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导师介绍:杨任民
杨任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安徽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杨任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和博士生导师,安徽中医药大学神经病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安徽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神经病学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安徽省医学会名誉会长。华东六省一市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
1954年毕业于安徽医学院,同年参加了卫生部神经精神科高级师资培训班,1983年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先后担任安徽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安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安徽中医学院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务,历任第一、二届中华神经病学学会委员、第二~七届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第一~四届华东六省一市神经病学学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第一届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专业委员会顾问、第二、三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深评审专家。从事神经内科病房、门诊、教学、科研等一线工作近60年,长期以来致力于中西医结合肝豆状核变性(HLD)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对HLD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分型、治疗、疗效评价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重大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提出了一整套较为完善的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和临床疗法,制定了HLD的诊断、分型和疗效评价标准,参与撰写了我国首个HLD的诊疗指南,提高了该病症状的缓解率,降低了病死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被医学界公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奠基人和该领域最具权威的专家。
承担和参与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安徽省科技厅、教育厅和卫生厅等科研基金项目。2000年主持《肝豆状核变性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科研项目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99-1-004-1),2003年主持《肝豆状核变性的中西医结合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项目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0303LC-043-47-05),2009年主持《口服二巯丁二酸解铜中毒的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获上海市科学技术三等奖(20094451-3-R04),2010年参与《情绪认知能力的测量、情绪加工的特异性神经机制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94451-3-R04)。
共发表学术论文250余篇,著作20余部,1995年主编了国内首部肝豆状核变性专著《肝豆状核变性》,2011年主编出版专著《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
擅长:神经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断和治疗,在国内首次报道了Shy-Drager综合征等10余种疾病,目前的研究涉及神经遗传疾病(肝豆状核变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肌营养不良症等)、神经变性疾病(帕金森病、痴呆、运动神经元病等)、神经肌肉疾病(炎性肌病、代谢肌病、重症肌无力等)、神经免疫疾病(多发性硬化、Devic病、Balo病、AIDP等)的生理生化、病理、基因诊断和治疗研究。
门诊时间:每周一下午杨任民教授专家门诊
1.发表论文(近5年)
[1]程楠,王训,胡纪源,喻绪恩,周志华,吴君霞,韩咏竹,杨任民.浅谈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硕士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11):1101-1102.
[2]温占秋,杨任民,程楠,赵静,刘俊,韦玉国,韩永升.肝豆状核变性睡眠障碍研究.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9):33-35.
[3]喻绪恩,胡文彬,韩咏竹,杨任民,程楠,王训,胡纪源,李凯.Wilson病在安徽省的地域性.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2,38(7):435-438.
[4]胡文彬,韩咏竹,杨任民,程楠,薛本春,孙道银,喻绪恩,韩永升,叶冬青.安徽省金寨县和利辛县汉族人群肝豆状核变性的患病率调查.安徽医学,2012,33(6):734-737.
[5]程楠,赵静,王训,喻绪恩,胡纪源,韩咏竹,杨任民.安徽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基因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2,31(01):23-26.
[6]徐文,杨任民.Wilson病患者的铁代谢相关指标研究.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2,20(1):16-20.
[7]喻绪恩,胡文彬,韩咏竹,王训,程楠,韩永升,胡纪源,杨任民.脂质沉积性肌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表现.安徽医学,2011,32(05):565-567.
[8]喻绪恩,王训,孙丹丹,石永光,付晓明,周志华,程楠,胡纪源,韩泳竹,杨任民.儿童型脊肌萎缩症的临床特点.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24(6):452-453.
[9]周志华,王训,喻绪恩,余锋,韩咏竹,程楠,徐银,韩永升,杨任民.干燥综合征并发帕金森综合征1例及文献复习.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1,19(05):496-499.
[10]程楠,赵静,王训,胡纪源,韩咏竹,杨任民.安徽地区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患者不同基因亚型分布频率的研究.安徽医学,2011,32(02):131-133.
[11]胡文彬,韩咏竹,薛本春,程楠,孙道银,叶冬青,杨任民.安徽省含山县肝豆状核变性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11,91(13):894-897.
[12]温占秋,杨任民,胡纪源.肝豆状核变性非运动障碍研究述评.中医学报,2011,26(12):1492-1494.
[13]胡纪源,王训,李凯,胡文彬,韩咏竹,程楠,杨任民.A型肉毒毒素治疗肝豆状核变性所致严重扭转痉挛的近期疗效观察.安徽医学,2010,31(05):464-465.
[14]程楠,陆兵勋,杜益刚,王训,胡纪源,韩咏竹,潘速跃,杨任民.华中和华东地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ATP7B基因第13号外显子突变的研究.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0,23(01):1-3.
[15]刘岩,韩永升,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的心血管改变及机制.安徽医学,2011,32(1):105-107.
[16]苏曾锋,胡文彬,张颖,韩永升,李传富,韩咏竹,杨任民.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局部脑血流量的影响.山东医药,2010,50(4):12-14.
