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安徽研招网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导师介绍

安徽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硕士点导师

 

  本学科导师组成员:宋小鸽、张庆萍、杨骏、沈晓明、周美启、姚玉芳、胡玲(按姓氏笔画为序)

  宋小鸽,女,研究员。大学学历,毕业于蚌埠医学院医疗专业。

  长期从事针灸机理与临床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针灸(针药)戒毒康复的机理与临床研究。在针灸机理与针灸临床研究中运用现代科学技术,采用生理、生化、病理、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方法,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基因水平,开展针灸对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影响,单胺类神经递质、受体后效应、阿片肽的免疫调节作用、跨膜信号转导、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等神经生物学机理的探讨,阐述针灸作用机制。在国内首先采用无创伤检测方法,开展有关针刺保护心功能的实验与临床的研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心钠素等物质探讨针刺抗失血性休克,保护心肌缺血的作用机理;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及机制研究获得奖励;针刺(针药合用)改善海洛因戒断症状的实验与临床研究,取得理论研究成果和一定的社会影响。

  先后承担和参加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个,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三项,获省级科技成果10多项。撰写论文30余篇(第一作者),其中被国内同行引用近20多篇次。多次参加出席国际、全国等学术会议,并赴日本进行学术交流,报告有关研究成果。现主持省、市级重点项目三项,并具有相应的课题研究经费保证。近年来围绕针灸(针药)戒毒康复的机理与临床研究的方向,已培养多名硕士研究生毕业。

  张庆萍,女,1957年生,教授。1982于安徽中医学院毕业,获学士学位,分配于安徽中医学院针灸医院,曾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科进修1年,从事针灸学教学、临床及科研工作多年,2002年1月-2002年7月,应邀作为客座教授在法国指导针灸临床和教学工作,现任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系针灸临床教研室主任,兼中国针灸耳针学会委员。

  从事针灸以及中医医疗工作20年,在中医药临床、教学以及科研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具有较高的水平。从事教学多年,任针灸临床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协导,讲授30余不同班级的五门不同专业课程。能运用英语从事专业以及日常工作,曾经在国外运用英语工作,具有一定的英语能力以及运用国外针灸临床和教学工作经验。多年来治疗病人数达近万人次,在许多疾病(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皮肤病等)的治疗上取得比较好的疗效。总结撰写中英文临床论文20余篇发表在国内外专业期刊。

  主攻方向为,针灸治疗老年病临床及作用机理研究。主持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针刺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受损脑细胞的形态学研究”,参加国家中管局课题和省教委自然科学研究课题等多项。

  杨骏,男,教授,主任医师。一直从事针灸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1987年参加全国腧穴学助教进修班,完成硕士学位课程学习。现任安徽中医学院附属针灸医院院长,兼任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副主任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理事。为安徽省跨世纪人才和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中医药管理局新世纪第一版教材《针灸治疗学》副主编。

  在针灸临床致力于针灸治疗及其作用机理的相关研究,擅长神经系统疾病、运动系统疾病和部分疑难杂病的针灸治疗,运用针灸治疗中风等疾病有较高水平。在教学方面主张理论联系实际,以临床实践促进学习,先后承担本科生、硕士生和国外留学生的教学。作为客座教授曾多次应邀赴南斯拉夫、韩国、意大利、捷克等国家讲学和临床指导。

  在研究方面,主要从事针灸传统理论的整理和针灸治疗疾病的作用机理的研究,参加省部级科研课题多项,获省级成果二等奖1项和厅级成果多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数部。现主持和参与的在研课题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针灸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研究》,安徽省级重点攻关课题《小剂量穴位注射基因重组白细胞介素-Ⅱ对肿瘤病人免疫功能的影响》、《针灸治疗脑血循环障碍后遗脑萎缩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和省教委课题《针灸对缺血性中风致智力障碍作用机理研究》、《针灸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细胞形态学改变的研究》等。

  沈晓明,男,38岁,医学博士,副教授。现任安徽中医学院临床医学二系(针灸系)副主任,为安徽省第一位针灸学博士,导师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针灸学家石学敏教授。曾经参加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组织的“分子生物学理论与实践培训班”、浙江大学沃森基因组科学院与杭州华大基因研发中心联合组织的“基因组科学研习班”的学习,并在天津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基因工程新技术中心等单位工作、进修。

