组织国内财政学科学术交流活动,与全国大部分高校的财政学专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联系。近三年,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教育部基金3项、北京市社科基金3项,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

  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财政税务部门及相关政府部门、国家机关、大型企业、金融机构、社会中介机构等。近三年,财政学专业研究生就业率达100%,其中98%在北京就业,就业单位包括财政部、北京财政局、北京国税局、地税局及其他政府部门、各大银行等金融机构、财税咨询机构、大型国企和外企等。

  研究方向:

  财政理论与政策研究;区域财政问题研究

  数量经济学

  专业介绍:

  该专业有教授1人,副教授5人,讲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校级重点课题20多项,出版专著10多部,出版教材2部。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TheScientificWorldJournal》、《JournalofAppliedMathematics》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以大数据为背景,数量经济学致力于培养独立从事数量经济学等各专业领域不同岗位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创新和创业精神。该方向以计量经济学为理论基础,量化研究现代金融理论、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相互作用机制、金融市场风险机制和价格机制等;课题《现代服务业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荣获北京市第九届优秀统计科研成果三等奖,《国家竞争力统计模型及应用研究》获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专著一等奖。

  研究方向:

  金融投资计量分析

  统计学

  专业介绍:

  统计系是隶属于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至今已经有20多年培养经验,该专业有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6人,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校级重点课题20多项,出版专著10多部,出版教材1部。在《财贸经济》、《系统工程》、《ChinaEconomicReview》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在大数据背景下,统计学专业致力于培养统计方法在经济领域的综合运用,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创新和团队精神。了解统计学、经济学国内外发展动态,具备持续学习、修读博士学位所需的知识背景。该专业主要对商品价格波动、资产价格波动、商业周期等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的定量分析与模型处理,给出我国价格运行、商业周期等内容的准确度量和预测,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及宏观经济运行规律进行研究,并对模型计算出的结果给出综合型评价,以模型结果为依据,为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提出决策上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研究方向:

  商业量化研究和宏观经济统计分析

  专业硕士专业介绍

  资产评估硕士

  专业介绍:

  我校资产评估硕士点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0年审批的第一批资产评估专业硕士点,现有校外指导教师9人,全部为高级职称,从事多年资产评估工作,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校内指导教师1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全部具有经济学博士学位。学科团队教学素质高、科研和实践能力强,在《经济研究》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00多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企业委托课题50余项。本硕士点现有北京中锋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中水致远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中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北京天健兴业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等多个实践基地,有工科实践中心和文科实践中心两个校内实验场地,完全满足现场教学、实践训练和毕业实习等环节的要求。

  本硕士点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会计学基础理论,掌握资产评估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国际评估准则,了解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资产评估理论的新发展,拥有较强的资产评估操作技能,具有对多变的商业环境的学习能力和国际化视野,在本专业毕业后有能力取得资产估计师以及专项资产估计师等执业资格,并能独立从事相关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该专业硕士就业前景广阔,可服务于各类所有制企业、政府部门以及具有一定财产的个人,在产权交易、企业改制、司法实践、融资抵押、财产拍卖等活动中,迫切需要大量从事资产评估业务的专门人才,就业领域涉及商业银行、保险机构、资产评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大型国企、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等多类部门。

  研究方向:

  企业价值评估

  国际商务硕士

  专业介绍:

  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英文名称为"MasterofInternationalBusiness",简称MIB。2010年,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北京工商大学正式成为全国首批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

  北京工商大学国际商务硕士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胜任在涉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从事国际商务经营运作与管理工作,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通晓现代商务基础理论,具备完善的国际商务知识、国际商务分析与决策能力,熟练掌握现代国际商务实践技能,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较强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商务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位点的师资力量强大,满足"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要求。专职教师的博士学位师资比例达到50%左右,具有留学、出国访学及出国短期培训经历的教师比例也达到50%以上,同时本专业还聘请来自各类国际商务部门的高级人才作为兼职教师指导教学及实践。本专业良好的教学硬件设施和国家级及北京市经济管理实验教育示范中心、以及与国内多家国际商务相关部门建立的学生实习基地,可以充分保障国际商务硕士专业学位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并重的要求。专业的课程设置结合课堂教学与商务实践等手段,同时将实现与国际商务类职业资格考试的有效衔接。

