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北京师范大学 > 考研经验

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育(语文)考研经验分享

  摘要:听到录取的消息我是非常激动的,回想考研一路,算不上经验,希望能对大家稍微有所参考,已是足够荣幸。

  我生于山东,在山东读的小学、中学,山东的本科,想考北师大是高中的事,高中学文科,数学是最大的牵绊,整个整个的晚自习用来做数学题,英语、文综处于放学后加班写作业状态,语文不怎么问津,作业向老师说明了情况,时而逃过写语文作业,但每次月考模拟考会认真考,权且当复习了,分数也可观,高三上学期到一模稳在班内前五(共47人),后来的几次考试,为了缓压,班里老师不主动公布,只说想问的可以找老师问,语文127,英语130飘过终点线走的本科一批,去了省内的普通二本,师范类中文专业。

  1.家人及周围态度。

  考研再度想考北师是很久的事,准备行动是大三上学期,做决定有咨询,但得到的建议是慎重,因为不好考,往年本科学校没怎么有考上的,人大古代文学的有,北师汉语国际教育的有,但我想考的专业近几年没有,还有传闻,即使进了复试,因为本科出身不好,很大可能被刷,但北师是尊重分数的,除非初试分数的确可以,个人的确有能力,复试表现也可以,如此种种。家人持劝告最好放弃北师改考招生多的专业和相对好考还像样的211.(或985),执意要考,报名管不了你,报上了,都无法再改,那就支持你吧。

  2.个人决定过程。

  最终决定北师是2017.5月初,在此之前,因为比我本校比我高两级的有个师姐考上了人大古代文学,有个师哥考上了社会科学院文艺学,比我高一级的师哥有在准备考人大文艺学,寒假前在师哥的指导下看书,多是关于人大和文艺学的。寒假有看社科院的资料,寒假后开学,咨询我本科的老师有推荐中国社会科学院,强调了那里的学术资源很好,如果做学术很适合。

  三月份看社科院资料,对于三月有教师资格证考试和学院的实习,三月12号正式开始复习袁行霈古代文学,但是感觉社科院古代文学往年的填空题有些不好把握,不久比我高一级的师哥师姐纷纷传来考研复试消息,考人大的师哥被人大文艺学录取,有师姐考上了北师现当代文学,通过老师,联系到师姐,深深为师姐的气质和学识折服,此时之前选择过程中相中的人大和社科院开始动摇,开始再度想选北师。师姐考研的全部资料也都给了我,五月份,实习正式结束,大体看了师姐资料之后,我开始着手北师大。

  3.备考。

  ►专业课:

  第一遍,五月到六月中旬,结合框架资料,看教材,先结合资料的笔记把每年考的真题在教材的相应章节用红笔标出,黑色笔标注自己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和不熟悉的知识点,也标出了教材的框架,蓝色笔标出不懂的和有疑问的地方;第二遍,六月底,标出笔记论述题涉及到的自己还没看的作品,因为六月中旬我们专业开始专业课考试,七月初放暑假,在此期间都在准备期末考试,正好复习明清文学。

  放暑假,暑假期间,专业课在看作品,现当代重要作家和作品几乎看完了。八月开始根据笔记背诵知识点,八月到十月中旬背第一遍,十月中旬到十一月,根据背诵再次看教材;十一月到十二月背第二遍,同时搜集老师最新论文,重点看了历年真题。十二月十五号前,根据题型梳理知识点,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分题型看书。十二月十五到临考,每天拿出固定时间做一个简答题或论述题,模拟考场,自己答完后找本科老师问下意见,有意识得把现当代文学的鲁、郭、茅、巴、老、曹有代表性的作品回顾了一遍,主要看了主要人物、故事情节。

  333教育综合主要是对照参考书,历年真题,当时一起有考苏州大学、陕西师大的语文学科教学小伙伴,参考了她们的笔记资料,复试的时候,笔试是闭卷考试,北师是四个人一个小组,老师给出题目让自由讨论,老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提问(不是每个同学都提问,老师根据讨论的情况,挑出其中的两个左右同学进行提问),提问完是英语考察,有英译汉有汉译英,两个人一组,翻译,当场朗读。

  ►公共课:

  英语:寒假前一直在看何凯文1575,将单词下例句里的单词不会的都查出,摘录在笔记本上,寒假后到三月底刷新东方朱伟的恋练有词。三月后开始早上背诵单词,白天全天到晚上都在看专业课。五月份开始早上背单词下午做真题,主要做阅读理解,说实话一开始做内心是崩溃的,因为阅读理解一般出错率保持在百分之80左右,就是一篇阅读理解五个题对四个,四个对三个左右,这时候我就不再单独拿单词书背单词了,主要是拿张剑的黄皮书刷真题刷单词。

