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导师介绍:桂和荣
姓名:桂和荣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3年 职称:教授 学院:地球与环境学院 研究方向:
姓名:桂和荣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3年
职称:教授
学院:地球与环境学院
研究方向:
①水资源与水处理(包括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污水处理技术等);
②煤矿环境生态修复(包括塌陷区生态环境评价与整治.塌陷区环境生态学研究等);
③煤矿地质与水文地质(包括煤矿水害防治.水源识别.围岩工程稳定性研究等);
④岩土工程地质(包括边坡稳定性评价与治理.水力冲填筑坝理论与技术研究等)。
桂和荣,安徽舒城人,1963年出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省政府特殊贡献津贴,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兼任教育部普通高校高职高专资源勘察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安徽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安徽省煤炭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宿州市地质测量学会理事长.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工程技术中心技术顾问.中国煤炭学会资深会员等。
主要从事地质工程及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先后主持完成总理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炭科学基金.安徽省“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等科研项目70余项,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和“产学研”项目5项。有6项成果获省部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项校地合作成果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3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取得直接经济效益数十亿元,曾受到《人民日报》.《中国煤炭报》.《安徽日报》《安徽经济报》等多家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核心期刊50多篇,被Ei收录近30篇。出版专著6部.主编规划教材2部。已培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40余名(目前正在指导硕士生1人.博士生3人)。先后获得安徽省青年地质科技奖一等奖.淮南市科技兴市奖.安徽理工大学科技贡献奖.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矿等煤矿荣誉矿工.安徽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安徽省高校“十五”学科拔尖人才等荣誉。
一.教育情况
◆学士学位(1985年):淮南矿业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地质系,煤田地质与勘探;
◆硕士学位(1988年):淮南矿业学院(现安徽理工大学)地质系,煤田地质与勘探;专业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研究方向
◆博士学位(200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学院,地球化学。
二.教学情况
▲讲授研究士生课程 :《渗流动力学》.《岩土工程数值法》.《水文地质数值法》.《水处理技术进展》.《环境工程》等;
▲讲授本科生课程:《地基与基础》.《数学地质》.《水文地质学基础》.《环境水文地球化学》.《工程地质学基础》.《土质土力学》.《给水与排水工程》.《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等课程;承担本科生其它教学环节:多次承担地质工程.环境工程专业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及设计》等教学任务。
三.研究方向:
①水资源与水处理(包括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污水处理技术等);
②煤矿环境生态修复(包括塌陷区生态环境评价与整治.塌陷区环境生态学研究等);
③煤矿地质与水文地质(包括煤矿水害防治.水源识别.围岩工程稳定性研究等);
④岩土工程地质(包括边坡稳定性评价与治理.水力冲填筑坝理论与技术研究等)。
四.科学研究
(一)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附40项)
1.原国家煤炭部一般项目“导水断层放水煤柱合理留设的研究”,1990-1993
