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招网 > 安徽研招网 > 安徽中医药大学 > 导师介绍

安徽中医学院中药学硕士点导师

 

  本学科导师组成员:龙子江、杨士友、陈师农、陈光亮、张国升、夏伦祝、彭代银、戴敏(按姓氏笔画为序)

  龙子江,男,1957年5月生,中共党员,药理学教授。1981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药学系药学专业,毕业后留任药理学教师至今。1997年评选为安徽省骨干教师,1998年评选为安徽省优秀教师,2003年评选为安徽中医学院名师。现任安徽中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主任、功能实验中心主任、安徽省药理学会理事、安徽省男科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

  从事药理学专业教学及科研工作多年,教授课程有《药理学》、《药理学实验》、《精神药理学》、《实验动物学》、《中药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等,已培养硕士生12名,先后主持和参加了12项国家、省部级和厅局级科研和多项新药的研究。获得科研成果10项。进行了20多个中西药新药的研究,在全国具有CN刊号的杂志上共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有6篇论文获安徽省科技优秀论文奖。先后主编和参编了10多本教材,其中有、《精神药理学》《药理学》《临床药学》、《药理学实验方法学》、《实验动物学》等。

  杨士友,男,1962年2月生,学士,研究员。现任安徽省药物研究所副所长,主要社会兼职:安徽省人大常委、中国制药工业药理学会及安徽省药理学会理事、中国实验方剂学及安徽医药杂志编委。

  主要业绩:安徽省跨世纪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并获安徽省优秀青年基金资助,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一项,国家新药基金项目一项,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一项,主持研究的项目已有6个获得国家新药证书并投产上市,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中药药理及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在研项目:清上蠲痛颗粒的研究、新牛黄解毒胶囊的研究、白芍解毒颗粒的研究、AH总碱的研究、黄厚排气颗粒的研究。

  陈师农,男,汉族,1957年4月生,大学本科,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现任安徽省药物研究所中药研究室主任

  长期从事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了10多项中药新药研究(其中有多项省重点科研项目),取得了6个国家级新药证书和8项省科技成果证书,出版了三部学术著作,发表了20多篇论文,1994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方向:中药制剂及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

  现主持在研的主要项目:1、“妇科止血颗粒”(“十五安徽省重大科技专项”)。主要用于治疗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药物流产后异常阴道出血。2、“芪栀消炎颗粒”。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泌尿道感染。3、“芩贝止咳颗粒”。主要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4、“金莲花滴丸”。主要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

  陈光亮,男,硕士,在职博士生,副教授。1997年被确定为“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现任安徽中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副主任,安徽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致公党安徽省委委员、安徽中医学院副主委。

  主要承担《药理学》、《临床药理学》、《医学实验动物学》等课程的教学,每年都超额完成大量的教学任务。有很强的科研能力,长期以来在心血管药理、抗炎免疫药理、抗痛风药物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主持或参加十多个省级课题的研究,已完成的科研项目有6项,均达到了预期的研究成果。“心肌尔康颗粒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与临床研究”等四个项目获省科技成果证书。目前承担的课题有:“牛膝和萆薢总皂苷治疗痛风及其机制的研究”、“复方丹参制剂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的实验与临床研究”、“高尿酸血症动物模型的研究及治疗高尿酸血症中药的筛选”等。

  参加《中华本草》、《中华临床药物学》、《中药研制开发技术与方法》、《医学实验动物学》等大型学术专著的编写,撰写稿件30多万字。发表论文30多篇,代表作有:“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动物模型”、“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的研究”、“心肌尔康颗粒治疗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研究”、“异福酰胺胶囊的人体药代动力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阿霉素致小鼠中毒性心肌炎的研究。”、“芍药甙在兔和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等。

  张国升,男,1946年出生,硕士,教授。毕业于安徽医科大学,1988—1991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院获理学硕士学位,本人自毕业以来在学院药学系从事有机化学教学和教学研究工作。

  1998年获学院教书育人奖,2001年、2003年分别被学院授予优秀教师称号,2001年主持的“实验教学管理与实验室建设”获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九月被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主持编写“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一部”在吉卯祉主编的《有机化学》全国教材中任副主编,在夏仲英主编的《有机化学实验》教材任副主编,在吉卯祉主编《有机化学习题指导》一书中任副主编,在吉卯祉主编的《有机化学实验》中任编委。

  科研方面:天然大分子化合物研究和有机合成的研究。尤其在多糖和糖蛋白的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获省教委重点研究项目资助。其中有芦根多糖,q-灵芝糖蛋白和藻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等。在有机合成方面,先后对希夫试剂,醋酸乙酯,阿斯匹林合成作了新的改进,对抗癌药鬼臼毒素进行了全合成研究,在人体给氧剂的合成研究方面已获专利初审合格证书。本人主持的“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与研究获巨额资金资助,进展顺利。共发表研究论文30余篇。

  夏伦祝,男,48岁,研究生学历,主任药师,安徽中医学院和安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1982年8月毕业于安徽中医学院药学系,1982年9月至1996年8月于安徽六安地区人民医院工作,任药师、主管药师、副主任药师、药剂科副主任、主任。1996年9月至今在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工作,任主任药师、兼职教授、药学部主任、院长助理。

  研究领域为临床药学、药剂学、新药开发。讲授大学本科药动学课程。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修饰岩白菜素化学结构,延长半衰期,提高疗效的实验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药专项基金课题《丹蛭降糖胶囊的开发研究》和《化痰降气胶囊的开发研究》、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太子参多糖降糖作用及机理研究》等科研项目。参加编写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临床药物治疗学》以及《制剂工艺学》、《医院药学》、《医院中药学》、《古今中医药方药集成》、《药师手册》、《安徽省医院制剂规范》等专著。发表论文主要有:《利凡诺中期引产的药理作用》、《药品失效期报警的BASIC程序设计》、《药品实现存贮论之Pareto分类的BASIC程序设计》、《大孔吸附树脂在皂苷分离纯化中的应用》、《芪芍双苷抗血栓形成作用机理的研究》等。曾获中国药学会“优秀青年科技奖”。

  彭代银,男, 42岁,中药学硕士,副教授。1985年7月安徽中医学院药学专业本科毕业,一直从事中药药理学教学、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中药止血药理及抗血栓药理学研究,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主持教育部课题1次,省级课题多次,参加国家“九五”攻关,安徽省“九五”攻关课题,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国家新药基金课题近十次。发表研究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1部,参编国家统编教材、专著十部,曾获安徽省科研进步二等奖,主持和参加新药研究20余项,为安徽省新药审评专家委员会委员。正培养、参加培养研究生5名,尤其擅长指导研究生科学素质、综合素质提高。

  戴敏,女,1964年5月出生,安徽省休宁县人,博士,教授。安徽中医学院中药药理学教研室主任,安徽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后。安徽省中医药科技开发研究会常务理事、安徽省药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和安徽省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理事。

  多年来一直工作在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教学科研第一线,在抗炎免疫药理学和血液系统药理学前沿领域探索,对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分子学机制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果,对创新药物的药理学与毒理学研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主持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安徽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安徽省“十五”重大科技专项等研究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发表第一作者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论文“Glucosides of Chaenomeles Speciosa remit rat adjuvant arthritis by inhibiting synoviocytes activities”在SCI源《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杂志发表,论文“木瓜苷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获安徽省第四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作为编委参加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药理学》教材、《中药新药研制开发技术与方法》、《安徽中药志》等著作编写。

考研帮最新资讯更多

考研帮地方站

你可能会关心:

查看目标大学的更多信息

分数线、报录比、招生简章
一个都不能错过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