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北京工商大学 > 招生信息

北京工商大学2012金融学硕士生招生目录书目


  一、专业名称:金融学(含保险学)

  专业代码:020204

  二、专业介绍

  金融学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始建于1993年,在北京市政府、学校领导和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目前金融学专业在师资队伍培养、教学及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3年获得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开始招收金融学方向研究生,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本科和研究生较为协调发展的局面、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较为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2003年金融专业被批准为中央和地方高等学校共建项目,2005年又被批准为北京市专业品牌建设项目,2008年成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和国家特色专业建设项目,2010年金融系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经过多年的发展,金融系形成了一支高素质的雄厚的师资力量。目前共有教师17人,其中教授6人;博士9人(其中博士后3人),海归博士2人,北京创世纪人才1名,北京市骨干教师3名,北京名师1名,北京工商大学优秀教师2名,多位老师担任中国金融学会、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内、北京国际金融学会、北京金融学会常务理事、理事。

  金融学科依据金融专业教师的研究优势逐步确立了金融市场组织研究、发展中金融理论创新与业务二个研究方向。通过内联外聘,全面整合现有的师资队伍,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学术研究团队。团队成员在职称、学历、年龄结构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团队的学科跨度、学术水平、研究方向与布局趋于完善。此外,还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银行和国际金融研究所及长期从事金融实际工作的专家担任本学科的兼职教授,与校内教师组合,形成优势互补,整体提升本学科的研究能力。近年来,在国内多种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20多本,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以及校级重点课题30多项。并且在金融市场结构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在该领域已形成我们自己的学科研究特色,明年一套系列专著将要出版。

  本学科近几年在学术交流平台建设方面作了大量工作,通过聘请客座教授、学术研讨会及其他形式,与金融部门及其他政府部门、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和院校、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能够及时掌握金融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前沿,有利于本学科的研究活动的开展。近几年我们多次成功的举办了大型国内国际学术研讨会:2004年10月,举办了“宏观调控与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2006年9月召开了“开放经济下的金融创新国际研讨会”;2007年1月举办了“2007.北京金融家论坛”,2007年11月举办了“市场需求与金融产品设计研讨会”,2009年10月举办了“经济复苏下的金融政策选择”大型研讨会,使我校金融在学术界和实业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从金融硕士点招生以来,生源状况良好,招生规模曾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已经成为我校招生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各年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95%获得留京就业机会,其中20%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类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保险公司、会计事务所等从事有关投资管理、会计财务等工作,也有在行政事业单位、教学及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还有在政府部门或其他经济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毕业生就业单位包括各大银行、各大国家部委机关和各大财务公司。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中国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平安保险公司等。每年通过毕业生就业,使我校金融学专业在社会各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保险学

  (一)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保险学系自1994年设立,属于全国较早开设保险学专业的学校。1998年开始招收保险方向的硕士研究生,1999年成立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保险学系从最初的7位教师,发展到现在的9位教师,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2人,具有博士学位或正在攻读的青年教师达到100%。年龄结构合理,能形成有效梯队、年富力强,拥有结构层次合理、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队伍。

  17年来,保险学系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专门人才,并已经形成了学科体系较为完整、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研究方向特色鲜明的良好局面。目前保险学系设有保险方向硕士点,拥有保险学专业学科建设团队,并与学科建设相匹配,设有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

  目前保险专业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重点支持项目)等荣誉, 逐渐形成了本科和研究生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完整、师资力量雄厚和研究方向特色鲜明的局面。

  (二)保险学系不断深化专业教学,从最初的单一《保险学》,发展形成了以《保险学》、《财产保险研究》、《人身保险研究》、《社会保障学》、《保险精算研究》、《寿险精算实务》、等课程围绕《保险学》为中心的专业课程群,以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统计学为基础的基础课程群,形成商业保险理论(4名专业教师)、保险精算(4名专业教师)、社会保障(1名专业教师)三驾马车齐驱的学科群。此外,本专业不仅注重纵向研究,而且开拓视野、横向发展,全面整合现有的师资队伍,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学术研究团队,云集了一批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保险专家,在国内外同类专业中享有一定的声誉,具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引入拥有保险监管、人寿保险、财产保险行业背景的校外导师,进行贴近实务的教学和专题讲座,拓展了教学活动的外延,有效地将行业最新动态带入课堂教学,开拓了学生和教师们的保险理论知识面,也有利于将教学、科研的研究成果在实践中进行检验。