  研究方向:不设具体方向

  金融硕士专业

  专业介绍: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是北京市专业品牌建设项目,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0年金融系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012年获得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金融学专业获批为教育部金融学本科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金融系拥有一支高学历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教师人数22人,其中教授7人,博士18名,博士后6名,获得海外博士学位者5名。金融系聘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及金融部门的业内人士为硕士生导师。强大的师资力量、科学的课程设置、引人瞩目的就业前景、开放的生源构成是金融硕士专业学位项目的特色。

  2011年,金融硕士首次招收13人,2012年招收20名,2013年招收27人,2014年招收49人,2015年招收33人,2016年招收33人。2013届、2014届及2015届金融硕士顺利毕业,就业率达100%。金融硕士专业的学生约有70%以上的毕业生进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北京银行、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等相关金融机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60%以上的金融硕士在京就业。就业率和就业层次的双高充分说明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培养的金融硕士适应金融市场的用人需求。

  研究方向:

  资本市场;公司金融

  保险硕士专业

  专业介绍:

  北京工商大学是20世纪90年代国内第一批设立保险专业的学校,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自1998年开始招收金融学保险方向硕士研究生,2011年开始招收保险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目前同时招收保险学术型硕士和保险专业硕士。保险专业硕士学位旨在培养具有良好风险管理基础和保险业务知识,能够从事风险管理、保险实务和保险监管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保险专门人才。

  目前,保险学专业共有专职教师13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6名,讲师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2名;10位教师拥有博士学位。学科负责人、系主任王绪瑾教授为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6-2010)、教育部高等学校金融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2017)、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专家、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亚太地区风险与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保险学会副会长、《保险研究》编委,以及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北京保险研究院、中国太保、中安联合投资集团等四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导师。同时,专业还聘任了18位来自保险监管机构、大型保险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为兼职教授。

  保险专业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包括:国家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教育部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等。专业教师先后在《中国商业评论》(美国)、《国际保险与精算杂志》(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杂志》(泰国)、《经济学动态》、《金融研究》、《保险研究》等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10余篇;受邀多次出席国际保险学术会议并演讲;参与了《保险法》修订和司法解释的专家论证;参与或负责过我国保险业四个发展规划重大课题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北京市哲学社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及中国保监会等省部级重大重点保险课题33项;独著和参著保险教材和著作达55部,获奖8项。

  在人才培养方面,专业与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等合作设立了11个校外实习基地,为研究生提供充分的专业实习机会。从2011级保险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以来,学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100%;其中2015年12位专硕中有3位分别考上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贸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博士生。毕业生就业方向包括:中国保监会、北京保监局、各大型保险公司或银行总部。

  研究方向:

  保险市场研究;保险精算研究

  税务硕士专业

  专业介绍:

  本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战略眼光和创新精神的、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活动的高层次税务专门人才。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税收基础理论、熟悉税收制度和政策,熟练掌握现代税务实用技术,能够从事税收征管与评估、纳税服务与代理、税务分析与筹划等专业工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培养涉税管理与服务、涉税财务分析与处理的实用性、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税务专业现有教师7人,全部拥有高级职称或博士学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同时聘请财政部科研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等单位的知名学者以及财政部门长期从事财政实务工作的专家担任本学科的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导师)。师资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优势明显。

  本学科依托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财政学学科建设团队和财政税收研究中心,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活动;财政系是"中国财政学会"、"中国高校税收学教学研究会"和"中国高校财政学教学研究会"的理事单位,频繁参与或组织国内财政税收学科学术交流活动,与全国大部分高校的财政学、税务硕士专业和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联系。近三年,本专业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3项、教育部基金3项、北京市社科基金3项,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

  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有:财政税务部门及相关政府部门、国家机关、大型企业、金融机构、社会中介机构等。近三年,税务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率达100%,其中98%在北京就业,就业单位包括财政部、北京财政局、北京国税局、地税局及其他政府部门、各大银行等金融机构、财税咨询机构、大型国企和外企等。

  研究方向:

  税务管理理论与技术应用

  应用统计硕士

  专业介绍:

  该专业有教授3人,副教授9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11人,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校级重点课题40多项,出版专著20多部,出版教材3部。在《财贸经济》、《系统工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统计研究》、《TheScientificWorldJournal》、《JournalofAppliedMathematics》、《ChinaEconomicReview》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应用统计以大数据为背景,培养学生在掌握统计学基础理论和方法,熟练应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处理,熟练掌握实现数据收集、整理、分析、预测等统计方法的综合运用,着重培养学生在商业、金融领域的数据挖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政府、企业、市场咨询和研究机构等部门培养应用型人才。较熟练地掌握和使用一门外语,能够阅读和理解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备一定的对外交流能力。

  研究方向:

  金融投资分析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