[17]张东锋,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中西医治疗概况.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0,29(1):78-80.
[18]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驱铜治疗的再认识.医药专论,2010,31(5):257-260.
[19]胡文彬,杨金鹏,韦玉国,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颈部及颅内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分析.安徽医学,2010,31(9):1015-1017.
[20]李代凤,程楠,张黎,程春香,胡纪源,韩咏竹,杨任民.热敷,按摩治护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扭转痉挛疗效观察.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21(6):1921-1923.
[21]程楠,陆兵勋,杜益刚,王训,胡纪源,胡文彬,李凯,韩咏竹,潘速跃,杨任民.中国人Wilson病患者基因高频突变位点的快速检测.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9,26; (04):414-417.
[22]程楠,胡纪源,王训,韩咏竹,杨任民.中西医结合除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硬化的长期疗效观察.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28(03):6-9.
[23]胡文彬,吴舒梅,杨金鹏,苏增锋,马心锋,杨任民.非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成人患者智商测定结果分析.安徽医学,2009,30(2):97-100.
[24]王训,韩永升,韩咏竹,胡纪源,李凯,喻绪恩,杨任民,杨斌.成肌细胞移植治疗DMD模型-mdx鼠骨骼肌Dystrophin表达的实验研究.安徽医学,2009,30(2):101-103.
[25]王共强,韩咏竹,杨任民,王训,李凯,胡纪源,李清清.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执行功能障碍.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9,(12):1262-1264.
[26]王共强,韩咏竹,杨任民,王训,李凯,胡纪源,马心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流体智力的神经心理学研究.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9,17(5):490-493.
[27]王训,赵静,吴君霞,薛本春,丛时兵,胡纪源,韩咏竹,杨任民.丹参粉针剂联合谷胱甘肽护肝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肝纤维化改善作用的观察分析.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21(1):6-8.
[28]王共强,李代凤,韩咏竹,李凯,马心锋,杨任民.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认知灵活性的研究.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18(2):122-123.
[29]杨任民,叶群荣,王训.Brown-Vialetto-Van Laere综合征一家系报告及文献复习.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9,17(1):35-40.
[30]杨广娥,胡文彬,韩丽,吴筠凡,杨任民.30例Wilson病患者动态心电图分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28(4):22-24.
[31]程楠,洪铭范,胡纪源,王训,韩咏竹,杨任民.应用双重PCR-SSCP检测Wilson病患者的基因突变.医学研究杂志,2008,37(10):40-42.
[32]张雷,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合并出汗障碍的临床研究.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0):2585-2587.
[33]许力,杨任民,洪铭范,胡文彬,韩咏竹,翟志敏.驱铜治疗对Wilson病免疫功能影响的观察.中华全科医学,2008,6(8):776-777.
[34]胡文彬,吴舒梅,薛本春,苏增锋,杨金鹏,杨任民.苦参素联合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影响.安徽医药,2008,12(11):1071-1072
[35]张雷,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唾液分泌量的研究.安徽医学,2008,29(4):421-422.
[36]毕伟,朱丽红,程楠,王训,胡纪源,杨任民.中国人Wilson病ATP7B基因启动子区的研究.安徽医学,2008,29(1):4-7.
[37]杨任民,王允琴,戴秀珍.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脊髓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8,16(5):509-511.
[38]丛时兵,吕有魁,吴君霞,洪铭范,韩咏竹,杨任民.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对肝豆状核变性家族中无肝豆状核病变诊断依据的同胞兄妹的临床诊断意义.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8,16(4):357-360.
[39]叶群荣,杨任民.Marchiafara-Bignami病1例并文献复习.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7,15 (4):423-425.
[40]杨广娥,王训,徐经生,吴君霞,何志超,杨任民.驱铜联合活性维生素D3治疗对Wilson's病患者骨骼及代谢的影响.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13(9):667-669.
[41]喻绪恩,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132例颅脑MRI扫描分析.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24(1):30-34.
[41]薛本春,韩咏竹,杨任民.Wilson病患者血清MMP-1、TIMP-1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价值.安徽医药,2007,11(10):905-908.
[42]丛时兵,魏咏梅,杨任民.脑梗死后早发性癫痫发作临床特点分析.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7,15(2):165-168.
[43]薛本春,杨任民,胡纪源,韩咏竹,王居华.肝豆汤Ⅳ号联合短期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7(9):785-788.
[44]苏增锋,胡文彬,胡纪源,孙国,韩咏竹,杨任民.120例肝豆状核变性肾脏声像图分析.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7,23(11):1593-1596.
[45]韩永升,王训,韩咏竹,胡纪源,杨任民,胡闻,陈柯.新生C57BL/6小鼠成肌细胞体外培养、纯化和鉴定的实验研究.安徽医学,2007,28(2):85-87.
[46]薛本春,杨任民,胡纪源,韩咏竹,王居华.肝豆汤Ⅱ号干预治疗Wilson病患者肝纤维化机制探讨.安徽医学,2007,28(4):296-299.