  长期从事针灸教学、科研与临床工作,熟练掌握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理论与技术,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针灸实验研究及文献研究方面均有较高的造诣。博士研究课题“调神益肾针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研究”获得2002年度天津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有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年期大鼠卵巢、肾上腺3β-HSDH变化及针刺的干预效应”、江苏省高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卵巢老化相关基因筛选及针刺肾俞的干预作用研究”、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针刺对更年期大鼠下丘脑阿片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等,并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至今参加编写并出版学术专著2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6篇,参与培养国内外硕士研究生4名。主要研究方向为腧穴的临床应用规律及作用机制研究。

  周美启,男,博士在读,副教授。1986年安徽中医学院中医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91年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毕业获硕士学位,2002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曾任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系实验针灸学教研室副主任,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副主任、针灸教研室主任、中国援萨摩亚医疗组组长等职,1999年兼任中国针灸学会实验针灸分会委员(理事),现任《安徽中医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为安徽省卫生厅垮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安徽省教育厅中青年骨干教师。

  主讲《实验针灸学》、《实验骨伤科学》、《针灸学》、《医学英语》等。曾先后“八五”、“九五”国家攀登计划经络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厅、教育厅科研课题等6项,以及国家教委之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教育厅教学教改项目3项。公开发表论文、论著20余篇,获省级科技成果2项,参加教材编写6部,其中以编委身份参与了全国新时纪中医药规划教材《实验针灸学》。主要研究方向是经脉-脏腑相关。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之“针刺心经与小肠经干预心肌和下丘脑基因表达谱比较研究”、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之“心与小肠相表里的联系途经及机理研究”,以及参与国家科学技术部重大基础前期研究专项之“经脉脏腑相关与脑联系——针刺不同经脉干预心肌、下丘脑基因表达谱的研究”等,目前均正在研究中。

  姚玉芳,女,49岁,医学学士,教授。现任安徽中医学院临床医学二系针灸推拿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命审题专家,安徽中医学院门诊部、中西医结合医院疑难杂症科注册医师。

  先后在第一附属医院及针灸系从事针灸临床及教学工作20余年,专长于应用针灸及中药治疗临床常见病与疑难病,具有较高的针灸学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目前主要从事《针灸学》、《针灸医籍选》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以及针、灸、药临床医疗工作。曾被评为院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荣获优秀教师、优秀教案一等奖、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院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及省科技成果等。

  发表“腧穴教学中6种记忆法的应用”、“合谷、复溜治汗探析”、“艾烟熏灸治疗皮肤外伤性感染”等国家级、省级医学论文30余篇;合作编撰《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性医学与性传播疾病研究进展》、《医学伦理学》等医学著作6部。主持“中医类不同专业《针灸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与实践”的教学研究项目;主持安徽省教育厅资助项目“耳针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影响的临床研究”;参加“炉式熏灸器艾熏治疗浅表感染性疾病临床观察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省社科规划项目“医务人员职业伦理价值观培养的研究”、院级课题“医学伦理教育接受规律的研究”、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针刺对充血性心衰神经内分泌反应干预的实验研究”等项目的研究。

  胡玲,女,教授。安徽中医学院临床医学二系(针灸系)主任,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安徽省重点学科针灸推拿学学科带头人。全国高等中医院校针灸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针灸学会文献委员会委员,安徽省教委陈香梅教育奖获得者。

  从事针灸教学、临床与科研20余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编写并出版学术专著近十部,并任新世纪全国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副主编,21世纪全国规划教材《针灸学》(人卫出版社)编委。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讲《经络腧穴学》、《针灸学》等课程。在教学研究方面,主持省教育厅教研课题“针推专业外向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科研方面,主要参加国家“九五”攀登计划“经络研究”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膀胱经背俞穴与相应脏腑联系途经的研究”。主持国家中管局和省、厅级科研课题多项。

  主要研究方向为腧穴主治规律研究,尤其是腧穴作用的协同配伍研究。作为第一导师培养国内、外研究生5人,参与培养研究生多人。毕业生中有的已考取国内重点大学的博士生。临床经验丰富,擅长用针药结合治疗妇科常见病和疑难杂症。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