  本专业承担的中国保监会、劳动与社会保障部、中国保监会北京监管局等部门的保险科研课题20余项。近几年在学术交流平台建设方面作了大量工作,通过聘请客座教授、学术研讨会及其他形式,与金融部门及其他政府部门、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和院校、建立了密切的联系,能够及时掌握保险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前沿,有利于本学科的研究活动的开展。2009年11月28日,保险学系主办了“经济复苏期的中国保险市场”研讨会,在京高校的著名保险学者、业界和监管部门专家出席会议并演讲,为青年教师接触实务,贴近市场理念, 更新教学内容起到了积极作用。2009年7月,保险学系成功举办了“首届中非保险合作论坛”,保险系全体教师与非洲保险联盟的43名代表座谈,在中非保险市场发展与保险教育对比中,总结经验教训。各项科研工作有利于教师队伍开拓视野,更好的立足教学工作。

  从保险硕士点招生以来,生源状况良好,招生规模曾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已经成为我校招生分数最高的专业之一。各年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除1人志愿去银行省行工作以外,所有毕业生全部进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寿(集团)、中国人保(集团)等保险公司总公司、银行总行、教学及科研机构或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三、研究方向

  01金融市场组织研究 该研究方向将产业组织理论应用于金融市场的研究中,以产业组织理论结构一行为一绩效的理论框架,研究在市场经济和开放背景下金融市场组织的市场结构、行为和绩效,不仅能深化国内外金融市场组织的理论研究,研究外汇市场结构、银行市场结构,租赁结构,信托结构,证券市场结构等,而且其研究结果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制定金融产业政策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02发展中金融业务理论与创新研究 该方向重点研究信托、租赁、基金、和典当等形式的运作规律,结合国外发展经验,寻求符合我国运行特征的发展中金融业务理论与创新模式。

  03保险市场研究(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 围绕保险市场发展问题,以保险理论研究为基础,以保险精算和实证研究为工具,侧重研究:(1)开放条件下保险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2)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互动协同发展;(3)保险精算技术升级所需精算理论及保险市场体系、金融保险风险问题的定量分析,为中国保险监管和保险经营提供政策建议。

  四、考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表1 考试科目
 

研究方向 考试科目 复试科目
01金融产业组织管理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④801经济学 金融学 保险学
02发展中金融业务理论与创新研究
03保险市场研究  
04保险精算    

 

  表2   初试参考书目

初试科目代码 初试科目名称 参考书 出版社 作 者
801 经济学(其中微观100分,宏观50分)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4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高鸿业
《宏观经济学》第8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高鸿业

  表3 复试科目:

专业名称 复试科目 参考书 出版社 作者
金融学 金融学综合 金融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曹龙骐 秦艳梅
保险学 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年版,第三版 王绪瑾

  研究生导师简介

  杨德勇,男,1963年生,金融学博士,产业经济学和金融学博士后,教授。现任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兼任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全国青年科技协会委员等职务。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编著10余部,主编、参编专业书籍20余部,主持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10余项。主要研究领域:金融市场效率分析、金融产业组织管理研究。

  周莉,女,1966年生,经济学博士,教授。主要讲授课程:投资银行学、资本市场。在国家级学术刊物或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的论文10余篇,经查证其中有6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收录、转载。出版研究性专著和教材若干部。近年参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若干项。主持承担国家外汇管理局、中远集团企业课题、北京机电控股集团改制、华泰保险引进外资等项目,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研究领域:投资银行学方向。

  栗书茵,女,1965年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财金系,经济学硕士,西安交大在读博士,教授。现任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兼中国金融学会理事、北京市金融学会理事、北京国际金融学会理事。公开发表论文25余篇,主要发表在《财政研究》、《财贸经济》、《中央财经大学学报》、《现代财经》等国内核心刊物;出版了专著2部,主编和参编的著作和教材10余部,其中担任了21世纪高等院校专业课系列教材经济学类《国际金融学》的主编;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共8项,其中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主持参与部级课题5项。主要研究领域;汇率及外汇风险管理、外汇市场组织结构管理等。

  刘毅 ,女,1964年生,金融学硕士 、经济学博士,教授,现执教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8个,独立主持课题2个。主编、参编教材9部:《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国际投资》、《投资银行学》等。专著四部,代表作《金融监管问题研究》。独立撰写论文30余篇,代表作《自由与管制:金融监管的历史及其变迁》、《金融机构内部控制比较研究》、《论金融机构自律的基础》、《跨境电子银行监管问题初探》、《反洗钱领域的国际合作》《金融监管的经济学分析》等等。研究领域:金融风险与监管、金融监管理论。