2.国家财政部专项“淮南市第二饮用水源可行性研究”(总理基金),1994-1996
3.煤炭科学基金“综放开采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应力法预测”(94D10715),1994-1996
4.安徽省教委自然基金一般项目“采掘工程底板微裂隙网络研究”(99j10186),1999-2001
5.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松散层水及灰岩水共同作用下的防水(砂)煤柱开采技术研究”(2002036),2002-2003
6.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皖北矿区重大底板突水同位素判别模式研究”(0047109),2000-2002
7.安徽省教育厅自然基金一般项目“厚松散层水体下近距离多煤层防水(砂)煤柱全部开采技术研究及应用”(2002kj264),2002-2004
8.安徽省教育厅重点自然基金“纳米TiO2光催化技术在油污染矿井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工艺研究”(2005KJ002ZD),2005-2007
9.安徽省高校重点自然基金“产学研”合作项目“处理废水后粉煤灰污泥资源化利用与开发”(kj2007A070),2007-2009
10.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矿井废水可饮用化研究”(070414168),2007-2009
11.安徽省“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重大科技专项“两淮厚松散层覆盖区浅部煤层开采的溃水溃砂机理与防治技术研究”(8010302062),2008.1-2010
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煤田深层地下水中稀土元素水文地球化学行为及演化规律研究”(40873015),2008.1-2011
13.淮南市环保局“淮南洛河电厂窑河洼灰场环境影响评价”,1991-1992
14.淮南矿务局“潘集矿区污水处理站的完善与技术改造”,1993-1994
15.淮南矿务局“新庄孜矿六方堤物理力学及边坡研究”,1993-1994
16.淮南矿务局“新庄孜矿六方堤水力冲填分层含水规律研究”,1995-1996
17.淮南矿务局“新庄孜矿六方堤多层冲填土坝滑动稳定性及堤基塑流稳定性研究”,1995-1996
18.国投新集集团“新集1307综放面厚推覆体下开采覆岩破坏规律预测及矿坑涌水量预计”,1995-1996
19.国投新集集团“新集矿区松散层一.二含水层资源评价”,1995-1996
20.国投新集集团“新集一矿-450m皮带石门过F10断层防治水研究”,1999-2000
21.国投新集集团“新集五矿井筒突水水源判别及水量计算”,1998-2001
22.大屯煤电公司“龙东井田奥灰水防治可行性方案研究”,1995-1996
23.大屯煤电公司“龙东矿综采面过风井处理方案研究”,1997-1999
24.淮北矿业集团“厚松散层及超薄覆岩条件下无煤柱放顶煤开采技术研究”,1999-2001
25.淮北矿业集团“桃园矿防砂煤柱开采防水防砂技术研究”,2001-2003
26.淮北矿业集团“桃园矿四采区各煤层安全开采可行性研究”,2002
27.淮北矿业集团“桃园矿1022上提工作面防水煤柱回收技术研究”,2002
28.皖北煤电集团“任楼矿防治水信息系统研究”,2002-2003
29.淮北矿业集团“朔里煤矿611工作面开采可行性研究”,2002-2003
30.皖北煤电集团“百善煤矿剩余块段防砂(塌)煤柱合理 留设的研究”,2003-2004
31.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矿810采区9煤开采防水防砂技术研究”,2003-2004
32.淮北矿业集团“厚松散层及超薄覆岩条件下回收防水(砂)煤柱资源防水防砂关键技术研究”,2009-2010
33.淮北矿业集团“杨庄矿2654工作面底板完整性探测与评价”,2002
34.皖北煤电集团“刘桥一矿六煤底板灰岩水防治技术研究”,2003-2004
35.“皖北煤电集团任楼矿主要突水含水层水文地球化学演化与判别模式研究”,2006
36.宿州市人民政府“灵璧资源调查与评价”,2008-2009
37.安徽省煤田地质局“皖北寒武纪页岩开发潜力评价评价”,2009-2010
38.皖北煤电集团“矿井混合水源识别系统及应用研究”,2011
39.淮北矿业集团“采动影响下多含水层系统地下水循环及识别模式研究”,2011
40.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矿Ⅱ1016工作面充水水源识别与防治”,2011
(一)正在主持研究的科研项目
1.安徽省高校重点自然基金“产学研”合作项目“秸秆-煤粉灰纤维陶粒制备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KJ2010A314),2010-2012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深层地下水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演变及其对工程扰动的响应”(41173106),2012.1-2015
3.灵璧县人民政府“灵璧石地质公园地球科学研究”,2011-2013
4.淮北煤田水文地质单元划分及水文地质图编制,2011-2012