[47]丁小灵,杨任民,邬志伟,吴竞生,程昭昭,李淮玉.抗磷脂抗体、活化蛋白C抵抗与脑梗死的关系研究.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24(3):323-325.
[48]吴舒梅,胡文彬,杨任民.二巯丙磺钠的过敏反应及其治疗方法.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25(6):45-47
[49]杨任民,张尊胜.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及诊疗进展.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6,29(8):3-6
[50]石元洪,胡纪源,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进展.医学综述,2006,12(3):161-163
[51]许力,杨任民,洪铭范.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免疫功能监测.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31(5):456-458
[52]石元洪,洪永春,杨任民,胡纪源.肝细胞体外培养对肝豆汤排铜作用的拆方研究.陕西中医,2006,26(9):1145-1147
[53]吕达平,韩咏竹,王训,洪铭范,胡纪源,杨任民.WD患者肝细胞中P型ATP7B酶和CP存在及相关性的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0):1257-1259
[54]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的药物治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5,22(3):196-199
[55]王共强,洪铭范,杨任民,李凯,韩咏竹.肝豆状核变性骨密度测定与骨关节症状的研究.中国基层医药,2005,12(3):259-260
[56]吕达平,韩咏竹,王训,洪铭范,胡纪源,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细胞铜代谢的研究.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38(7):464
[57]吕达平,韩咏竹,王训,胡纪源,洪铭范,李凯,胡文彬,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细胞中P型ATP7B酶水平及功能的研究.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5,18(3):173-175
[58]吴君霞,王蓉,韩红波,何志超,林祥宏,许赣,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的变化.放射免疫学杂志,2005,18(3):171-173
[59]吴君霞,林祥宏,韩红波,何志超,许赣,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血清PCⅢ和TGF-β1的测定及临床意义.放射免疫学杂志,2005,18(1):16-17
[60]严永兴,程楠,洪铭范,胡纪源,韩咏竹,杨任民.中国人Wilson病WD基因12号外显子突变研究.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5,13(1):39-41
[61]胡文彬,杨广娥,王共强,杨任民.Comparison of memory quotient between non-cerebral 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 patients and normal people.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on,2004,8(25):5384-5385
[62]胡文彬,杨任民.肝豆片I号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微量元素排泄的影响.4165
[63]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及治疗进展.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3,11(4):417-419
[64]张利军,吕有魁,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服用青酶胺致PRCA 1例.承德医学院学报,2003,20(2):169
[65]杨广娥,洪铭范,杨斌,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异常骨代谢机制研究.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3,29(3):201-203
[66]胡纪源,王共强,程楠,王训,洪铭范,韩咏竹,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癫痫的表现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9):793-797
[67]吕有魁,洪铭范,韩咏竹,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纤维化水平与其临床表型,Child分级关系的研究.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04,14(2):74-78
[68]胡纪源,杨任民,韩咏竹,洪铭范,王训,李凯,胡文彬.六种金属中毒解 毒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研究.安徽医学,2004,25(5):361-365
[69]严永兴,程楠,洪铭范,胡纪源,韩咏竹,杨任民.中国人WD基因12号外显子突变研究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12(4):248-250
[70]钟平,杨任民.3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驱铜治疗后脑电图变化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2003,12(2):
[71]胡纪源,洪铭范,苏增峰,程楠,韩咏竹,杨任民.1200例肝豆状核变性的肝脾胆肾声像图表现及临床研究.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3,11(2):161-165
[72]汪凯,杨任民,Ramjahn,Hoosain.Wilson病患者的厌恶情绪加工障碍.中华神经科杂志,2003,36(2):90-93
[73]胡文彬,杨广娥,王共强,杨任民.非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和正常人记忆商数比较.中国行为医学杂志,2003,12(3):282-283
[74]胡文彬,杨任民.肝豆片Ⅰ号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神经电生理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1):14-17
[75]李凯,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并发糖尿病2例.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12(8):504-505
[76]王晓平,杨任民,林祥宏,吴君霞,程楠,陈志武.巯甲丙脯酸与二巯基丙磺酸钠治疗肝豆状核变性.中华肝脏病杂志,2002,10(5):389
[77]杨斌,胡纪源,洪铭范,杨任民.中国人Wilson病ATP7B基因Arg778LeuGln点突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4):280-282
[78]杨斌,胡纪源,程楠,杨广娥,杨任民.中国人Wilson病ATP7B基因Thr935Met突变与临床表型的关系研究.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2,10(4):11-12