  葛红玲,女,1968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在读博士,副教授。为本科生开设的课程包括金融学、证券投资学、金融信托与租赁、信托与基金管理;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信托与基金管理、资产证券化曾在《管理世界》、《经济论坛》、《中国证券报》等专业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中国社科院重点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北京市教委项目、北京工商大学教改项目等10余项课题,主编或参与撰写130多万字的教材及专业著作。参与项目曾获中国发展研究三等奖,北京市教改项目二等奖,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获北京工商大学教育创新一等奖。主要研究领域:资本市场运行与管理、投资银行与资本运营、信托与融资租赁、投资基金管理、资产证券化、流通业金融服务创新等。

  刘肖原,女,1963年出生。1988年于天津财经大学获得金融专业硕士学位,副教授。现为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副主任。主讲课程:《商业银行经营与创新》、《银行信贷管理及风险控制》、《外国银行制度比较》、《金融学》。主要学术成果:著作及主编、参编专业书籍10余部,其中代表性成果有:《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金融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等。发表学术论文25篇,代表性成果有:“防范宏观财政金融风险的财政对策” (《经济研究参考》2006、第27期),“信息技术对商业银行业务流程的影响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4 ),“加强商业银行市场营销组织建设构想”(《现代财经》2006、6),“商业银行集团客户的特征与信贷风险防范”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7.3)等。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5项。目前研究领域主要为银行管理与风险控制,货币政策等。

  李飞 ,男 ,1967年出生,副教授,数学博士 ,主讲研究生和本科生的《金融工程》《金融经济学》课程以及《微观经济学》、《货币银行学》、《固定收益证券》等。公开发表论文15篇,参与省部级课题6项。主要研究领域:金融工程;经济与管理数学;金融优化等

  马若微,女,河南郑州人,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北京大学金融学博士后,西安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违约风险与资本市场。主持或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北京市的相关科研项目多项,所主持课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度量问题研究》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二等奖。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系统工程》、《当代经济科学》、《数理统计与管理》、《南开管理评论》等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数篇论文被EI、CSSCI收录;出版专著、主编参编教材多部。

  张正平,男,1976年生,湖北武汉人,博士,副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应用经济学在站博士后。目前担任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金融教研室主任,主要讲授《国际金融学》、《金融经济学》等课程。2006年6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目前主要从事农村金融、金融安全与金融监管等领域的研究工作,2009年3月获世界银行学院颁发的微型金融(microfinance)远程师资培训师资格证书。近年来,作者的论文先后入选“第一、二、五届中国金融学年会”、“留美经济学会(CES)2005年年会”等全国性学术会议,并在《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中国软科学》、《经济评论》、《经济学动态》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两部,主编或参编教材多部,先后多次参与过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课题研究。

  王绪瑾,男,1956年生,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保险学系主任,北京工商大学保险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兼任教育部高校经济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保险学会常务理事、亚太地区风险与保险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保险学会和保险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
曾获“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海外论文19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社复印资料收录6篇,被CSSCI收录4篇。主编和参编著作44部,主要代表作《保险学》、《财产保险》。主持或参与《中国财产保险市场》(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十一五”规划课题)、《保险组织形式比较》、《保险资金运用监管比较》、《中国企业年金》、《中国人寿保险多元行销渠道研究》、《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与前景》、《中国保险税收制度研究》、《保险业信息披露研究》、《银行、保险、证券业发展态势比较研究》等18项“十一五”规划课题及部级保险课题,其中,《保险业信息披露研究》于2006年获“中国保险学会新亚创新基金保险制度创新成果一等奖”,《银行、保险、证券业发展态势比较研究》于2008获“中国保险学会保险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主要研究领域:保险学。主讲课程:保险学、财产保险研究、风险管理与保险研究、保险制度比较等。

  兰新梅,女,1962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发表论文20多篇,参与2项国家社科基金、5项部级课题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保险精算、宏观经济分析。主讲课程:保险学、保险精算、风险管理等。

  薛梅,女,1968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与及主持保监会课题4项。主要研究领域:保险学、保险经营管理。主讲课程:保险学、保险实践运营等。



  相关专题:201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汇总 | 2012年硕士研究生推免信息汇总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