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北京研招网 > 北京师范大学 > 导师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硕导介绍:项贤明

项贤明.jpg

 

  姓名:项贤明
  职称:教授 博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比较教育 高等教育
  电 话:************
  Email:xiangxm65@sohu.com
  地 址:新街口外大街19号(100875)
 

  教育背景
  
  1997年6月,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博士导师鲁洁教授
 

  工作经历
  
  1997同年7月,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师从顾明远教授从事比较教育研究工作
  1999年5月出站,并留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任教,旋即评定副教授职称。
  2001年,破格评定教授职称
 

  出访经历
  
  曾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巴斯大学、香港大学、台湾暨南国际大学等院校讲学或做学术研究工作
  出访过美、英、法、德、意、荷、韩、比利时等国家
 

  社会任职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
  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民进北京市委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曾在基层教育委员会工作十年
 

  获奖情况
  
  博士学位论文《泛教育论》获得200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01年国家图书奖提名奖;
  2001年4月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
  2002年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2年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003年“励耘优秀青年教师奖”一等奖;
  2003年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资助计划资助。
 

  科研项目
  
  主持:
  ①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若干紧迫问题研究》;
  ② “高等学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专项基金项目”《广义教育学原理及建构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③ “国家高等教育重大教学改革项目” 《当代大学教学理念的国际比较研究》;
  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子项目 《高等教育多种层次、多种体制办学的国际比较研究》;
  ⑤ 中港合作研究项目《民族传统文化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生长》;
  ⑥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 《广义教育学理论研究》;
  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 《我国比较教育的学科建设研究》。
 

  学术成果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专业论文70余篇(不含非核心期刊、报纸和论文集收录),出版个人学术专著2部。
  著作:
  1.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项贤明:《比较教育学的文化逻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教育政策译丛”系列丛书主编。
  4.[加]本亚明•莱文(Benjamin Levin):《教育改革:从发起到成果》(合作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5.作为两名主要撰稿人之一参加编写全国自学考试教材《比较教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作为第一主编编写了该教材的配套辅导教材《比较教育自学辅导》,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论文:
  1.《教育与人格发展散论》,《教育研究》1988年第4期;
  2.《试论儒家人格教育思想与重建中国文化精神》,《教育研究》1989年第8期;
  3.《中国教育科学的民族化道路》,《教育科学》1991年第4期;
  4.《关于教育与科技生产力的哲学思考》,《教育研究》1992年第11期;
  5.《论教育的主导功能与教育的理想性》(合作),《江苏高教》1993年第4期;
  6.《经济体制市场化与教育的伦理学困境》,《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年第3期;
  7.《论我国社会运行方式的变革与教育改革》,《教育研究》1994年第8期;
  8.《我国当代教育学的新发展》,《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年第2期;
  9.《教育概念的泛化与教育科学范型转换》,《现代教育论丛》1995年第6期;
  10.《教育主体的四重形态初探》,《江西教育科研》1995年第6期;
  11.《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儿童的社会教育问题》,《当代中国研究》(美国普林斯顿)1996年第1期;
  12.《论教育与人的发展资源》,《中国教育学刊》1996年第1期;
  13.《走出传统的教育学理论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年第2期;
  14.《交往理论与主体性教育》,《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年第2期;
  15.《关于交往与教育的哲学思考》,《上海教育科研》1996年第4期;
  16.《文化视野中的教育概念》,《江西教育科研》1996年第6期;
  17.《试析教育主客体关系的双重结构》,《教育研究》1996年第9期;
  18.《教育过程中人的异化及其扬弃》,《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1期;
  19.《“校园意识形态”与农村教育改革》,《南京师大学报》1997年第2期;
  20.《试论教育学的哲学—科学基础》,《上海教育科研》1997年第2期;
  21.《论教育之适应与超越的辩证关系》,《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年第3期;
  22.《关于教育活动中主体际交往关系的一个论纲》,《教育研究与实验》1997年第3期;
  23.《后哲学时代的教育哲学及其任务》,《比较教育研究》1997年第6期;
  24.《义务教育:人口空间位移背景下其概念、层面和思路》,《上海高教研究》1997年第6期;
  25.《变革教育思想 实施素质教育》,《中国教育学刊》1998年第3期;
  26.《人口空间位移背景下的教育问题》,《教育研究》1998年第4期;
  27.《走向“成人”之学》,《南京师大学报》1998年第4期;
  28.《后殖民状况与比较教育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
  29.《“生活世界”的教育与“科学世界”的教育》,《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第4期;
  30.《教育国际化与比较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第6期;
  31.《论创造性教育的三个阶段》,《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第3期;
  32.《日常生活中的教育与非日常生活中的教育》,《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33.《教育全球化的后殖民特征》,《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2期;
  34.《回归生活世界的道德教育》,《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1年第1期;
  35.《教育:全球化、本土化与本土生长》,《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
  36.《蔡元培的高等教育管理思想及其启示》,《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
  37.《WTO:机遇与挑战》,《中国考试》2001年第2期;
  38.《大众化过程中高等教育结构的变迁》,《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2期;
  39.《比较教育的学科同一性危机及其超越》,《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3期;
  40.《大众化时代的大学理念》,《江苏高教》2001年第5期;
  41.《论人文系统中的教育》,《教育研究》2001年第9期;
  42.《比较教育的立足点与方法论》,《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第9期;
  43.《大学之道在文化殖民?》,《学术界》2002年第1期;
  44.《比较教育:话语与权力》,《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45.《开放、自尊与文化殖民》,《学术界》2002年第5期;
  46.《高等教育大众化:理念与结构》,《教育研究》2002年第9期;
  47.《关于建构终身教育体系的思考》,《教育研究杂志》(台湾)2003年第2期;
  48.《大众化与高等教育体制变革的理论观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49.《教育的场所——一种对教育现象时空特性的尝试性分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第4期;
  50.《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美国教育改革》,《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51.《我国高校应试行第二专业注册入学制度》,《中国高教研究》2003年第7期;
  52.《论实现小康社会教育发展目标:比较的角度》,《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
  53.《教育学的学科反思与重建》,《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
  54.《大众化过程中大学教学理念的变革》,《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1期;
  55.《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摭议》,《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第4期;
  56.《台湾地区民进党执政以来教育改革中的台独倾向评析》,《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第7期;
  57.《我国西部教师社会责任的功能性扩展》,《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
  58.《论学术管理理念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59.《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3期;
  60.《教育与人的发展新论》,《教育研究》2005年第5期;
  61.《当前国际教育改革主题与我国教育改革走向探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