[79]杨任民,程楠.中西医结合治疗198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近期疗效及随访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9):657-659
[80]胡文彬,杨任民,任明山,杨广娥.Observation of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Gandou Tablet I (肝豆片I号) on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CJIM,2002,8(1):7-10
[81]胡纪源,吴君霞,何志超,林祥宏,程楠,王训,韩咏竹,杨任民.二巯基丙磺酸钠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铜代谢的影响.放射免疫学杂志,2001,14(1):1-2
[82]胡文彬,杨任民.肝豆片Ⅰ号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胆汁微量元素影响的前瞻性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7):507-509
[83]洪铭范,王共强,杨任民,韩咏竹,胡文彬,苏增峰.肝豆片对34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脏声像图及其功能的影响.中医杂志,2001,42(2):93-94
[84]胡纪源,吕达平,王共强,何光远,程楠,王训,洪铭范,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误诊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1,81(11):642-644
[85]洪铭范,吕达平,苏增峰,李凯,胡纪源,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合并胆囊异常及相关因素的研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11):653-654
[86]胡纪源,何光远,李凯,程楠,王训,韩咏竹,杨任民.小儿肝豆状核变性误诊病例分析及治疗观察.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1,16(12):720-722
[87]刘康永,韩咏竹,杨任民.中药肝豆汤对遗传性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铜锌代谢的影响.现代康复,2001,5(7):49-50
[88]张志,洪铭范,任明山,韩咏竹,蔡永亮,杨任民,琚双五,范玉新.DNA测序证实的Wilson's病ATP7B基因第14外显子一种新型移码突变.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0,8(1):12-14
[89]程楠,杨任民,洪铭范,张志,胡纪原,任明山,韩咏竹,蔡永亮.PCR-酶切法检测Wilson病935密码子基因突变.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0,8(3):24-25
[90]张尊胜,杨任民.Wilson病患者血清氧化物和抗氧化物水平与内脏损伤的关系.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0,13(6):339-341
[91]王晓平,杨任民.Wilson病诊断和治疗现状.中国医学文摘,2000,21(5):665-669
[92]张尊胜,杨任民.Wilson患者驱铜及抗氧化治疗前后血清中氧化物和抗氧化物水平的研究.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35(4):266-268
[93]任明山,张志,蔡永亮,吕达平,张尊胜,杨任民.二巯丁二酸与青霉胺长期维持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疗效比较.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0,19(3):167-168
[94]汤其强,杨任民,韩咏竹,任明山,洪铭范,王晓平,蔡永亮,胡纪原,季俊,丁丽俐.肝豆汤对肝豆状核变性皮肤成纤维细胞模型铜代谢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1):37-39
[95]王晓平,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病基于替代医学的治疗展望.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12(2):131-133
[96]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2):79-80
[97]王训,何光远,韩咏竹,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原发性肝癌--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0,9(3):236-238
[98]蔡永亮,许圣弘,杨任民,王晓平.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调查.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8(1):46-47
[99]杨斌,蔡永亮,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服青霉胺致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报告.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0,13(6):331
[100]王共强,洪铭范,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首发症状与误诊相关性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00,16(4):337-338
[101]赵连旭,杨任民,胡纪原,林莲初.女性肝豆状核变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研究.中华神经科杂志,2000,33(6):349-351
[102]杨任民.铜与肝豆状核变性.大众卫生报,2000,8
[103]洪铭范,王共强,杨任民,胡纪源,王晓平,吕达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硬变及肝脏功能的改善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12):890-892
[104]胡纪源,韩咏竹,蔡永亮,杨任民.A型肉毒毒素治疗HLD所致痛性强直性痉挛.中国新药杂志,1999,8(7)
[105]洪铭范,琚双五,任明山,张志,范玉新,胡纪原,韩咏竹,杨任民.Wilson病基因第18外显子多态及突变研究.中国临床神经科学,1999,7(3):129-131
[106]王训,杨任民.二巯丁二钠对大鼠铜负荷模型铜代谢的影响.中国新药杂志,1999,8(7)
[107]陈松林,杨任民.二巯基丙磺酸钠对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疗效及相关元素影响的研究.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9,12(3):181-182
[108]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及治疗进展.临床内科杂志,1999,16(3):120-121
[109]洪铭范,张志,胡纪原,任明山,韩咏竹,杨任民,琚双五.肝豆状核变性患者ATP7B基因第14外显子突变的研究.安徽医学,1999,20(3):8-9
[110]韩咏竹,何光远,王训,李凯,王共强,杨任民.中药肝豆片I号与二巯基丁二酸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疗效的比较.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2):69-70
[111]韩咏竹,王训,杨任民.4种驱铜新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不良反应.中国新药杂志,1998,7(2)
