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安徽研招网 > 安徽大学 > 考研经验

跨考安徽大学新闻学实务卷经验分享

  前阵子分享了下史论卷的答题,反响平平,有同学私信说,专业度不够。毕竟,楼主是跨考的,专业度是差那么一点点,大家见谅,海涵海涵~
  好了,不多说,现在就来说实务卷的经验。
      一、实务卷阅卷情况
  整体上来说,实务卷的得分要比史论卷来得容易。拿今年的考题来说,史论卷要你比较《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你肯定一开始要简单介绍下两份报纸,大概10分的分值。可是在实务卷,你为一则消息拟个标题,就有10分(还是15分来着,我不记得具体分值了。)所以,很明显就可以看出来,同样分值下,实务卷的难度明显小很多。
  但是,在最后得知分数的时候,安大的考生很多实务卷得分却低于史论卷。
  个中的原因是这样的,史论卷的答案大多数都是有一定的范围,客观性强于主观性,学术要求高,一旦考生出现记忆偏差或者表述失当,会给阅卷老师不够专业的感觉,一题30分,出现答非所问,驴头不对马嘴的情况,一般上不到12分。当然,大多数考生都是有所准备的,针对考题,写了满满当当的,一般能拿到23-25分。换言之,一题答得一般般的史论题目,你可能会拿了24分。假设你每题都扣了6分,最后史论卷的得分是150-6x5=120分。而当同样的30分,出现在实务卷,情况就发生了变化。拿今年的消息写作来说,30分,分值分配是:标题10分,导语10分,主体10分。标题扣2分,导语扣3分,主体扣3分,消息那题拿了22分。实务卷得分最后可能就是150-8x5=110。很多人说,安大打分略松,所以,很多考生的最后得分,史论卷在120左右晃,实务在115左右。当然,也有牛人双双破了125,总分破400,但那毕竟是少数,我们的目标就是考上,而不是考高分。

  二、实务卷考核范围。
  实务卷,简言之就是业务卷,再具体点说就是采、写、编、评
  1、采,即采访。很多人说采访就是一场心理战。作为记者,你必须尽可能的挖掘新闻事实,获取你要的内容。而被采访者出于各种原因,要么不能准确的表述,要么不愿意提供,要么心有余力不足等等。在这样的情况下,采访计划就很重要,安大就采访计划,已经连续考了好几年,今年极有可能继续考。其实,撇开其他因素,就一个问题去进行采访,核心的采访对象很容易确定——当事人、目击者、信源。但是,如果考试的时候,几百多份的卷子,采访对象的选择都一样的话,难分伯仲。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学会“上山下乡”。针对核心采访对象,往上找主管方,往下找受影响者,发展裙带关系。何况,每个记者的报道角度不同,选择的对象也会因此分开。大家平时看电视新闻的时候,不妨也自己想想,如果是你,你会采访谁?
  对象确定好后,就是采访的提问。不难,但你也不能问到采访对象答不下去的地步。简单点说,少用闭合式提问。比如:1.你住这附近?2.你知道这事吗?3.你觉得他做的对吗?这样的问题,别人只能回答你YES或NO,典型的自断后路。何况,你根本就不是关心他们对此问题的答案,而是原因,所以,如果你真的觉得非这么问不可的话,记得在后面进行追问。拿刚才的例子来说,追加后就成了——你住这附近?XX对你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吗?没错,就是善用组合拳,别让提问单打独斗,你要用你的提问串成你的采访逻辑,也方便你稍后的采访整理,信息能够手到擒来。恩,就是要啥问啥。记住,别把自己逼死,你问的每个问题,你都要想好最坏的回答,然后,确保即使是最坏的回答,你下一题依然可以问。
  2、写,就是消息写作。这个简单,标题揭示核心信息,导语尽量表述完整信息,消息主体依次展开新闻各部分。这个,相关的参考书上有些,写的也相当多,大家要着重看看。在这里要稍微提醒一下,大家复习的时候,要注意导语的训练。虽然说,大多数消息写作采用的是“倒金字塔结构”,对于导语的要求也是言简意赅,基本要素齐全,大多选用直叙式导语,也是考场上绝对保险的写法。不过,直叙式导语因为完全借由材料本身,很难体现笔者的写作能力,所以,大家不妨多练练延缓式导语、复合式导语、双导语、描写式导语,让消息体现一定的人文色彩。比如,今年实务卷的消息,材料说的就是北京公布了高招方案,英语少了40分。那我前一句,稍加改动,基本上就可以作为导语了,是不是觉得很平淡,这样的消息你愿意看不?那这样改:这些日子以来,各地将进行高招改革的消息此起彼伏,怎么改,如何改,一系列的问题牵动着考生和家长的心。昨天,首都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了今年的高招改革方案。其中,英语科目将减少40分。个人觉得,好很多了有木有?对了,一般情况下,标题导语不要重复信息内容,显得累赘。
  3、编,消息编辑。这个我不是很擅长,不过,安大考的也少,在《圣才》上面其他院校的考法和安大也不一样。其实,我也奇怪,居然别的学校考的题目是改病句、改错别字,真是有点low。安大一般是消息逻辑上的错误,比如什么有一年有句就表述为“气焰十分嚣张”,这里的“十分”就有夸张成分,属于错误。记住,无论何时,消息的标准有且只有一个:客观。任何合理想象和适当夸张都是不允许的。
  4、评,新闻评论。这个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也不方便多说,评论实际上是个最没技巧的事了,要求也很简单,把你想说的说清楚,就想一次演讲,条理清楚,逻辑通畅。稍微注意几点:1.评论的得分点实际上是观点,所以,论点要有一定的新意。老芮说,如果观点平平,阐述的还行,那最多21分,没差一些就倒扣一点,你算算,一题就少了12分,实务卷的分数岌岌可危咯。2.“新”和“异”是两个概念,你要确保自己的观点在阐述之后,是个阅卷老师能够接受的观点,而不是云里雾里,甚至连你自己到最后都难圆其说了。3.很多人问,评论练笔要保持什么频率。因人而异,楼主当年没强求,9月开始复习,9月、10月只是象征性的写了几篇,找找感觉。11月开始,每天看看新闻,自己有想法的就写篇评论。对了,我当年也是一条龙式的写法——“采访方案+消息写作+评论”。这样,各方都能顾及到。
  至于实务的第一题,不出意外,应该还是一道假兮兮的理论题,别怕,拿到后好好想想,基本上用新闻学理论,加上一些关于新老媒体的知识,不至于没话可说,准备充分了,足以应付。
  以上就是楼主跨考的实务卷经验,希望大家好运,加油。我在安大等你!

  帖子地址:http://bbs.kaoyan.com/t5324743p1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来源:考研论坛bbs.kaoyan.com

【相关阅读】
2014年跨考安徽大学新闻考研经验分享
2014年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感触及经验分享
2013年安徽大学新闻学专业考研复习及初复试经验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