五. 出版专著.教材
1.桂和荣,姚恩亲,宋晓梅等.矿井水资源化技术研究.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4
2.桂和荣,宋晓梅,王振红等.煤矿塌陷塘环境生态学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8
3.桂和荣,陈陆望.矿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与识别.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1
4.桂和荣,胡友彪,宋晓梅等.矿业城市浅层地下水资源研究.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 2002.1
5.桂和荣,胡友彪.防水煤(岩)柱合理留设的应力分析计算法.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7
6.桂和荣,刘志斌,胡友斌等.环境保护概论(教材).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2.8
7.桂和荣.煤矿地质(教材).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六.学术论文(附45篇)
1.桂和荣,陈陆望.矿区地下水.同位素水文地质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6,p551-572
2.Herong Gui,Linhua SUN,Luwang Chen.Rare earth element geochemistry of ground water from a deep seated sandstone aquifer,northern Anhui province,Chine.中国矿业大学学报(英),2011,21(4):47
3.桂和荣,孙林华.皖北任楼煤矿深层地下水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煤炭学报,2011,36(2):210-216
4.桂和荣,王和平,方文慧等.煤矿塌陷区水域环境指示微生物——蓝藻的研究.煤炭学报,2007,32(8):848-853
5.桂和荣,王和平,方文慧等.金藻及黄藻类在煤矿塌陷区水域难生长的原因探讨.煤田地质与勘探,2007,35(4):50-53
6.桂和荣,陈陆望,赵开全等.淮北矿区任楼井田主要突水含水层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规律研究.安全高效煤矿地质保障技术及应用.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8,172-185
7.桂和荣,陈陆望.皖北矿区深部地下水环境同位素混合模式研究.煤炭科学技术,2005,33(9):68-71
8.桂和荣,陈陆望,宋晓梅.皖北矿区地下水中氢氧稳定同位素的漂移特征.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37(1):111-114,Ei收录
9.桂和荣,陈陆望,彭子成.皖北矿区深层岩溶水微量元素主成分分析.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32(6):31-34
10.桂和荣,陈陆望.皖北矿区主要突水水源水文地质特征研究.煤炭学报,2004,29(3):323-327
11.桂和荣,陈陆望,宋晓梅.利用氚含量研究皖北矿区深层地下水循环特征.地学前沿,2004,11(2):351-352
12.桂和荣,孙家斌,李明好等.厚松散层及超薄覆岩条件下放顶煤开采防砂煤柱.煤田地质与勘探,2002,30(2):36-39
13.桂和荣,陈富勇,李伟等.芦岭矿810采区第四系含水层渗透稳定性研究.煤炭科学技术,2002,30(2):32-34
14.GUI Herong,SUN Jiabin,LI Minghao.study of the engineering geologic feature of weathering zone of bedrock in 810 producing area of Luling mine.煤炭学报(英),2002,8(2): 38-42
15.桂和荣,宋晓梅,彭子成.淮南及淮北煤田第四纪“底砾层”成因模式探讨.高校地质学报,2002,8(l):113-119
16.桂和荣,孙家斌,李明好等.淮北芦岭矿810 采区第四系三隔研究.淮南工业学院学报,2002,22(1):1-5
17.桂和荣,彭子成,宋晓梅.安徽两淮地区第四纪底部“停积-溶坠型冰碛物”的研究.地质论评,2001,47(3):327-322
18.GUI Herong,SONG Xiaomei.Forcasting the underground waters regime in the pitching aquifers in Huainan mining area.煤炭学报(英),2001,7(1): 46-51
19.桂和荣,龚乃勤,孙本魁.“深部开采底板突水控制论”研究基本思路及方案(续).淮南工业学院学报,1999,19(4):1-4
20.桂和荣,孙本魁.“深部开采底板突水控制论”研究意义及核心内容.淮南工业学院学报,1999,19(3):1-4
21.桂和荣,李大云,杨学明.淮南六方堤多层土地基塑流稳定性计算.工程地质学报,1999,9(1): 60-64