[112]韩咏竹,王训,王晓平,蔡永亮,杨任民.4种驱铜药对肝豆状核变性疗效的比较研究.中国临床神经科学,1998,6(3):160-163
[113]胡文彬,杨任民.34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24小时大便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8,24(1):55-56
[114]韩咏竹,王训,杨任民.DMPS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评价.安徽医学,1998,19(4):6-8
[115]韩咏竹,王训,任明山,蔡永亮,杨任民.EDTA治疗240例Wilson病临床评价.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15(1):41-42
[116]许月芳,范玉新,余龙,江萤,杨任民,韩咏竹,崔映宇,任明山,赵寿元.PCR直接测序在Wilson病基因第8外显子检出一个突变热点.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8,15(5):284-287
[117]范玉新,余龙,江萤,许月芳,杨任民,韩咏竹,崔映宇,任明山,赵寿元.Identification of a mutation hotspot in exon 8 of Wilson disease gene by cycle sequencing.Chinese Medical Journal,2000,113(2):172-174
[118]任明山,范玉新,韩咏竹,吴国俊,辛玉蓉,杨任民,余龙.Wilson病胆汁Cu,Zn与临床表型的关系.华人消化杂志,1998,6(4):285-287
[119]琚双五,杨任民,任明山,范玉新,胡纪原,韩咏竹,蔡永亮,余龙.Wilson病家系ATP7B基因第18外显子突变及多态.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8,6(5):10-12
[120]任明山,杨任民,张波,许圣弘.二巯丙磺钠与二巯丁二酸或青霉胺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比较.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1998,17(1):23-25
[121]韩咏竹,王训,胡纪原,洪铭范,杨任民.二巯基丁二酸钠冲击治疗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疗效及对体液微量元素的影响.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8,11(3):152-155
[122]何光远,韩咏竹,杨任民.二巯基丁二酸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评价.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6(4):219-221
[123]胡文彬,杨任民.肝豆片I号治疗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疗效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1):12-14
[124]胡文彬,杨任民.肝豆片I号治疗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疗效观察(日文版).中西医结合,1998,9(1):26-29
[125]韩咏竹,王训,胡纪原,胡文彬,杨任民.肝豆片治疗32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观察及其对体液微量元素的影响.中医药研究,1998,14(4)
[126]洪铭范,胡纪原,胡文彬,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的中医辨证分型.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17(1)
[127]97.王兴族,王金萍,王宁新,鲍远程,杨兴涛,宋执云,许红强,杨任民,胡纪原.肝豆状核变性肝脏声像图特征的再探讨.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8,17(2)
[128]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诊断与治疗的进展.华中医学杂志,1998,22(2):69-70
[129]赵连旭,杨任民,林莲初.男性肝豆状核变性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功能研究.中华神经科杂志,1998,31(1):25-27
[130]洪铭范,胡纪原,杨任民.青霉胺过敏反应与脱敏疗法.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8,18(1)
[131]张波,徐国存,王晓平,王艳昕,陈怀珍,江停战,陈卫东,鲍远程,杨兴涛,杨任民.依地酸钙钠致粒细胞减少14例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18(9):550-551
[132]韩咏竹,范玉新,余龙,胡纪原,龚若沐,许圣弘,任明山,杨任民.应用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Wilson病基因9,14外显子突变.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1998,6(2):15-17
[133]任明山,琚双五,张志,范玉新,胡文彬,杨任民.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核变性疗效与临床表型和ATP7B基因突变的关系.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11):652-654
[134]洪铭范,胡纪原,杨任民.青霉胺过敏反应与脱敏疗法.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8,18(1):17-18
[135]蔡永亮,杨任民,许圣弘,李凯,王晓平.Prospective Study on Intelligence Quotient of Hepatic Lenticular Degeneration Patients Treated with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cjim,1997,3(1):35-39
[136]许圣弘,蔡永亮,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对比分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1):17-19
[137]胡纪原,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合并多发性骨囊肿一例报告.皖南医学院学报,1996,15,增刊
[138]韩宁林,杨任民.42例肝豆状核变性并发脾功能亢进骨髓象分析.临床医学周刊,1997,13(2):136
[139]钟平,杨任民.10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脑电图监护.临床脑电学杂志,1997,6(1):23-24
[140]鲍远程,杨任民,林之,刘重兰,甄宜兰.HLD病人血清铜蓝蛋白的放射免疫测定.Chin J Med,1997,17(2):76
[141]杨任民,范玉新,余龙,蔡永亮,施少林,王晓平,韩咏竹,任明山,赵寿元.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的一种新型错义突变.中华医学杂志,1997,77(5):344-347
[142]范玉新,杨任民,余龙,吴梦楚,施少林,任明山,韩咏竹,胡纪原,赵寿元.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missense mutation in Wilson's disease gene.Chinese Medical Journal,1997,110(11):887-890
[143]任明山,杨任民,范玉新,胡纪原,韩咏竹,琚双五,蔡永亮,洪铭范.Wilson病基因第18外显子突变的初步研究.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7,10(3):136-138
