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北京师范大学 > 专业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专业介绍:中共党史



  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一、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1.硕士生
  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现代化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基本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初步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和研究方法;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国情;熟悉中国共产党历史及其基本文献;具有较宽的视野、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从事中共历史、党的建设和当代中国政治问题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从事党政管理、理论宣传、理论教育等多方面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2-3年。按规定修满学分、成绩合格、答辩通过的硕士生可以在2年或2年半完成学业。
  2.博士生
  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现代化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和研究方法;熟悉中国近现代历史和国情;熟悉中国共产党历史及其基本文献;能独立运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对中国共产党历史和现代中国的重大问题开展高水平研究;具有宽阔的视野、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独立的较强的从事中共历史、党的建设和当代中国政治问题教学与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胜任党政管理、理论宣传、理论教育等多方面工作的良好素质和能力。
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北京地区的定向、委托培养在职博士生的学习年限可以为4年。硕博连读生、本科直博生学习年限为5年。

  二、专业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生导师
1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 中国现代化的历程及其特殊性;中国革命与中国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现代化;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与中国现代化;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特点、经验和教训;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代特征与世界意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中的问题预测与中国共产党的对策研究等。 张静如 教授
朱志敏 教授
2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文化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与20世纪中国文化;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思想理论政策及其实践;中国共产党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 朱志敏 教授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与发展史;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外交等方面重大决策和重大事件;当代中国国情和重大社会问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当代中国与当代世界的关系等。 王炳林 教授
姜威 副教授
4 中国政党政治 当代中国政治思想与政治理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及运行机制;当代中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当代中国重大政治事件及经验教训;当代中国重大现实政治问题及对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论、执政方式和执政特点;世界执政党比较研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经验教训;中国共产党建设中的重大现实问题等。 杨世文 教授
于风政 教授
李燕奇 教授
孙秀民 教授
朱燕丽 副教授
5 当代中国公民能力建设 当代中国公民能力建设的历史与现状;当代中国公民能力建设与中国社会现代化;当代中国公民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 杨世文 教授
6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点、难点、热点和敏感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运用软科学等新的研究方法,在充分占有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的产生、现状、发展趋势进行深入考察、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 杨世文 教授
姜威 副教授
7 邓小平研究 邓小平生平、人格、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邓小平理论体系、结构和范畴;邓小平理论的内容;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江泽民,以及中共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思想的关系;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邓小平理论文献研究;国外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研究等。 冷溶 研究员
8 国外现代中国学研究 国外现代中国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学派、研究机构、研究方法和特点、对中共历史研究的方法论启示等。 侯且岸 教授
9 高校党建研究 高校党的建设历史与现状;高校党的领导体制的历史沿革;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方式、组织职能;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机制创新;高校党建与大学发展;高校党建与和谐校园建设;党校党建学科体系建设等。 张静如 教授
孙秀民 教授

  三、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1.硕士生培养与中期考核的基本要求
  硕士生课程学习安排在前三学期完成,中期考核应在第三学期末完成,考核结果将作为硕博连读候选人选拔的重要依据。中期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撰写论文阶段。
  以提高理论分析能力、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科研工作为中心,采取系统授课、专题讲座、自学、讨论、导师个别指导、教研室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辅之以教学实习和社会调查、实践。考核方式采取口试、笔试开卷、闭卷,撰写文献综述、调查报告、学术论文等多种方式。
  中期筛选时要求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合格的同时,基本修完全部学位课程,并且已经具备在导师指导下从事研究的能力,写出学术论文3篇,其中至少有1篇公开发表,或经学术委员会分会认定已达到发表水平。在导师指导下,选定一个有价值的题目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并对该题目的研究状况、资料收藏、重点和难点等有整体的把握、写出内容完整的开题报告和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

  2.博士生培养与考核的基本要求
  博士生课程学习安排在第一学年完成,中期考核应在第三学期末完成。
  能够独立开设本科生和研究生所需要的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和选修课;能够独立进行本专业重大研究课题的选题和申报立项工作。能够撰写有独到见解的论文、评论和报告,或参加国内、国际学术讨论会,提供有独到见解的学术报告;能够组织本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展学术活动;具有较强的行政管理、党务工作和从事组织、教育、宣传、新闻、出版等方面工作的素质和能力。
  较完整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体系和立场、观点、方法;熟悉本专业的文献资料;能熟练运用1—2门外国语查阅有关外文资料和进行外事交流;了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和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了解本专业和相关专业的研究动态和学术前沿。能够独立进行本专业重大研究课题的选题和申报立项工作。独立完成培养计划书、开题报告;在学期间须撰写学术论文10篇以上,并至少发表7篇。参加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并完成项目负责人安排的任务。独立完成符合标准的学位论文。

  四、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
  1.硕士生学位论文
  在了解本专业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掌握必要的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选择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问题作为论文选题。同时,鼓励硕士研究生通过调查研究,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并提供可行性方案。
  论文选题须通过开题报告,经导师和有本专业教授组成的筛选小组审核通过。
  论文必须是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应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见解,并且要观点鲜明、理论有据、结构合理、行文流畅、注释规范准确。论文字数一般不超过3万字。另须附500——1000字的中英文摘要和主要参考文献目录。论文的主体部分应达到(或经修改后达到)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水平。

  2.博士生学位论文
  在充分了解本专业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充分掌握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选择具有重大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课题作为论文选题。
  论文选题须经过填写个人培养计划和开题报告阶段,个人培养计划和开题报告须经过导师和博士生指导小组的其他专家审核通过。
  论文必须是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应提出具有创新意义的见解,并且要观点鲜明、理论有据、结构合理、行文流畅、注释规范准确。正文不少于8万字。另须附1000——2000字的中英文摘要和主要参考文献目录。论文的部分章节应达到(或经修改后达到)在国内权威刊物发表的水平;全文经修改后应达到公开出版的水平。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