22.桂和荣,李大云,杨学明.淮南六方堤多层冲填土坝体滑动稳定性计算.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8, 25(2):14-16
23.桂和荣,陈兆炎,杨学明.新庄孜矿水力冲填土强度的变化特征.煤炭科学技术,1997,25(4): 38-40
24.桂和荣,周庆富,廖多荪等.综放开采最大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应力法预测.煤炭学报,1997,22(4):375-379
25.桂和荣,邹海,陈兆炎.地面沉降的微观信息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6, 23(5):27-29
26.桂和荣,陈兆炎,刘林等.淮南矿区地面沉降的防治途径.煤田地质与勘探,1996,24(3): 37-39
27.桂和荣,陈兆炎.支承压力带宽度的数值模拟预测.煤炭科学技术,1996,24(9): 49-51
28.桂和荣,陈兆炎,杨学明.淮南六方堤水冲填周期的合理确定.工程地质学报,1996(1):37-39
29.桂和荣,陈兆炎,杨学明.淮南六方堤水冲填试验泥浆粒度分异及脱水时空特征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5 (6):48-51
桂和荣,陈兆炎
30.桂和荣,高良敏,陈兆炎等.潘三矿矿井水处理厂的技术挖潜与改进.环境与开发,1995,10(3):6-9
31.桂和荣,陈兆炎,赵岭等.浅析潘三矿生物转盘的挂膜条件.煤矿环境保护,1995,9(5): 30-33
32.桂和荣,陈兆炎,郭培树等.潘三矿生物转盘“挂不上膜”的原因及对策.煤矿环境保护,1995,9(3): 50-54
33.桂和荣,陈兆炎.三种倾角煤层采后围岩应力变化规律数值模拟结果的比较.山西煤炭,1995,总80(6): 15-17
34.桂和荣,陈兆炎,随成立等.淮南市区浅部松散层渗透性的研究.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95, 15(3):3-8
35.桂和荣,陈兆炎.三种倾角煤层采后覆岩移动规律数值模拟结果的比较.中国煤田地质,1994,6(2): 64-68
36.桂和荣,陈兆炎,刘林等.淮河以北矿区地面沉降及其原因.煤田地质与勘探,1994,22(5): 40-43
37.桂和荣,陈兆炎.利用历史资料反求水动力弥散系数.中国科协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工科分册下册).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0,467-472
38.桂和荣,陈兆炎,黄文教等.城市多种污染源下浅层地下水水质定量预测方法及其应用.中国青年科学技术论文精选.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2,792-797
39.桂和荣,陈兆炎,任守义等.地面沉降预测计算的SA模型.中国青年科学技术论文精选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2,560-565
40.桂和荣,陈兆炎,杨学明.淮南段淮河北坝水力冲填扩大最大冲填高度的研究.第七届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术论议论文集.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1994.10,451-455
41.桂和荣,陈兆炎,黄文教等.城市综合污染源下浅层地下水水质预测的一个实例.环境与开发,1993,8(1):38-42
42.桂和荣,陈兆炎,朱亚日.导水断层防水煤柱合理留设的应力分析计算法.煤田地质与勘探,1992,20(5): 39-44
43.桂和荣,陈兆炎,许多顶等.淮南市区浅层地下水动态特征及其预测.淮南矿业学院学报,1993, 13(2):6-14
44.桂和荣,陈兆炎,随成立等.淮南矿区浅部含水层K与水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煤田地质与勘探,1993,21(3): 40-44
45.Gui Herong,Chen Zhaoyan,Zhu Yari et.Designing Reasonable Size of Waterproof Coal Block Nearby Leading Water Fault for Ensuring Safety in Mining.Proceedings of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ining Technology and Science(第二届国际采矿科学技术大会论文集),中国矿业大学,1991.10,1429-1436
七.社会兼职
1.教育部普通高校高职高专资源勘察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
2.安徽省地质学会副理事长
3.安徽省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4.宿州市地质测量学会理事长
5.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工程技术中心技术顾问
6.中国煤炭学会资深会员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8.安徽省院校设置评审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