[144]胡文彬,杨任民.肝豆片I号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钢生化及肝肾功能的影响.中医杂志,1997,38(7):414-415
[145]胡文彬,杨任民.肝豆片I号微量及宏量元素含量的测定.中国药学杂志,1997,32(5)
[146]胡文彬,杨任民,韩咏竹.肝豆片I号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病情一过性加重探讨.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7,16(2)
[147]胡文彬,杨任民.肝豆片I号治疗肝豆状核变性对铜生化及外周血象等的影响.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5):281-282
[148]任明山,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胆汁微量元素的研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7,17(7):427-428
[149]王晓平,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现代分子水平的治疗战略.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7,16(6)
[150]陈卫东,张志,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与锥体束征.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7,5(2):114-116
[151]许圣弘,蔡永亮,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治疗前后BAEP的对比分析.临床脑电学杂志,1997,6(2):86-88
[152]范玉新,余龙,任明山,孙喜元,洪铭范,吴梦楚,何光远,韩咏竹,杨任民,赵寿元.中国人P型铜转运ATP酶基因突变的初步研究.复旦学报,1997,36(5):517-523
[153]任明山,张波,杨任民,韩咏竹,王训.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7(3):136-138
[154]任明山,张波,杨任民,韩咏竹,王训.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研究(日文版) .中西医结合,1997,8(2):28-31
[155]王晓平,范昌斌,杨任民,韩咏竹.中西医结合治验肝豆状核变性伴高转氨酶血症1例.实用医学杂志,1997,13(9):628
[156]任明山,杨任民,范玉新.综合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胆汁排铜及肝脾声像图的影响.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7,10(6):339-341
[157]王晓平,杨任民,洪铭范.首发以无痛性血尿的Wilson病合并肾结石一例.皖南医学院学报,1996,15,增刊
[158]王晓平,何光远,杨任民.Wilson病合并内脏转位一例.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1996,13(1):57
[159]鲍远程,杨任民,范玉新,王训.肝豆状核变性血清铜蓝蛋白100例临床研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6,16(11):672-673
[160]蔡永亮,杨任民,许圣弘,李凯.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智商影响的前瞻性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1):6-9
[161]胡纪原,杨任民,洪铭范.肝豆状核变性合并癫痫的临床和颅脑CT表现.功能性和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杂志,1995,8,增刊
[162]江停战,杨任民.11例肝豆状核变性病人颅脑MRI的表现.临床脑电学杂志,1995,4(1):21-23
[163]洪铭范,杨任民,陈卫东.单卵孪生子同患肝豆状核变性(附2对4例报告)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5,3(3):162-163
[164]杨任民,王晓平,李凯,许圣弘.肝豆状核变性11例死亡分析.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5,8(3):145-146
[165]徐文安,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红细胞内铜锌含量及意义探讨.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5,8(5):274-276
[166]洪铭范,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肌肉铜,锌,铁,镁含量及二巯基丁二酸钠疗效探讨.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5,8(6):339-341
[167]杨任民,江停战,陈卫东.口服二巯丁二酸对肝豆状核变性临床疗效及尿铜的影响.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5,8(2):83-85
[168]李小真,杨任民,马忻,孙冲.BAEP对无神经系统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诊断价值.临床脑电学杂志,1994,3(3):136-138
[169]蔡永亮,江停战,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骨-肌型11例报告.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4,7(3):142-144
[170]李小真,杨任民,尹世杰.脑干诱发电位在肝豆状核变性治疗效果判定中的作用.中华神经科杂志,1994,305-306
[171]李凯,洪晓棒,杨任民.外伤与肝豆状核变性(附28例报告)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4,7(3):145-146
[172]李小真,杨任民,尹世杰.肝豆状核变性中潜伏期听觉诱发电位的初步探讨.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4,6:365
[173]丁丽俐,杨任民,洪平顺.Wilson病人和正常人发,粪便中微量元素的中子活化分析.核技术,1993,16(10):615-617
[174]何为贵,韩宁林,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并发脾功能亢进38例骨髓象分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3,12,增刊
[175]蔡永亮,杨兴涛,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脾切除的探讨(附42例报告).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3,6(3):131-133
[176]王晓平,杨任民.口服2,3二巯基丁二酸对Wilson病凝血象的影响.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3,28(1):67-69
[177]李小真,杨任民,尹世杰.全野刺激的PRVEP在肝豆状核变性诊断及疗效判断中的作用.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3,28(2):88-91
[178]杨任民,韩咏竹,任明山,胡纪原.中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107例临床观察.中医杂志,1993,34(11):676-677
[179]李小真,杨任民,尹世杰.肝豆状核变性脑干诱发电位及其与临床的关系.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2,5(3):160-161