  黄皮书的阅读理解分布是左边是英语全文,右边是中文译文,我就对着中文翻译将原文中的英语单词标出,还有重点记的是黄皮书每篇阅读后的注释。第一遍阅读做完是暑假开学前。没有认真分析阅读出错的原因,因为觉得主要原因在于不认识单词不懂单词在原文中的意思,长句读不下来,往往是读到后半段前半段的意思就忘了。所以这一遍做的目的主要是体验真题,积累单词、短语。第二遍刷真题是在暑假,有了前两个月的积累,这一遍效果有好很多,最起码每篇阅读错得没有那么多了,少的错两个,多的错三个。

  有进步总归是好的,我仍在坚持从真题里背单词、短语。第二遍结束是七月中旬,暑假有上何凯文的长难句课,有试着用学到的KK三步法定位、切分、替换,但是感觉效果不是很好,感觉听得很明白,但是自己运用就是做不到得心应手,但是又进一步发现1575有一个很好很贴心的地方就是每个单词下面会列出很多替换的词,就很大程度上帮助解决真题中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词反复出现的情况,我就特意又背了替换的词。

  第二遍结束时明显感到阅读已经找到些感觉和套路了,没有之前那样沮丧和无奈了。第三遍是从九月到十月,这一遍我开始认真总结出错原因,分析出题思路,但是还是没有动手整理错题和单词,还是重复记单词,读阅读理解原文。第四遍是十一月,这一遍每天下午按照考场的题量,做至少四篇阅读并完成改错,整理仍然不会的单词,第二天早上,首先复习昨天整理的内容,下午继续做题、整理。

  十二月,阅读仍坚持在做,作文加大力度,认真看了历年真题的作文,试着自己写,但发现语料很不足,于是买作文预测书,参照何凯文英语作文冲刺讲义,认真准备写了十篇左右,开始重点背诵。此时,单词、短语都在重点背诵自己整理到笔记上的内容。说实话,模拟题我并没有做很多,何凯文的模拟题感觉是为了验证他的三步法而设置,做了两篇阅读就放弃了,

  其他模拟题也没看。新题型,今年比较幸运的是新题型比较简单,其实我并不是很擅长这个题型,直到十一月份仍有做不全对的,就一遍遍得重做、分析,研友师姐专门给我讲了相关解题思路和做法,新题型主要是运用复现法,利用段落间的连接词、人称等方法,由于新题型的文本有大量的词汇,所以即使很多词不认识也不用紧张,因为理清思路,找到连接词,不认识很多词的情况下也可以做对题。

  政治:前期政治多浏览新闻,有下软件,学习中国,紧跟习大大的足迹、思路,暑假跟着高联的面授课,背强化班讲义,肖秀荣知识点精讲精练和1000题,第一遍做1000题没有做笔记,根据解析分册将答案划出背诵,第二遍仍做错的就做了笔记。风中劲草背了两遍,后期就是背肖八,肖四,蒋五的模拟题大题。政治选择题重点对待的毛泽东的著作,中央开的大会,选择题重点看了扶贫问题,新常态等各个资料都有涉及的问题。针对马原,有梳理框架,将各个原理、方法论放在相应的范畴里。政治的历年真题主要看了选择题,十一月份开始限定时间做成套的真题,主要把握做题节奏和思路。

  4.其他

  一路上,从最初决定时,很多很多人告诉我要慎重,甚至直接有人告诉我,你考不上,那是北师和北京,你要想想你去那干啥,你打算在北京发展还是怎样,你在北京能否生存下去。最直接的一个问题,你和别人一样辛辛苦苦近一年,你希望你的努力无果吗?考试的结果很可能是付出很多没有结果,你能接受这样的结果吗?一旦这样,你是二战还是二战呢?

  无数的建议面前,只有我自己最清楚,我对于师大的执念有多深,那是积攒下来的稍微一触碰就会波澜起伏的不甘甚至自责,所以,只要有机会,有一点点的希望,我也会努力靠近它。既然要考,为什么不考一个自己最心仪的学校,这是关于考研的出发点。其次,是客观分析自己能力,我仔细回顾了下自己大学本科的学习情况,因为自己专业课都有认真听讲,并且修了很多专业限选、任选,对于专业课的学习还是比较到位的,课外有意识得对作品进行阅读,我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努力,还是应该拼一把,考虑到这些,我就义无反顾开始着手复习了。

  之后就是早出晚归的日子,往往总是十一点之后才出自习室门口,此时校园里已是人迹很少,所幸,暑假遇到了顺路的小伙伴,就一起回去。最难忘的是将要考试的日子,压力的确倍增,而且身体也有点疲惫,有的时候困了就站起来,印象很深的一次,就是站着站着也打盹了,不过现在回想起来,也很佩服当时的自己。到后来,一起上自习的小伙伴们都拼,也很给力,大家相互鼓励,虽然都未知结果如何,但一起充实着,为了心中所愿,终究是快乐的!

  (实习小编小谭,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