[180]叶维真,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与正常人的P300ERPS比较.脑电图学与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1,7(2):90-91
[181]杨任民,胡纪原.肝豆状核变性44例CT扫描分析.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1,4(4):211-213
[182]杨任民,韩咏竹.肝豆状核变性的癫痫发作.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1,4(3):171-172
[183]徐文荃,汪凎,贾克友,杨任民,鲍远程.肝豆状核变性的骨与关节X线改变(附42例报告).临床放射学杂志,1991,10(2):83-85
[184]叶维真,杨任民.24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智能测定.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0,3(2)::73-76
[185]任明山,杨任民.DMSA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疗效及对胆汁等的微量元素的影响.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90,16(6):325-328
[186]任明山,杨任民.Clinical curative effects of dimercaptosucinic acid on 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and the impact of DMSA on biliary trace elements.Chinese Medical Journal,1997,110(9):694-697
[187]张颖冬,杨任民.二巯丁二酸胶囊对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评价.新药与临床,1990,9(2):73-76
[188]杨任民,江停战.肝豆状核变性并发下肢痛-趾动综合2例报告.96-97
[189]杨任民,杨兴涛,鲍远程,韩咏竹,陈卫东,李圣业,蔡永亮,江停战.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418例分析.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3):134-136
[190]杨任民,鲍远程,胡纪原,杨兴涛,蔡永亮.葡萄糖酸锌治疗肝豆状核变性31例.新药与临床,1989,8(4):201-203
[191]董聿明,董光锋,胥爱莲,杨光霖,张秀庭,王道斌,杨任民.Wilson氏病肝脏的超微结构研究.电子显微学报.1988,3:93
[192]杨任民,鲍远程,杨兴涛,娄宗盘,蔡永亮.5种驱铜药对肝豆状核变性病患者排铜效果的比较.新药与临床,1987,6(6):341-343
[193]杨任民.Wilson病的肝症状.临床荟萃,1987,2(4):179-180
[194]杨任民,杨兴涛,陈文贵,沈蟾影,董以健,徐惠金,徐俊健.Wilson氏病神经电生理研究――100例脑电图改变.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杂志,1986,1(1)
[195]杨任民,杨兴涛,鲍远程,陈卫东,李圣业,娄宗盘,江停站,蔡永亮,吴仁端,韩咏竹.Wilson病的肝症状.安徽医学,1986,7(6):11-13
[196]杨任民,鲍远程,蔡永亮,娄宗盘,杨兴涛,陈卫东,李圣业,江停站,韩咏竹,黄碧霞,季明荣.口服硫酸锌对60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尿排铜及血微量元素的影响.中华医学杂志,1986,66(40):211-214
[197]杨任民,鲍远程,江停站,任明山.青霉胺副反应的探讨.新药与临床,1986,5(2):91-93
[198]杨任民,鲍远程,杨兴涛,李圣业,陈卫东,娄宗盘,蔡永亮,江停站,吴仁端,胡纪原.儿童肝豆状核变性108例分析.1985,6(1):5-6
[199]刘冰怀,朱舜丽,钱荣康,陈金珠,杨任民,鲍远程,蔡永亮.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脑脊液和血清单胺类递质的含量测定.中华医学杂志,1985,65(10):621-622
[200]杨任民,鲍远程,蔡永亮,刘冰怀,朱舜丽,陈金珠,钱荣康,刘志诚。肝豆状核变性的血清和脑脊液递质的初步报告.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85,3(2):87-88
[201]杨任民,鲍远程,杨兴涛,李圣业,陈卫东,娄宗盘.肝豆汤对37例肝豆状核变性驱铜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杂志,1984,4(8):462-464
[202]杨任民,娄宗盘,陈卫东.167例肝豆状核变性家系的初步调查.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4,10(1):35-37
[203]杨任民,杨兴涛,鲍远程,陈卫东,李圣业.肝豆状核变性症临床分型的初步探讨.天津医药,1983,5:288-291
[204]叶维法,杨任民.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537例临床探讨.安徽医学,1983,4(1)
[205]杨任民,鲍远程,杨兴涛,李圣业,陈卫东,娄宗盘,蔡永亮,江停站,吴仁端.“肝豆汤”对37例肝豆状核变性症的驱铜观察.1983,3:41
[206]杨任民,鲍远程.肝豆状核变性伴发黑酸尿症和板层状鱼鳞癣1例报告.1982:88
[207]杨任民,鲍远程,陈卫东.肝豆状核变性骨-肌型1例报告.1979:35
2.出版专著
[1]杨任民,苏启庚,周本秀,董以键.内科疾病的神经精神症状.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77.
[2]杨任民,徐嗣荪.睡眠的卫生.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79(1981再版).
[3]杨任民审订,尹世杰等编.脑脊液基础与临床.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0.
[4]叶维法主编.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宣化:宣化钢铁公司医科大学编印,1982.(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的近代进展,上册,P366-381)
[5]杨任民校订,连平译.骨科神经病学——神经定位诊断指南.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3.
[6]杨任民主编.常见慢性病家庭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7]杨任民主编.临床老年病学.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4.
[8]杨任民编译.内科疾病诊断标准.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84.
[9]杨任民主编.话说头痛.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
[10]叶维法主编.临床肝胆病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P940—946)
[11]张沅昌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杨任民,尿毒症性神经病,P128)
[12]殷凤礼主编,杨任民副主编.西医内科学基础.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13]杨任民主编.头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
[14]叶维法主编.全国各大医院肝胆胰疑难病案选.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杨任民,韩咏竹.肝豆状核变性误诊教训,P354—358).
[15]杨任民主编.饮食卫生与防癌.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16]叶维法主编.肝病治疗学.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0.(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P729)
[17]杨任民主编.现代文明病.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
[18]韩仲岩主编,杨任民副主编.神经病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
[19]陈钵主编,殷凤礼,杨任民等主审.西医内科学.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0.
[20]姚谦等主编,孟家眉,杨任民主审.脑缺氧症的基础与临床.1990.
[21]杨任民主编.诊断学基础.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
[22]韩仲岩,丛志强,唐盛盂主编.神经病治疗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3.(杨任民,锥体外系疾病的治疗,P131-146)
[23]杨任民主编.肝豆状核变性(第一版).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1995.
[24]郭玉璞,王文志,李允德主编.中国脑血管病治疗专家论集.沈阳:沈阳出版社,1995.
[25]叶维法等主编.临床肝胆学.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8(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1030-1049).
[26]孙怡,杨任民主编.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第二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27]韩仲岩,杨任民,丛志强主编.全身疾病的神经系统表现(第一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28]李大年主编.现代神经内科学(第一版).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2002(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509-518).
[29]王新德主编.神经内科临床新进展(第一版).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杨任民,肝豆状核变性的病因及治疗进展,P155-161).
[30]孙怡,杨任民,韩景献主编.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3.参与和主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肝豆汤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疗效的机理研究(项目编号:3957087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中药新药肝豆片的研究(项目编号:97z032)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肝豆汤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肝细胞铜含量及溶酶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项目编号:97z033)
[4]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肝豆状核变性基因突变热点及类型与临床表型关系的研究(项目编号:97412001)
[5]安徽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肝豆汤水提物对HLD培养细胞锌含量及超微结构的影响(项目编号:97jl123)
[6]安徽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中国人肝豆状核变性中医证候分型与基因突变关系的研究(项目编号:2000jl143)
[7]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HLD肝细胞铜转运及P型ATP酶功能的研究(项目编号:01043713)
[8]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骨髓间质干细胞和成肌细胞移植治疗DMD的实验研究(项目编号:01043710)
[9]安徽省卫生厅科研基金:HLD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评价及驱铜治疗的干预作用(项目编号:2002A020)
[10]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HLD患者肝纤维化程度评价及驱铜治疗的干预作用(项目编号:2003kj236)
[11]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肝豆状核变性流行病学研究(项目编号:050430803)
[12]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驱铜治疗对肝豆状核变性患者脑组织局部血流量及磁共振波谱的影响(项目编号:2006kj070c)
[13]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人SCA患者及其家系基因诊断的实验研究(项目编号:KJ2007B363ZC)
[14]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早发性脑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相关因子的研究(项目编号:KJ2007B324ZC)
[15]安徽省高校青年教教师资助计划:Wilson病患者ATP7B基因启动子区多态和突变的研究(项目编号:2007jq1116)
[16]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重大项目:微量元素铜对常见神经变性疾病的神经细胞损伤调节机制(项目编号:ZD2008010-1)
[17]安徽省人才开发基金:免疫荧光检测和基因诊断技术的构建及其在肌营养不良症中应用(项目编号:2007Z040)
[18]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Wilson病患者认知功能的ERP和fMRI研究(项目编号:KJ2008B70ZC)
[19]安徽省卫生厅临床重点学科项目:Wilson病的早期诊断和指标规范化研究(项目编号:09A004)
[20]安徽中医学院自然科学基金:治疗前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神经电生理改变(项目编号:2009LC3-002)
[21]安徽中医学院自然科学基金:针刺干预大鼠MCAO模型的GAP-43、SYN表达(项目编号:2009LC3-003)
[22]安徽省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帕金森病常见非运动症状的临床测评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项目编号:09A090)
[23]安徽省卫生厅重大科研课题:肝豆状核变性规范化治疗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及评估(项目编号:2010A016)
[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通腑养髓法保护Wilson病tx小鼠模型神经元损伤细胞信号机制(项目编号:81173212)
[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肝豆汤对Wilson病模型TX小鼠铜转运通路分子调控机制研究(项目编号:81072738)
[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药通腑养髓法保护Wilson病tx小鼠模型神经元损伤的细胞信号机制(项目编号:81173212)
[26]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重点项目:安徽省汉族人ATP7B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KJ2012A183)
[27]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筛选可用于中国人Wilson病患者基因诊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的研究(项目编号:1208085MH144)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 2021-10-01.........
- 2021-03-01南京财经大学812
- 2020-10-21求国际商务资料
- 2020-07-21美学
- 2022-01-16安师大
- 2020-04-03浙大材料科学基础第1前辈的经验分享十初试复试
- 2020-04-03浙大教育学综合高分学长的经验分享
- 2020-04-03浙大832机械设计基础最新复试初试资料
- 2020-04-03浙大药学基础综合第1学姐的经验分享
- 2020-04-0321浙大法学专业硕士高分学长分享资料